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闻

粮食“十一连增” 为何还要“马铃薯主粮化”

发布于2024-12-19 来源:农讯网: > 资讯 作者:未知
导读: 近日,有媒体就社会关注的马铃薯主粮化采访长期关注粮食安全的学者认为:这标志着,我国的粮食储备肯定出现问题了。只是中央不明说,将问题捂住。 如此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议题

 

  近日,有媒体就社会关注的“马铃薯主粮化”采访“长期关注粮食安全的学者”认为:“这标志着,我国的粮食储备肯定出现问题了。只是中央不明说,将问题捂住。”

  如此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议题,理应得到第一时间的解读澄清。本报记者今天采访了农业部马铃薯主粮化课题组负责人、中国农科院农产品加工所所长戴小枫,请他就粮食“十一连增”之后、为何还要“马铃薯主粮化”作出理性分析和判断。

  马铃薯主粮化的好处数不清

  科技日报:粮食安全既维系“国计”大事,又牵连“民生”细节,是老百姓关心的头等大事。作为知名农业科技专家,您对“粮食储备出现问题”,尤其是“将问题捂住”等说法,有什么样的基本判断?

  戴小枫:马铃薯主粮化肯定事关国家粮食安全,但它本身还真和粮食储备没有什么直接关系。粮食储备涉及另一议题,这里不作专门讨论了。

  至于“将问题捂住”,更属子虚乌有。事实恰恰相反,马铃薯主粮化正是直面我国当前的粮食安全问题,所采取的最为有效的战略举措。它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收益、改善国民身体素质、优化生态环境,都有显着积极作用。可以说,马铃薯主粮化的好处,数都数不清。

  中国人为何“不把土豆当干粮”?

  科技日报:马铃薯这么好,在中华饮食文化圈之外的其他地方,几乎都是主粮;唯独在中国人的饮食习惯中,拿它“不当干粮”,这是为什么?

  戴小枫:马铃薯是外来物种,400多年前从中美洲传入之后,中国人就一直“不把土豆当干粮”。我们分析,根本原因在于,中国人的主食“四大件”——北方人习惯吃的馒头、面条,南方人习惯吃的米饭、米线,都需二次加工成型,而马铃薯粉由于不含面筋蛋白,就不像小麦粉那样可以轻易做成馒头、面条,更不像稻米那样可以做成米饭、米线,顶多做成粉条当副食吃。而在西方,土豆泥、薯片甚至是未经加工的土豆块直接蒸煮熟,都是大众喜闻乐见的主食。

  市场倒逼马铃薯主粮化

  科技日报:中国人把土豆当菜吃,一吃就是几百年;现在粮食“十一连增”了,反而提出马铃薯主粮化,这恐怕是社会上有人对此产生疑虑的主要原因。

  戴小枫:其实前些年已有专家提出“小土豆大产业”,建议主粮化,但只是零星的建议。而马铃薯主粮化作为国家层面的战略举措提出,是市场倒逼出来的。

  我们国家已经实现了粮食产量“十一连增”,“中国人的饭碗是端在自己手里的”这一基本判断没有错。但与粮食连年丰产同时,粮食进口量也连年递增。1996年《中国的粮食问题白皮书》首次提出粮食自给率不低于95%的目标,《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年)》再次确认这一目标。但事实上,到2014年,中国粮食自给率已经跌到87%。

  不过,目前业界对于95%红线争议较大。一方面,因为粮食统计口径中,除了稻米、小麦、玉米三大口粮之外,还包括进口最大宗的大豆,如果把大豆拿出来单算,应该说进口的口粮数量并不大,口粮基本自给的要求和现实状况是吻合的。另一方面,粮食自给率下降,是居民消费升级、参与国际市场、国际分工的必然结果。专家普遍认为,95%红线是上世纪90年代提出的,在新形势下,粮食安全的内涵与10年、20年前不完全一样了。所以,保证粮食、尤其是口粮的较高自给率是底线;未来要进一步满足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及减轻环境与资源压力,适度进口工业用粮、饲料用粮甚至口粮,将不可避免。

  伴随粮食进口量连年递增的,还有一个奇特现象:最近三年马铃薯的进口量连年增高。这逼迫有关决策层警觉:“连土豆都要进口吗?”同时催人思考,由此探索出可能的解决之道。

声明: 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系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邮箱:mail@nongxun.com

为您推荐

今日要闻

园艺知识

种植技术

养殖技巧

化肥技术

农药施肥

花百科

兰花

瓜果种植

花木种植

粮油种植

食用菌栽培

蔬菜种植

药材种植

锦鲤

综合农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