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闻

农村不能成为金融知识的盲区

发布于2024-11-24 来源:农讯网: > 资讯 作者:未知
导读: 近年来,金融支农政策不断完善,金融机构对三农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得到一定提升。走进乡镇,不难发现,新型金融服务方式已逐渐被农民接受:银行卡、ATM机的使

 

  近年来,金融支农政策不断完善,金融机构对“三农”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得到一定提升。走进乡镇,不难发现,新型金融服务方式已逐渐被农民接受:银行卡、ATM机的使用已经比较普遍,电子银行也不是什么新鲜事,甚至一些小额信贷服务中介公司的广告也出现在农村市集。在调研中,一个老乡就曾热情地告诉我:“过去银行少,离家远,俺们都习惯把钱搁在家里。现在家门口就能取钱,方便得很!”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农民在生产中对金融服务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以我所在的甘肃省为例,2014年发布的《甘肃省农村金融发展白皮书》显示,全省农村地区小额贷款需求旺盛,受访农户中,高达68.9%在近三年有过借贷行为,其中28.7%借款在3次以上。农村金融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断凸显。

  但是,随着调研的深入,我发现,大多数农民只是对存款、汇款、贷款等传统业务了解得多,而对金融咨询、信托、保险等新业务以及理财投资产品了解较少,使得他们有财不敢理、有财不会理。有些农民完全不懂个人信息、密码设置等安全常识而给财产带来巨大隐患,有些则对这些保护措施充满怀疑而排斥金融服务。更有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农民缺乏对假币识别、金融诈骗、非法集资、风险防范等方面应有的知识和能力,将黑手伸向农村。此外,随着农民参与金融活动的增多,遇到金融纠纷时,由于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缺乏一定的金融法律素养,对自身权利认识不清,使得合法权益受到损害。调研时,我曾遇到一位老实巴交的农民给同乡作贷款担保人,同乡一走了之,他却背上沉重的债务。他至今仍然不明白:“钱不是我借的,凭啥让我还?”

  毋庸置疑,农民掌握金融知识的程度显然与当前农村金融发展的要求还有相当的距离,如不尽快加以改善,将会成为掣肘。尽管政府部门和相关金融机构都意识到了问题的存在,并开展了一些农村金融知识普及活动,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诸多问题:从全国开展的农村金融知识普及活动来看,尽管参与主体较多,但大多是根据上级主管部门所发通知,以完成任务为出发点,缺乏总体谋划和长效机制;在送金融知识下乡活动中,涉及假币识别等人民币知识的内容较多,但对农民普遍需要了解的贷款常识、经济金融法律法规、保险知识、理财知识等关乎自身利益的知识缺乏宣传;纵观农村金融知识普及形式,虽采用了悬挂横幅、发放宣传材料、现场讲解与咨询等手段,看似形式多样,实则注重“送”而疏于“答”,或只“送”不答。

  为此,我建议要制定规划,建立起农村金融知识普及的长效机制。将农村金融教育列入普惠金融的重要内容,明确各阶段农村金融知识普及的目标、重点和保障措施。充分调动银行、保险公司等专业机构的参与主动性,强化金融机构的社会责任。积极发挥乡镇政府和村委会作用,为农村金融教育基地建设提供组织保证、关系协调。通过政策引导公益性民间组织、志愿者参与农村金融知识普及工作,形成多元化主体格局。

  要提高金融知识普及内容的实效性。以进行防范金融诈骗、诚信观念、银行卡及ATM机和电子银行的使用、贷款等方面的知识普及为主,还应增加理财、保险等方面的知识普及。针对务农人员和外出务工人员需求的不同,制定侧重点不同的知识普及方案。借助广播电视“村村通”、农村电影放映、农村书屋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制作喜闻乐见、直观的金融知识专题宣传片,编排相关内容的文艺节目,将专业的金融知识浅显化、娱乐化。要在农村中学开展金融知识普及,塑造学生现代金融理念,使他们将来更加从容自然地融入现代经济社会。

  此外,村镇干部与农民联系紧密,熟知农民金融知识掌握现状及其需求,加强他们的金融知识培训,由其充当金融知识宣讲员,可以更好地做到有的放矢。农村金融机构业务人员是农村金融知识普及的主力军,要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素养,才能使宣传更具权威性和专业性。

 

声明: 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系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邮箱:mail@nongxun.com

为您推荐

今日要闻

园艺知识

种植技术

养殖技巧

化肥技术

农药施肥

花百科

兰花

瓜果种植

花木种植

粮油种植

食用菌栽培

蔬菜种植

药材种植

锦鲤

综合农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