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闻

稳粮增收保供给 南粤冬种开新局

发布于2025-04-10 来源:农讯网: > 资讯 作者:未知
导读: 立冬已过,全省各地已陆续进入冬种大忙季节。走在田间地头,农村冬种氛围十分浓厚。在梅州,农民在农资店忙着选购种子种苗、化肥农药等生产 物资;在韶关,喷灌系统正在浇灌连

  “立冬”已过,全省各地已陆续进入冬种大忙季节。走在田间地头,农村冬种氛围十分浓厚。在梅州,农民在农资店忙着选购种子种苗、化肥农药等生产 物资;在韶关,喷灌系统正在浇灌连片有机蔬菜;在惠州,农业机械在3000亩冬种马铃薯种植基地穿梭忙碌;在湛江,农民合作社为蔗农冬种提供社会化服 务……

  在“十二五”规划收官和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攻坚年即将来临之际,继续稳定粮食生产与促进农民增收任务艰巨,意义重大。冬种生产是我省全年农业生产 的重要一造,也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关键一造,已成为我省农业农村经济的一大亮点,对我省稳粮、增收、保供给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全省冬种春收作物产值约 占全年种植业产值的20%,冬种一造的收益已远远超过早晚两造水稻收益的总和。如何抓好今年冬种生产,把握明年粮食和农业生产的主动权?

  近日,省农业厅召开全省冬种生产暨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视频会议,贯彻落实全国秋收秋冬种工作视频会议精神,分析当前形势,安排部署冬种生产工 作。省农业厅厅长郑伟仪要求,各地要把冬种生产当作当前农业农村经济的中心工作来抓,切实加强领导,统筹协调,督促检查,全力推进冬种生产各项工作落实。

  早谋划重扶持推动冬种生产发展

  今年前三季度,我省农业农村经济保持“稳中向好”的发展势头,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658.32亿元,增加值2263.79亿元,同比分别增 长2.6%、2.9%,农民人均纯收入9683元,增长了10.7%,高出城镇居民1.5个百分点。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逆势增长14.9%。全年粮食生产总 体保持稳定,主要经济作物和“菜篮子”产品稳定增产,为保障市场有效供应、促进经济社会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特别是粮食生产经受住多次台风暴雨侵袭, 预计全年粮食总产量实现恢复性增产,为完成今年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目标任务奠定了基础。

  在前三季度农业农村经济利好势头的支持下,今年我省冬种计划面积达到1280万亩,比上年增加30万亩,增长2.4%,其中冬种马铃薯、玉米、番薯等粮食面积361万亩,冬种蔬菜775万亩,分别增加15万亩;冬种春收作物产值增长5%以上。

  今年我省冬种生产有不少有利因素。中央将保障粮食安全确定为国家战略,强调要端牢中国人自己的饭碗,饭碗里主要装自己的粮食,重农抓粮的态度非 常坚决,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进一步加大。为支持各地发展秋冬种生产,今年中央财政提早预拨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高产创建、测土配方施肥等补助资金。

  我省发展冬种生产具有得天独厚的气候资源优势,近年来,各地冬季农业开发力度不断加大,经济效益看好,农民的热情日渐提高,全省冬种生产面积增加、结构优化、效益提高,春收作物连续六年保持增长。

  今年各地提早规划部署,基本落实了冬种生产所需的化肥、种子种苗、农药,当前农资品种齐全、市场供应充足、价格与去年基本持平。据调查,今年冬 种玉米、冬种蔬菜种子库存充裕,价格保持稳定,冬种马铃薯种薯基本到位,价格较去年下降了10%左右。预计冬种需肥量135万吨,多数肥料品种市场价比去 年同期低1-9个百分点。

  稳面积调结构扩大冬种生产规模

  落实生产面积是稳定发展冬种生产的前提和基础。目前我省还有800万亩冬闲田,发展冬种潜力很大。各地充分挖掘冬种资源,加强规划引导和政策激 励,层层抓好计划落实,发动群众扩大冬种规模,确保冬种面积落实到镇、到村,品种到片、到田。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渠道,大力宣传发展冬种生产对促进农民增收 的重大意义,宣传冬种生产的好典型、好经验,发挥典型引路作用,营造良好氛围,层层发动群众,迅速掀起冬种生产高潮。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省冬种已初步形成以蔬菜、薯类、玉米为主导产品的区域化、规模化的生产格局。今年,各地将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壮大优 势产业”的要求,继续优化布局,做强做大本地的主导产品和支柱产业。大力抓好北运菜、冬种玉米、冬种甘薯等传统优势产品的改造和提升,提高生产专业化、集 约化水平,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加快发展马铃薯、特色蔬菜、优质瓜果等特色产品,利用季节差、区位差,形成错位竞争优势。进一步调整品种结构,推行 早、中、迟熟品种合理布局,增强调节市场余缺能力。搞好外运蔬菜生产、流通、消费市场供求分析,合理安排播植期,科学布局品种,优化品种结构,调节上市时 间,避免相互挤压,降低市场风险。

  强科技抓标准提升冬种产品质量

  各地大力实施良种良法,分作物、分品种制定关键技术推广方案,加强技术指导,开展技术培训,确保各项技术落实到田,从根本上提高冬种生产科技含 量。积极开展高产创建,今年我省继续在重点产区建立15个国家级甜玉米、9个冬种马铃薯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加强农资市场监管和价格监控,严厉打击农资市 场假冒伪劣行为,维护农民利益,确保冬种生产顺利开展。

  当前,各地正抓紧组织农机检修,鼓励农机大户、合作组织开展冬种机械种植、节水灌溉、病虫害统防统治等服务,提高冬种机械化水平。冬种马铃薯主 阵地惠东县,耕地、覆膜等环节机械化水平超过80%,机械化收获环节从试点走向应用。茂名市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和大棚设施,加快开展农机合作社代耕代种业 务。

  各地大力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抓好标准化生产技术的示范与推广,普及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推广病虫绿色防控技术和安全 用药技术,积极发展无公害、绿色食品,创建名牌农产品。今年我省新创建了44个园艺作物标准园,示范促进蔬菜等园艺产品增产增效和质量安全。各地加快建立 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长效机制,进一步加强冬种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增加监测品种和频次,严格把好市场准入关。大力推进农产品标识管理,督促农产品 批发市场建立台账记录、不合格农产品报告等制度,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管理。

  优服务促对接提高冬种生产效益

  各级农业部门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深入基层积极加强指导服务,为冬种生产发展提供有效服务保障。组织干部和科技人员深入冬种生产第一线,开展多形 式的技术指导、培训和示范,将各项增产、节本、增效技术送到千家万户。及时掌握农资市场动态,协调做好种子种苗、农药、化肥等农资调运、供应和余缺调剂工 作。加强农资市场监管和价格监控,积极开展农资市场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农资市场假冒伪劣行为,维护农民利益,确保冬种生产顺利开展。加强农情灾情调 度,及时预警发布灾情信息。积极推广应用防灾减灾技术,及早制定防灾减灾预案,落实防灾减灾,减少农业因灾损失。

  产销衔接是提高冬种效益的关键。省农业厅要求各地要加强产销信息引导。强化信息收集和分析研判,密切关注市场变化,搞好品种、区域、季节需求预 测,利用信息网络及时发布产销和预警信息,引导农民合理安排好冬种生产和产品上市时间,指导农产品跨区域有序流通。围绕区域主导产品,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培 育打造广东农产品品牌,加强产品宣传推介,提高市场知名度,提升产品竞争力。省农业厅将在11月中旬举行的第五届广东现代农业博览会上,揭晓广东十大名牌 系列农产品并进行重点推介,大力打造我省农产品品牌。大力培育加工、营销龙头企业,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大力发展订单生产,支 持农产品生产主体与超市、批发市场、居民社区、学校、企业等单位对接,推动建立长期稳定的购销关系,多形式帮助农民促销增收,抵御市场风险。

声明: 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系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邮箱:mail@nongxun.com

为您推荐

今日要闻

园艺知识

种植技术

养殖技巧

化肥技术

农药施肥

花百科

兰花

瓜果种植

花木种植

粮油种植

食用菌栽培

蔬菜种植

药材种植

锦鲤

综合农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