“常优1号”系江苏省常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于1998年育成的“三系”优质杂粳新品种。2002年1月通过江苏省审定,2003年11月通过国家审定(国审稻2003068),同时该组合不育系武运粳七号A已申请了新品种保护,编号为CN20010203.6。由于该品种具有品质好、产量高、抗性强、适应性广、制种产量高等优点,现已在江、浙、沪、皖、鄂等省(市)晚粳稻区推广种植20万亩,展现出广阔的利用前景。该品种由常熟市农科所、苏州市种子公司、常熟市种子公司开发。
品质好据农业部稻米及制品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理化指标测定,其糙米率85.5%,精米率76.8%,整精米率73.9%,垩白率17%,垩白度2.0%,透明度2级,碱消值7.0级,胶稠度92,直链淀粉含量17.1%,蛋白质含量7.2%,达到新颁布的国际(GB/T17891~1999)优质米二级标准。在江苏省评为优质米。
产量高一是在各级各类试验中脱颖而出。2001年参加全国南方稻区单季晚粳区试,平均亩产584.7公斤,比对照秀水6号增产6.16%,列第一位。2002年继续参加全国区试,平均亩产601.5公斤。同年参加生产试验,亩产623.2公斤,比对照秀水63增产5.46%。二是大面积种植高产、稳产。2002年浙江诸暨市店口镇种植73.5亩,平均实产505.6公斤/亩,比八优8号增产10.8%。2003年在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熊头村、东山头原种场作单晚种植60亩,平均亩产552.0公斤,比鄂粳杂1号增产8.02%,比常规稻增产12.65%。
常优1号的高产、稳产主要体现在籽粒饱满,穗大粒重,穗粒结构协调。该组合株高105~110厘米,亩有效穗数16~17万,每穗总粒数165~170粒,结实率85%左右,千粒重27~28克,亩产稳定在600公斤左右。
熟期适宜在苏南稻区5月中下旬播种,6月中下旬移栽,秧龄30天左右,9月上旬齐穗,10月下旬成熟,全生育期160天左右。适宜太湖稻区和长江中下游单季晚粳稻区种植。
抗性强抗性鉴定常优1号表现为高抗稻瘟病,对白叶枯病表现为抗或中抗。纹枯病发生较轻。该组合耐肥抗倒,生长清秀,成熟时秆青籽黄熟色佳。
制种产量较高常优1号制种表现出父母本播差历期小,花期相遇相对容易,异交结实率较高等特点。2002年在苏州昆山制种400亩,平均亩产200公斤,其中农户钱菊林制种20亩,亩产突破了250公斤。
经济效益好比现行推广的常规品种亩增高25公斤左右,按稻谷每公斤1.6元计算,每亩可增收45元;亩净米产量可提高12公斤,按大米每公斤2.4元计算,每亩可增收28.8元;此外,可节省秧田,减少移栽用工,降低氮肥投入,每亩可综合节本节支10元。种植常优1号每亩可增收节支共83.8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