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闻

涉农电商大面积亏损 互联网巨头仍看好

发布于2024-12-22 来源:农讯网: > 资讯 作者:未知
导读: 近段时间,涉农电商一亩田因“数据太美被指造假”等消息,频频被推上舆论风口浪尖。有报告称,全国数千家农产品电商中,95%都亏损,这引发了社会对涉农电商的疑虑。然而各大互

  近段时间,涉农电商一亩田因“数据太美被指造假”等消息,频频被推上舆论风口浪尖。有报告称,全国数千家农产品电商中,95%都亏损,这引发了社会对涉农电商的疑虑。然而各大互联网巨头和上市公司却纷纷抢滩农产品交易入口。在日前新京报举办的寻找中国创客(ID:xjbmaker)活动中,不少投资人和创业者也认为,农产品交易将成为继图书、服装、3C之后的第四轮电商热潮。涉农电商处在爆发的前夜,将成为下一个创投风口。

  为何一方面涉农电商大面积亏损,另一方面却吸引了大量投资人和创业者?涉农电商领域正在发生什么?

  涉农电商大面积亏损

  在激烈竞争下,一些农产品电商已经倒闭。据记者不完全统计,近期倒闭的有小农女、优菜网、谊万家等,也有自动下线的永辉“半边天”。在资本市场趋冷背景下,越来越多的玩家出局,俺有田创始人徐晓峰告诉新京报记者,据他观察,仅在上海,今年就有十几家涉农电商死掉。优值供半月前贴出紧急通知,称因业务调整将于8月31日关闭,目前页面所有的产品都已经下架。

  徐晓峰称,农业电商是一块很难啃的领域,如果没有拿到融资,他很难撑到现在。淘地科技创始人王翔表示,农产品附加值很低,但是物流、保鲜成本高,有的情况下甚至超过商品成本。这些都是涉农电商需要面对的问题。

  为减少损耗,农产品,尤其是生鲜食品,需要冷链运输。本来生活副总裁戴山辉告诉记者,目前第三方物流没有最后一公里冷链运输能力,垂直类涉农电商只能选择自建物流。而冷链物流的成本要远远高于普通运输。

  据《2014-2015年中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报告》显示,目前国内农产品电商接近4000家,但仅有1%盈利,另外的7%巨亏,88%略亏,4%持平。涉农电商的危机来了吗?

  互联网巨头和投资者仍看好

  在不景气信息频发的同时,涉农电商却吸引了包括VC/PE投资人以及上市公司的关注。包括京东、阿里巴巴、隆平高科、大北农等多家上市公司对涉农电商也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纷纷跑马圈地,布局互联网农业生态圈。

  部分涉农电商也频频获得高额投资。大宗产品交易平台“农产品集购网”近期宣布获得中科招商及其董事长领投的千万级B轮融资。

  谱润投资合伙人金重仁告诉新京报记者,过去十几年,图书、服装、3C领域,都已经实现了高度的电商化,但涉农领域的电商化程度依然很低。据农业部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农产品网络交易额超过1000亿元,占农产品销售额的3%,低于零售品电商网购占比7.9%的平均水平。

  随着资本的进入,越来越多的玩家参与进来,据《2014-2015年中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报告》显示,截止到2014年底,我国有各类涉农电商3.1万家,其中涉农交易类电商有近4000家。

  君联资本执行董事王文龙告诉记者,涉农领域目前还没有出现垄断性企业,互联网巨头刚刚开始布局。对创业企业来说,他们和巨头处在同一起跑线上,创业者还有挖掘红利的空间。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支持电商、物流、商贸、金融等企业参与涉农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再一次给涉农电商的发展打了一剂强心针。

  业内人士表示,在资本的助推下,涉农电商很可能继O2O、B2B之后,成为创投的下一个风口。

  “赢得消费者的是服务和品质”

  涉农电商遇到了不少困难,但同时,也有更多的创业者认为,他们已经找到了问题症结所在。

  2014年以来,随着资本的大量涌入,为抢夺市场,涉农电商掀起补贴大战,一元水果、首次免单、首单送苹果等,对此,业内人士表示,补贴只能给消费者带来短期的红利,未来赢得消费者的,一定是服务和品质。

  本来生活副总裁戴山辉认为,涉农电商有天然的壁垒和障碍,首先是标准化问题;其次是品质管控。“和服装、出行等领域不同,低价策略在涉农领域玩不转,如果质量不好,价格再低也不会有人买。”

  和工业产品不同,农产品标准化程度低。农产品种类繁多,单生鲜就有蔬菜、水果、海鲜、河鲜、禽肉、蛋奶、五谷等,每个品类又有更细分的品类,同一产品不同的品相、规格和部位,也会有不同的定价。“比如说一块猪肉,不同的部位就有不同的价格”。君联资本执行董事王文龙告诉记者。

  另一个难点在于品质管控。戴山辉告诉记者,中国涉农产业的现状是小生产、大市场。上游供应商普遍规模较小,没法形成规模化,品质很难保证,而下游的市场需求又很大。

  上下游共赢是未来方向

  谱润投资合伙人金重仁告诉记者,涉农电商的优势是直接对接供应链的上下游,既让农民得利,也能让市民享受到价廉物美的农产品。

  源头把控、直接介入上游供应端是农产品品质的保证。为了找到高品质的农产品,本来生活、一地一味、水果管家都组建了线下团队,在全国寻找特色农业产业园,并对种植培育方式进行干预。

  让农民得到切实的利益,是食品安全的最大保证。本该如此创始人刘洪燕告诉记者,在以往的模式中,农民是整个产业链最底端的一环,承担着最大风险,却最没有议价权和话语权。为了保证最大产量的收成,农民不得不滥用化肥农药。他尝试通过一种优选机制,引导和奖励农民通过质量,而不是产量获取利益。

  投资人王功权曾在“寻找中国创客”落地论坛上表示,真正好的商业模式,是上下游的共赢。涉农电商领域的这些创业者们,正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据《2014-2015年中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报告》显示,国内农产品电商接近4000家,但仅有1%盈利,另外的7%巨亏,88%略亏,4%持平。

  涉农电商有天然的壁垒和障碍,首先是标准化问题;其次是品质管控。和服装、出行等领域不同,低价策略在涉农领域玩不转,如果质量不好,价格再低也不会有人买。

  ——本来生活副总裁戴山辉

  创始人:徐晓峰 融资情况:已获数百万天使投资。

  俺有田 农产品交易的关键在线下

  俺有田创始人徐晓峰,原来的工作是神州数码某行业事业部总经理。2012年,因为想做农场主,他离开工作七年的神州数码,在崇明岛承包了500亩地,种植蔬菜。一番辛苦后,蔬菜的销路却不够理想,卖给批发市场价格太低,卖给商超又没有门路。发现身边的菜农都面临这样的困境后,徐晓峰干脆自己创业,做一个农产品B2B交易平台,为高品质农产品进入商超扫清障碍。

  在俺有田平台上,农民提交并填写自有农产品的品类、产量、特色,并上传图片,平台称之为“摆个小摊”。同时,商超在平台上发出需求信息,之后系统会自动匹配。匹配成功后,俺有田会把农民约到上海,进行详细的洽谈,并最终签订合同。

  俺有田目前已经建立合作的商超包括家乐福华东地区的58家分店,以及欧尚、麦德龙全国的店面。在双方对接的过程中,俺有田并不收费,但是农产品进入商超后,俺有田会提供更细致的服务,比如物流、陈列、驻店人员小规模的导购等,帮助提高产品销售额,并在最后的结算额中抽取10%的费用。销售额越大,俺有田的佣金就会越高。

  徐晓峰告诉记者,和3C、服装等品类不同,农产品是非标品,品质的不同直接影响价格,单纯的线上交易很难做好,需要线下更细致的操作。

  徐晓峰说,中国农业电商很不好做,主要原因农业的现状太落后。规格、品质、规模、包装,都达不到供货的要求,做起来非常辛苦。但是他也表示,这种情况下只有坚持,把模式做重,服务做好,就会建立起行业壁垒。

  创始人:刘洪燕 融资情况:自筹1000万

  本该如此 为了信任“老实种大米”

  五常大米以质优出名。刘洪燕只是想买一些给孩子吃,但到了五常之后,他发现即使在当地,都很难买到纯正的五常米,“五常大米土地年产量100万吨,实际市场流通量超过1000万吨,你在市场上买到的五常大米,90%都是勾兑假米。”刘洪燕告诉记者。

  这件事让刘洪燕下决心创业,自己种米。自2014年8月开始,他陆续在五常下面的村子里组织了46户农户,集合了1000亩土地,出钱、出物资、出专家,当地农民出土地、出人力,最后他来收购。种出来的米卖给城市里有孩子的家庭。

  模式是反向订购,以销定产。每年的11月到次年的4月,消费者在本该如此的平台上提交需求。4月以后,根据需求量组织农民播种。等11月份稻子成熟后,把大米交付给消费者。

  刘洪燕告诉记者,长期以来,农民处在农业产业链的低端,承担最大的风险,却有最小的话语权。为了提高产量,不得不大量使用农药化肥,而本该如此的做法,是帮农民把压在身上最大的“风险包袱”卸掉,然后引导和奖励农民通过质量,而不是产量获取利益。

  最大的困难就是信任。刘洪燕说,频频爆出的有毒食品事件,让人们对食品安全十分警惕,一旦失信一次,就不会有人再信任你。这让他每走一步都不得不小心翼翼,甚至为此支付更高的成本。比如,他跟农户签订了人工除草协议,为此不得不支付每亩近千元的成本。这在很多地方,几乎相当于一亩地的产出。

  “如果你老老实实种米,就有人一辈子买你的米。”刘洪燕告诉记者。

  创始人:李文宪 融资情况:获君联资本数千万人民币A轮融资

  水果管家 解决水果“催熟”痛点

  在今秋梨普遍滞销的背景下,一家叫“水果管家”的公司,包下了河北邢台东留善固村整个村子1600亩的梨园。这片梨园的40吨梨,将会被水果管家的20万用户分享。

  水果管家是一个C2B模式的水果电商平台。创始人李文宪告诉记者,传统的供应链物流耗时长,水果不等成熟就要摘下来,在运输途中催熟,消费者很难品尝到真正“树熟”的水果。而两种不同的成熟方式,在口感上差别很大。

  水果管家恰好解决了这个痛点。它的销售方式有两种。常规水果采取积单销售,消费者下单后,根据累积的单量,向果园采购,以销定产,直接对接供应端和消费者。

  应季水果是预售,以四川红心猕猴桃为例,针对保鲜期和成熟期短的特点,水果管家提前10天发起预售,累积单量到10万箱。等到猕猴桃树熟后,再从树上摘下来,空运到北京,真正是“即摘即食”。

  这种模式的好处显而易见。量身定制的消费模式易于形成用户黏性,重复购买率非常高(75%)。水果管家采用社区合买的方式,依托于社区建立起果友圈,果友积单后,每周两次配送至社区自提点,降低了平均到每个订单上的成本。

  品质最重要,而源头是关键。在与果园签约前,他们需要观察整个果期,对品质和生长状况有了解。签约后,会对种植培育方式提出明确的要求,“比如不能使用化肥和农药,用人工方式除虫等。”

  水果管家砍掉物流转运环节,削减了成本。更重要的是,农户卖给水果管家的价格,比以往要高。

  创始人:刘勇 融资情况:获得数百万人民币天使投资

  一地一味 让市场价等于产地价

  最新上线的浦江红阳猕猴桃成了“一地一味”平台上的抢手货。和市面上的产品相比,半野生的生长环境,让红阳猕猴桃的味道更加自然香甜。

  一地一味上线的所有产品,都是来自不同地方的特色,一个地方,一种美味。“比如云南的小碗红糖,青海的中华土蜂蜜,黄山的毛峰。”创始人刘勇告诉记者,找到这些特色农产品耗费了“寻味团”不少的心血。以红阳猕猴桃为例,寻味团以成都为中心,向四周逐村展开搜索,足足找了半个月。

  刘勇曾任阿里巴巴2B业务区域经理,2012年离职创业,涉足农产品交易领域。2014年初,一地一味上线,开启“旅行+美食”之旅。

  和顺丰优选等B2C电子商城不同,“一地一味”的定位是一个轻模式的交易平台,不涉及物流和仓储环节,交易流程和淘宝类似。找到特色的农产品后,一地一味将其包装成一个品牌,挂在平台上出售。用户下单后,由农户使用第三方物流自行发货。平台上的每一种产品,都经过寻味团的检测和挑选,确保品质。

  一地一味优化了复杂的流通环节,将田间地头的新鲜农产品直接送到消费者手中,可以将口感保存到最佳。同时,由于节省了物流和仓储的费用,产品价格可以降低,甚至让市场价等于产地价。

  “一地一味”的产品类型定位于大众产品里的小众产品,比如云南的小碗红糖,每年的产量只有5吨。刘勇告诉记者,小众的农产品,很难进入城市规模化的销售渠道。一地一味的出现,既可以帮农民解决销售难题,也能让城市用户吃到全国新鲜特色的农产品。

  创始人:王翔 融资情况:自筹500万

  淘地科技 把农民变成有期权的工人

  王翔不是农民,他是一个资深的农业从业者。从内蒙古来北京后,他曾在小汤山包下了200亩地,种植草莓。可是三年下来,却没有赚到任何收益。这让他不得不思考,连草莓这种高附加值的产品如果都赚不到钱,企业化的方式来做种植究竟有没有空间。

  种植、运销的经验让王翔对农业上下游产业链有了更多的认识。在他看来,传统的农业已经陷入困境:农产品价格却越来越高,农民收入却始终没有相应的提升;农产品从产地到餐桌要经过四次倒手,不可避免的损耗高达20%;供需信息不均衡,滞销更是屡次发生。面对这些问题,他开始考虑用互联网的方式,对接消费者和农户,让农民收入更多,损耗更少,产品更安全。淘地科技就这样诞生了。

  在种植季节,合作社将土地、农产品种类、产量、品质等内容打包成一个产品,放在淘地科技平台上销售,消费者购买后,由淘地平台安排农户种植,按需生产。淘地公司会在合作大棚里安装摄像头,以及二氧化碳检测仪等设备,动态监测和控制农产品的种植环境,消费者可以看到大棚内蔬果种植的过程,让产品安全可溯源。

  在这种模式下,农民不再需要承担任何风险,同时收成越多,收入也会越多,相当于拿着期权的工人。

  目前,淘地科技仍然处于起步阶段。一周以后,怀来的红提、小汤山的草莓将作为第一批产品,上线接受消费预订。

  农村市场特别大,如果能用互联网解决地域困境,大有可为。真正好的商业模式,是上下游的共赢。涉农电商领域的这些创业者们,正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知名投资人王功权

  涉农电商的优势是直接对接供应链的上下游,既让农民得利,也能让市民享受到价廉物美的农产品。——谱润投资合伙人金重仁

声明: 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系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邮箱:mail@nongxun.com

为您推荐

今日要闻

园艺知识

种植技术

养殖技巧

化肥技术

农药施肥

花百科

兰花

瓜果种植

花木种植

粮油种植

食用菌栽培

蔬菜种植

药材种植

锦鲤

综合农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