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闻

李克强的“农心”与“农经”

发布于2024-11-23 来源:农讯网: > 资讯 作者:未知
导读: 他年轻时裤脚上沾满泥巴,手上满是茧子。 现代化的实质就是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演化,由农业国变成工业国。 对于农村改革,我们的态度是探索、探索、再探索。 要先

     ·“他年轻时裤脚上沾满泥巴,手上满是茧子。”

  ·现代化的实质就是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演化,由农业国变成工业国。

  ·对于农村改革,我们的态度是“探索、探索、再探索”。

  ·要先搞清楚究竟是市长提供了就业、给了农民工饭碗,还是农民工通过就业繁荣了城市,然后养活了市长。

  ·让农民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好日子。

  在内政外交舞台上挥洒自如的李克强总理,其步入社会的第一个身份是“农民”,第一个“职位”是生产队大队支书。4年时间,他与农民同吃同住,既要挑石头、插秧,也要每天给生产队社员派任务、记工分,“想办法让每个人吃饱肚子”。

  以此为起点,在随后的岁月,无论是青年时代的学术研究,还是履任地方后的探索实践,李克强关注的一大核心问题,就是如何让5000年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中国农民,“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日子”。

  在日前一次会议上,李克强对与会各地方、各部门负责人动情地说:“我们多数人都当过农民,吃过农民的饭,即便不是,祖上也应该是农民。我们应该带着感情为农民工作。”

  而在这份厚重的感情之外,李克强更为改善农民生活找到一条“现代”路径。他强调,缩小城乡差距,首先要使农民拥有纵向流动和平等发展的机会,这是社会主义国家题中应有之义。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发挥好新型城镇化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他年轻时裤脚上沾满泥巴,手上满是茧子

  2014年10月出访意大利期间,李克强在联合国粮农组织总部,回忆起自己曾经挨饿的经历。他说:“我年轻的时候在中国农村生活多年,亲身经历过吃不饱饭、挨饿的艰难岁月……饥饿留下的印象是永生难忘的。”

  1974年,19岁的李克强到安徽省凤阳县大庙公社插队当知青。因组织能力强,他很快脱颖而出,当上大庙大队的党支部书记。村民们回忆,当时“黑瘦黑瘦”的李克强,是学生里干活最好的一个。他与村民们“一起种庄稼、流大汗,手上满是茧子”。

  一位村民对媒体记者回忆,当时李克强总是“抢着干活”,有时候长时间弯着腰插秧,腰疼得实在忍不住,“爬到旁边的田埂上滚两下就舒服一点了”。

1973年5月1日,合肥八中高二(六)班在南京中山陵合影留念,后排右二为18岁的李克强。

1973年5月1日,合肥八中高二(六)班在南京中山陵合影留念,后排右二为18岁的李克强。

  除了肩挑手扛这样的苦力活,李克强还负责为大队所有的社员派任务、记工分。在 2014年两会记者招待会上,他回忆起这段经历时说,当时自己起早贪黑,恨不得每个劳动力当天干什么都给定下来,结果到头来还是吃不饱肚子。后来搞了承包 制,放开搞活,农民自己决定干什么,“几年时间就解决了温饱问题”。

  4年的知青岁月,让李克强对“放权”形成最初概念,也孕育了他脚踏大地的民本情 怀。在“两会”期间一次团组讨论中,他直接询问一位基层官员,挂坡地的改造有什么进展,“拿下60度了吗?”而在此前一次湖北农村的基层考察中,他冒雪登 上一片陡峭的坡地,随手捏起一把土搓了搓,向承包地的主人感叹:“这土太薄了,一年也就能收百把斤吧?”

  有媒体评论说,李克强对农民之所以怀有一份特殊感情,主要源于他年轻时裤脚上沾满泥巴,手上满是茧子。

2012年12月29日,李克强在湖北省恩施龙凤镇青堡村察看挂坡地种植的艰难。

2012年12月29日,李克强在湖北省恩施龙凤镇青堡村察看挂坡地种植的艰难。

  现代化的实质就是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工业社会演化

  2014年10月30日,李克强回信第一所希望小学师生。他写道:“贫穷固然可怕,但失去平等受教育的权利更加可怕;消除贫困或难短时兑现,可创造公平必须刻不容缓。”

  1990年3月,李克强作为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带考察组来到安徽省金寨县,选定了全国第一所“希望小学”的校址。25年来,希望工程已累计募款逾百亿元,先后建起18936所希望小学,资助贫寒学子495万名。

  李克强在信中回忆,当年来这里为全国第一所希望小学选址时,正是冬末初春时节,“不曾想到,希望工程第一粒种子在大别山深处的冻土里,破土成长为今天这样一棵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

  怀着“读书改变命运”的朴素想法,李克强在全国农村力推“希望工程学校”。此外,他开始更深入地思考“三农”。在北大攻读经济学硕士、博士期间,他的研究方向始终围绕着破解城乡差距。

  李克强的硕士论文《农村工业化:结构转换中的选择》中分析说,10年来,我国农村工业化的兴起与发展,使我国走上了独特的工业化道路,促成国民经济呈现出崭新的局面。

李克强的硕士论文李克强的博士论文

李克强的硕士论文(左)、博士论文(右)。

  在博士论文《论我国经济的三元结构》中,李克强开宗明义写道:“迄今为止,世界上众多国家的经济发展历程表明,现代化的实质就是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演化,由农业国变成工业国。因此,一个国家在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首先必须实行工业化。”

  这是青年时代的李克强,对“让农民过上现代生活”这一问题的思考,也可看作是他对“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理念的最初雏形。

  用工业的思路发展农业,把“粮仓”变成收益更高的“厨房”

  近期的一次国务院会议上,李克强谈起了自己10多年前国外考察的经历。当时,他作 为河南省负责人前往加拿大考察现代农业。他注意到,对方介绍情况时从不简单地说“农业”(Agriculture),而是始终坚持用一个完整的词组“农业 产业”(Agriculture Industry,直译为“农业工业”)。

声明: 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系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邮箱:mail@nongxun.com

为您推荐

今日要闻

园艺知识

种植技术

养殖技巧

化肥技术

农药施肥

花百科

兰花

瓜果种植

花木种植

粮油种植

食用菌栽培

蔬菜种植

药材种植

锦鲤

综合农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