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闻

农村现代化首先是农民现代化

发布于2024-12-23 来源:农讯网: > 资讯 作者:未知
导读: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推进城乡一体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由之路,而社会主义新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推进城乡一体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由之路,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质就是实现农村现代化。作为现代化实践主体、价值主体的农民,其现代化程度决定了农村社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制约着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发展步伐。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实现农村现代化的关键首先应该是农民的现代化,这不仅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农村现代化的根本途径、重要保证和具体体现。

  农民现代化是实现农村现代化的根本途径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也是决定性因素。农民作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是实现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力量。农民的现代化是实现农村现代化的根本途径和不竭动力。一是实现农村现代化需要农民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现代化。传统社会中农民的自主性较弱,尤其是主体意识淡薄,基本上受既定现状所支配,顺从环境缓慢变迁的节奏。特别是在一些比较落后地区的农村,狭隘的小农意识、地缘意识、族群意识、因循守旧的思维模式等,仍然严重阻碍着农村的发展、改革、和谐、稳定。要实现农村现代化必须从根本上转变农民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用现代发展理念引导农民,增强创新意识与革新愿望,适应新时代,接受新观念,从思想观念上适应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只有这样才能不断适应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二是实现农村现代化需要农民生产方式的现代化。农村现代化的目标是农业由自然经济农业转变为高度发达的商品化、社会化、专业化农业,大幅度提高农业产量与质量,合理利用农业资源,保护农村生态环境,需要农民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改造传统农业,提高农业科学技术、物质装备水平,科学地管理农业。这就要求农民必须从根本上转变传统生产方式,走科技兴农的道路,不断提高农业的现代化程度,加快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的步伐。三是实现农村现代化需要农民生活方式的现代化。随着城乡一体化的深入推进,不仅加快了农民进城的步伐,也带来了农民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一方面,家庭由大变小,过去村落是农民生活的基本环境,家庭组织是一个内聚力极强的社会组织,城乡一体化的结果使原有的生产组织形式重新分化组合,令其走向开放、自主与独立;另一方面,农民的职业选择由单一转向多样化,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打破了“惟农至上”的乡土观念和局限,使农民走上了多种经营的增收渠道。

  农民现代化是实现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保障

  农村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对农村的经济发展、文化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都提出了具体要求。要实现农村现代化,需要农民在这方面有着与之相配套的现代化素质,并提供坚强保障。一是发展农村经济离不开农民的现代化。没有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的增收,农村现代化就是一句空话。农民是农村经济建设的主体,也是农业科技成果在农村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载体。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现代化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改革开放以来,各地涌现出来的科技致富典型表明,农民掌握科学技术知识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运用科技的水平影响着农民收入的高低,也制约着农村经济发展速度的快慢。由此可见,用现代文化引导各族农民追求现代生活目标、懂得现代农业科技、掌握现代职业技能、树立现代市场观念,是加快各族农民致富步伐和新农村建设的治本之策。二是建设现代农村文化离不开农民的现代化。文化是社会的灵魂,而现代文化是代表各族人民根本利益、反映时代发展方向的先进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能够得到各族人民的高度认同。要建设积极向上的现代农村文化,就离不开农民的现代化,就需要农民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养和良好的生活习惯,既要大力倡导各民族在文化、风俗上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相互学习;又要大力倡导各民族求同存异,不断增强相互之间的认同感,尤其要加大增强对祖国、对中华民族、对中华文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进而在农村形成文明和谐、积极进取的社会风尚,增强参与农村现代化建设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三是推进基层民主离不开农民的现代化。农民以现代文化为引领牢固树立现代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民主法治和秩序意识,做到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忠实履行自己的义务,这对于加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健全乡村治理新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农村现代化进程中,随着农民人口的流动、增收方式的变化、家族观念和权威的淡化以及生产方式的变革,农村社会秩序和安全的内涵与以往有了很大的不同,农村一直是民族分裂势力、极端宗教势力、暴力恐怖势力同文明争夺的重要阵地。这就需要农民提高政治素质和鉴别能力,认清“三股势力”制造仇恨、鼓吹愚昧、残害生命、祸害社会、逆历史发展潮流而动的反动本质,从而自觉地讲法制、讲秩序、反暴力,为维护社会的长治久安作出应有的贡献,使农村社会始终能够保持和谐稳定。

  农民现代化是实现农村现代化的具体体现

  农民现代化与农村现代化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整体,农民现代化是农村现代化的具体体现,农村现代化是农民现代化的集中反映。一是农民观念现代化是农村现代化的具体体现。农民的观念是农民对主客观世界的认知与评价,以及由此而采取的行为取向。传统的农民形成了比较稳定的价值观念,其具体表现为安于现状、因循守旧、小富即满、小利即足等小农经济意识。随着农村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传统的农民价值观念受到很大冲击,安于现状的懒惰意识迅速退化,因循守旧的观念明显转变,小富即满、小利即足的心态加快转化,农民的开放意识、风险意识、进取意识、竞争意识和自我观念、贫富观念、法治观念等不断增强,这是农村走向现代化的一个重要表象。二是农民行为现代化是农村现代化的具体体现。农民的行为模式是其观念的外在反映,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社会结构。在传统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作用下,农民行为具有保守性、被动性和同质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开放、变化的社会结构中,农民的行为具有外向性、进取性和异质性的特点,职业角色日益多样化,迫使他们主动地走向社会、适应社会,努力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活动的半径也逐步超越了乡村的封闭界限,有的甚至走出了国门,农民的地域流动和迁移已经十分普遍,这是农村走向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三是农民技能现代化是农村现代化的具体体现。农民技能的现代化程度取决于农民的文化程度、技术难易度与供给情况、现实生产生活的需要等因素。我国农民长期从事传统农业生产活动,手工劳动是进行农业生产的主要方式,也是农村社会的基本特征。随着农村现代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农业机械进入了劳动生产领域,科学种植成了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农业现代技术得到迅速推广,一大批农民致富能手成为发展农村经济的“弄潮儿”,并辐射带动周边农民群众增收致富,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是农村走向现代化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声明: 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系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邮箱:mail@nongxun.com

为您推荐

今日要闻

园艺知识

种植技术

养殖技巧

化肥技术

农药施肥

花百科

兰花

瓜果种植

花木种植

粮油种植

食用菌栽培

蔬菜种植

药材种植

锦鲤

综合农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