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闻

有机产业造假背后:认证环节存“灰色地带”

发布于2025-01-25 来源:农讯网: > 资讯 作者:未知
导读: 个别有机产业品种面临着一定的信任危机,期待相关各方共同努力,把有机产业打造成为食品安全和诚信经营的“精品示范” 有机牧场违规使用饲料添加剂,有机蔬菜检出农药残留超标

  个别有机产业品种面临着一定的信任危机,期待相关各方共同努力,把有机产业打造成为食品安全和诚信经营的“精品示范”

  有机牧场违规使用饲料添加剂,有机蔬菜检出农药残留超标……“有机造假”的乱象经常花样翻新。大家对个别“有机”产品造假既恨,又对其质量没有信心,谁愿意当冤大头多掏钱去买品质没保证的有机产品呢?

  “有机乱象”原因或者有三,一是认证环节存在“灰色地带”。有媒体报道:“多家认证机构都曾表示,有机认证存在一定的操作空间,如果对审核员不满意甚至可以当场协调换人。”“认证机构每次审核都会进行提前通知。”二是监管环节存在明显漏洞。采访中,业内人士“剧透”:监管部门半年或一年才来检查一回,而且都是抽查,企业有机会钻空子;有机构甚至提供“规避风险指导服务”业务,由专人指导有机蔬菜用了化学农药后如何不被检测出来。三是违规成本低,收益大。比如,有机蔬菜产量低,但售价是普通蔬菜的几倍到十几倍,违规风险和成本低,生产环节自然有动力通过降低生产标准提高产量,销售环节也有动力以次充好提高售价。

  看看奶业的今天,或许能警醒有机产业。当年的三聚氰胺事件之后,国内奶业进步明显,一些品牌质量甚至比国外进口产品都好。虽然多年过去,但让消费者真心实意买账仍需时日。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奶业复兴,关键在于重建信任,失信者要重获信任,更加任重道远。这,就是当年质量失信的代价。

  失信的代价不小。有机产业如果时不时造假,则生产者、消费者、认证部门、监管部门等相关各方都无疑会是大输家。眼下,有机产业面临一定的信任危机,但对症下药,为时并不晚。

  切实把好认证关。质监部门可以通过建立黑名单制度和退出机制,对发现违规的认证机构重罚至取消资质,促使认证机构站在维护自身利益的立场上加强对认证对象的跟踪调查、审查评估,充分树立认证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强化监管。一年一两次还提前通知的检测、监管,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生产环节缺乏实质性监管。监管关键要提高有效性和威慑力。随机选择被检查对象和检查人员的“双随机”监管方式,突袭式的第三方检测等,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应该推广使用。对违法失信企业和个人在行业准入、招投标、政府采购等各方面加大限制直至“禁入”,当违法失信成本大大高于所得、甚至大得难以承受时,遵纪守法将成为理性选择。

  增加生产环节透明度。建立质量追溯体系,有条件的可以运用物联网等先进信息技术,让消费者全程详细追溯生产各环节。同时通过多种形式,加大向消费者开放,增加他们的参与,通过提高透明度增进信任。

  期待相关各方共同努力,化危为机,把有机产业打造成为食品安全和诚信经营的“精品示范”。

声明: 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系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邮箱:mail@nongxun.com

为您推荐

今日要闻

园艺知识

种植技术

养殖技巧

化肥技术

农药施肥

花百科

兰花

瓜果种植

花木种植

粮油种植

食用菌栽培

蔬菜种植

药材种植

锦鲤

综合农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