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参又名童参、四叶参、四叶菜、米参,为石竹科植物孩儿参Pseudostellaria heterophylla (Miq.) Pax ex Pax et Hoffm.的干燥块根,其味甘、微苦,性平。归脾、肺经。具有益气健脾,生津润肺功能。用于脾虚体倦,食欲不振,病后虚弱,气阴不足,自汗口渴,肺燥干咳等症,是健胃消食片等中成药的主要原料,主产于福建、山东、安徽、江苏等省。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品和保健意识的提高,太子参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国内国际市场价格持续上升,促使栽培面积迅速扩大。在种植太子参之前,我们要了解清楚太子参栽培技术及如何防治病虫害,才方能种出优质、产量丰盛的太子参。那么,太子参的栽培技术要点是什么呢?又该如何防治病虫害呢?
太子参原植物
栽培技术
一.选地整地
选择周围生态环境优越的丘陵坡地或者地势较高的平地,土壤要求疏松肥沃、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沙壤土。实行轮作,忌重茬,前作以禾本科作物为宜,田地要求提前进行翻犁,使土壤熟化,然后进行整畦。畦宽1.3~1.5 m,畦高20 cm,排水沟宽30cm,畦面呈龟背形。地势较低,排水不畅的地块宜采用高畦,反之则采用平畦,有利于浇水。在播种前15d可用100~150倍液的福尔马林或用50%辛硫磷乳油7.5 kg/hm2配成800倍液进行土壤消毒,防治地下害虫,做好9m左右的隔离带,周围环境不能有花叶病毒寄主烟草、番茄、豇豆、马铃薯、青菜、白菜等作物,切断传播途径。
二.种植方法
1.块根繁殖
太子参多以块根繁殖。种植前将越夏留种田的种苗挖出,采挖时边收边选种,以芽头完整、参体肥大、无伤及病虫害的块根作为种苗,其他的则加工为商品。挖回贮存在家的种苗,也应选出芽头完整、参体肥大、健壮,无病害、虫害的做种苗。
2.扦插繁殖
于生长旺盛时,剪取地上枝条长5~6 cm,每条具有2~3个节间,将节间全部扦插人地里,顶端叶片露出地面;扦插后7~10 d生根。
3.种子繁殖
太子参的蒴果易开裂,种子不易收集,因此利用自然散落的种子,原地育苗。在原栽培地收获参后,用耙耧平,施上1次肥,种一茬萝卜、白菜,收获后再耧平。第2年春已落地的种子发芽出苗,长出3~4片叶子时即可移栽或到秋季作种栽之用。种子繁殖,当年仅形成1个圆锥根。
4.移栽定植
在已整好的畦面上,沿畦纵向开平底沟,深5~6cm,将种参斜摆在沟的一侧边,芽头位置一致,距地表6cm,俗称“上齐下不齐”。按行距12~15cm再开新沟,将挖出的土覆在已摆好种栽的沟内,新沟内再行摆种,依次栽种,最后将畦面整成龟背形。用种栽30~40kg/667m2。此法称做斜栽或竖栽。也可将种栽平放在沟内,使之头尾相连,行距同前,覆6cm厚的土,称做平栽或睡栽。种根繁殖覆土厚度相当重要,过深则参根大、数量少、产量低,过浅参根小、质量差;以5~6cm为宜。此法产量高,生产上多采用。
三.田间管理
1.锄草
幼苗出土后,浅锄松土1次,其余时间进行拔草。立夏后,已封行,只拔除大草,不能进行锄草松土,以免伤根影响生长。
2.追肥
根据植株生长情况决定追肥的次数,淋浇掺水的稀人粪尿(1:5)或在下雨前撒施复合肥(50 kg/667 m2),以促进生长。
3.培土
早春出苗后,边整畦沟边将土撒至畦面上,或用客土进行培土,培土厚度1.5cm以下,促进发根。
4.排灌
太子参怕涝,一旦积水,易发生腐烂,所以雨后畦沟必须排水畅通。在干旱少雨季节,应注意灌溉,保持土壤湿润,利于萌发与植株生长。防止踩踏而致脚窝积水,以免造成参根腐烂死亡。
病虫害防治
1.病害
根腐病:高温高湿的闷热天气,容易发生此病。防治方法:选排水良好和通风的地块,可减少此病的发生;病株用50%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浇灌。
太子参根腐病
叶斑病:春季多雨易发生此病,严重时植株枯萎死亡。防治方法:发病前期可用1:1:100倍波尔多液喷雾防治,也可用65%代森铵可湿性粉800倍液喷雾,每隔7~10d喷1次,连喷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