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闻

植物病害细菌性角斑病的发生原因和防治方法

发布于2024-12-22 来源:农讯网: > 综合资讯 作者:未知
导读: 根据华坪县有机晚熟芒果研究中心消息,华坪今年的气温与往年有所不同,前期(2-4月)时高时低;5月-6月中旬,温度较高,爆嗮严重;造成一些芒果种植区域 细菌性角斑病 发生严重

根据华坪县有机晚熟芒果研究中心消息,华坪今年的气温与往年有所不同,前期(2-4月)时高时低;5月-6月中旬,温度较高,爆嗮严重;造成一些芒果种植区域细菌性角斑病发生严重。果农一遍又一遍的打药始终还是控制不住。

细菌性角斑病主要危害叶片和瓜条。叶片受害,初为水渍状浅绿色后变淡褐色,因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后期病斑呈灰白色,易穿孔。湿度大时,病斑上产生白色粘液。茎及瓜条上的病斑初呈水渍状,近圆形,后呈淡灰色,病斑中部常产生裂纹,潮湿时产生菌脓。果实后期腐烂,有臭味。

一、为什么芒果的角斑病这么难治呢?

总结下来,有如下几条:1、绝大多素果农重治轻防。大多数果农对芒果病虫害的防治采取的都是打药措施,病害发生了才打药,常采用防治细菌性病害的

有机铜类杀菌剂、无机铜类杀菌剂、农用抗生素、噻唑类和微生物制剂等,进行叶片喷施果树或果实。由于致病细菌潜伏在树体里,发病的时候是由内而外的透出来,所以喷施药剂只能把表面治好,但是树体里的致病菌没有被杀灭,所以一旦遇到合适的天气又复发了。这种药剂防治方法只能起到治标的效果,病斑1-2天后就干了,看上去好像是好了,但是一遇到阴雨天气或者是高湿天气,病斑又开始流出菌脓。这种治标不能治本方法,需要反复喷药,费时费力费钱,效果还不明显。

2、防范保护意识较差。一些果农在生产过程中,随意将发病枝叶、病果乱扔,年复一年,果园病源积累过多,一旦爆发很难防治。

3、角斑病可以通过气传。果农防病一般都是单防单治,很难联防联治。而种植区域大多连片,果园之间相互连着,一旦遇到不良气候,发病就是一大片。

4、用药不科学。很多果农用药知识掌握不到位,常造成药害,而药害也会大量引起角斑爆发。

二、如何科学的防治芒果细菌性角斑病?

首先必须要知道细菌性角斑病的发生规律;了解发病因子,采取相应有效的防治措施,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才能将病害控制在萌芽状态,取到事半功倍的防治效果。细菌性角斑病又称细菌性黑斑病或溃疡病,是芒果常发性重要病害。常造成大量叶斑和果斑,严重影响果树的生长及果实外观和商品价值。炭疽菌、蒂腐菌常从病斑处入侵果实,诱发贮藏期大量烂果。

(一)、症状:角斑病主要危害芒果叶片、枝条、花芽、花和果实

在叶片上,最初产生水渍状小点,逐渐扩大变成黑褐色,扩大病斑的边缘常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有时多个病斑融合成较大的病斑,病斑表面稍隆起,周围常有黄晕,叶片中脉和叶柄也可受害而纵裂。在枝条上,病斑呈黑褐色溃疡状,病斑扩大并绕嫩枝一圈时,可致使枝梢枯死。在果实上,初时呈水渍状小点,后扩大成黑褐色,表面隆起,溃疡开裂。病部共同症状是:病斑黑褐色,表面隆起,病斑周围常有黄晕,湿度大时病组织常有胶黏汁液流出。另外,在高感品种上还可以使花芽、叶芽枯死。此病为害而形成的伤口还可成为炭疽病、蒂腐菌的侵入口,诱发贮藏期果实大量腐烂。

(二)、发病规律:角斑病属细菌性病害。果园病叶、病枝条、病果、病残体、带病种苗及果园内或周围寄主杂草是芒果细菌性角斑病的初侵染源。病菌可通过气流、带病苗木、风、雨水等进行传播扩散。病菌从叶片及果实的伤口和水孔等自然孔口侵入而致病。病原菌发育的最适温度为20~25℃,高温、多雨有利于此病的发生,通常风较大的地区、迎风地带或低洼果园发病较重,避风、地势较高的果园发病较轻。目前主要芒果品种对细菌性角斑病的抗病性有一定的差异,但没有免疫品种。

(三)、防治措施

1.加强检疫。防止病原菌随带菌苗木、接穗和果实扩散。

2.做好病害预防措施。⑴加强肥水管理,改善土壤环境,增强树体:合理搭配有机肥、生物菌肥、中微量肥、功能性复合肥,改善土壤环境,增强果园土壤团粒结构形成,活化土壤有机质,增加有益菌,抑制杀灭土壤中的病菌有害菌,提高树体合理营养供给,增强树势,提高树体整体抗性。⑵搞好果园卫生,生产过程中,及时剪除病叶、病枝、病果,并集中烧毁或深埋;采果后,清除果园病残体,做好清园工作,减少传染源。⑶适时、适度进行树体整形修剪,使树冠及果园保持通风透光,减少发病几率。⑷干湿交界时期,即风雨前后,及时喷施铜制剂或其他细菌药,连续1-2次,做好预防;⑸如果是在果期可提前叶面补充2次纯的有机钙肥,配合细菌药,可以有效预防角斑病的发生。

3.防风。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尝试在果园周边种植防风林,减少大风、暴雨袭击,可减轻发病。

4.病害发生后的补救措施。建议轮换使用有机铜类杀菌剂、无机铜类杀菌剂、农用抗生素、噻唑类和微生物制剂等细菌药剂。至少连续喷施2次,特别是在风雨后,最好每次都用细菌药。简介细菌药剂如下:

a.有机铜类杀菌剂:常见的有机铜制剂,包括喹啉铜、噻菌铜、络氨铜、松脂酸铜、琥珀酸铜、壬菌铜、噻森铜等。该类杀菌剂对一些细菌性病害具有良好防治效果。喹啉铜、噻菌铜使用较多。该类杀菌剂的优点是更加安全,一般不会产生药害,花期和幼果期也可以使用;使用范围和时间广泛,果树、水稻、蔬菜等都可以适用;含铜量比较低,不会引起螨类的增殖,铜素的累积小;可混性好,使用利便,减轻负担。有机铜制剂的缺点是价格普遍较高。

b.无机铜类杀菌剂:常见的无机铜类杀菌剂包括:氢氧化铜、氧化亚铜、波尔多夜、氧氯化铜。该类杀菌剂的优点是效果快,价位较低,成本上有比较优势。其缺点是容易产生药害,在花期和幼果期禁止使用或者限制使用;可混性比较差,传统的铜制剂多为碱性,不能与其他农药混合使用,需要单独使用,增加了用工成本,而且极易错过最佳病害防治期。其中,中性(PH=7)的无机铜制剂,有着更好的混配性。

c.抗生素类杀菌剂:抗菌素类杀菌剂,使用比较普遍的农用链霉素、春雷霉素、中生菌素、金核霉素、盐酸土霉素、放线菌酮等,都是当前应用较广的主要抗菌素品种。使用农用抗菌素,要根据不同的植物病害选择适宜的用药方法。如对土壤传染的植物病害,可用其作土壤消毒剂;对种子、苗木传染的植物病害,可用抗菌素进行浸渍,如浸种、浸根、浸苗等,或苗床喷晒;对农林作物地上部分病害,可选择适当时机进行植株喷洒;在果木上使用,主要将其制成油膏,用以防治细菌性溃疡。该类杀菌剂的优点是市场比较普及,不做宣传,产品也可以卖出;内吸、治疗效果比较好,缺点是使用的历史时间较长,产品抗药性强。

d.噻唑类:噻唑类包括叶枯唑、噻唑锌等,最早用于防治水稻白叶枯病,、近年因为经济作物面积扩大,细菌病害发生普遍,才又焕发活力;该类化合物在离体条件下无杀菌活性,对土壤中细菌防治受限;同质化竞争普遍,是防治植物细菌病害常见产品。⑸微生物制剂:活性微生物制剂,如多粘类芽孢杆菌、荧光假单胞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及芽孢杆菌等,已经成为新兴发展的微生物制剂。此类生物农药一般对环境安全,对土壤有改良作用,可保障食品、动植物和人类的健康和安全,但是农户的市场接受能力稍差。

声明: 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系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邮箱:mail@nongxun.com

为您推荐

今日要闻

园艺知识

种植技术

养殖技巧

化肥技术

农药施肥

花百科

兰花

瓜果种植

花木种植

粮油种植

食用菌栽培

蔬菜种植

药材种植

锦鲤

综合农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