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闻

创新科研团队 提升农业竞争力

发布于2025-01-05 来源:农讯网: > 资讯 作者:未知
导读: 内容提要 当前我国正处于农业现代化转型的关键节点。在资源紧缺、需求旺盛、标准提高、国际竞争加剧的严峻形势下,需要通过加强农业科研创新团队提升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

 

  内容提要

  当前我国正处于农业现代化转型的关键节点。在资源紧缺、需求旺盛、标准提高、国际竞争加剧的严峻形势下,需要通过加强农业科研创新团队提升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从而为根本上提升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作出贡献。加强农业科研创新团队建设需要把握创新团队的发展规律,集中各方面资源,在管理模式、考评机制、创新文化和人才队伍等多个方面调动科研创新团队积极性,为现代农业发展和农业国际竞争力提升提供更加有力的人才支撑。

  一个国家或产业的科技竞争力决定了其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和前途。提高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必然要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力度。上世纪60年代,美国著名的科学与情报学家普赖斯就提出了“大科学”概念。“大科学”时代的到来预示着科学活动不只限于个人行为,而且进一步赋予了集体涵义。科研创新团队就是以集体方式开展科学研究的组织形式,因此,要通过加强农业科研创新团队建设,提高农业科技竞争力,从而提高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

  农业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的国内外环境分析

  当前我国现代农业发展任务十分繁重,面临资源紧缺、需求旺盛、标准提高、国际竞争加剧的严峻局面,如何有效提升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出路在于科技,关键还是靠人才。农业科研创新团队作为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有效组织形式,加强建设、提升竞争力显得异常紧迫和十分必要。

  “四化同步”发展需要发挥农业科研创新团队的支撑作用。十八大提出“四化同步”、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总体要求和根本路径,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应当看到,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进程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变化。可以说,我国农业发展真正到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跨越的新阶段,改造传统农业、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把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到依靠科技进步和科技人才智力支撑的轨道上来。汪洋副总理考察中国农科院时指出,我国“四化同步”能不能实现,取决于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在于农业科技。因此,为“四化同步”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农业科研创新团队责无旁贷。

  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需要提高农业科研创新团队的竞争力。大力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为了有效利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降低国际农产品贸易对国内市场的冲击,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必然要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力度,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提高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当前要在生物种业、生态农业、设施农业、农产品精深加工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强自主创新和集成创新,不断提高我国农业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的竞争力。

  推动农业科技进步需要创新团队的健康发展和能力提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教育部先后组织实施了创新团队建设计划。以教育部的“长江学者与创新团队发展计划”为例,在计划实施的最初4年里,有24个创新团队入选国家自然基金的创新研究群体,6位团队带头人当选“两院”院士。创新团队健康发展和创新能力提升,对推动科技进步发挥着显着作用。农业现代化建设更加需要农业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农业领域的创新团队建设计划已初见成效。只要不懈努力,加强创新团队建设,农业科技将会快速发展,农业现代化建设也会稳步推进。

  影响农业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的关键因素

  关于团队的内涵,民间有一句话:人在一起是团伙,心在一起是团队。只有具有共同的目标和价值取向,遵循共同的行为方式,能进行有效沟通与合作,才是一个合格的团队。加强农业科研创新团队建设,重点要关注顶层设计、管理制度和自身建设三个关键因素。

  顶层设计。创新团队良好的发展环境得益于宏观管理层面上科学的顶层设计。相对于西方国家,我国创新团队工作起步比较晚,创新团队培养计划顶层设计经验不足,往往忽略整体战略布局,创新团队建设标准和要求不够精细,导致早期一些创新团队质量不高,直接影响了团队的创新能力,培养创新人才和创造重大成果也就无从谈起。从目前情况看,随着团队建设经验的不断丰富,在国家统筹协调和系统规划下,我国创新团队建设已经能从总体上把握国家整体需求和未来科学发展趋势,从而可以更加充分地整合多种资源,挖掘出更多具有潜在创新能力与可持续发展的科研创新团队。

  管理制度。如果只拥有大量杰出的科技人才,缺乏良好的组织管理,科研团队仍是一盘散沙。创新团队的发展有其自身的内在规律,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放任不管。只有因势利导,使创新团队建设健康有序推进,才能扬长避短,取得突破性进展。首先,建立和谐的管理制度。创新团队的和谐管理应建立在规章制度基础上,在学术管理中应当以团队共同目标为导向,避免行政化倾向,追求创新团队与外部环境相适应、内部各种资源相互匹配、团队成员认识与团队发展高度一致。其次,建立合理的激励与考核机制。适当的科研激励机制能激发创新团队及团队成员投身科研事业的积极性,推动团队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工作顺利开展,激发团队成员的聪明才智,进而获取丰硕的科研成果。

  自身建设。创新团队的自身建设是从简单向复杂、从粗糙向细致、复杂度和精细度不断提高的过程,涉及团队成员、研究方向和目标、团队文化三方面内容。第一,合理的团队结构。团队成员包括领军人物、核心成员、后备人才和科辅人员。团队成员结构合理,素质互补,学科交叉,资源共享,是优秀创新团队形成和发展的基础。第二,明确的研究方向和研究目标。研究目标应该紧密结合国家和行业的重大需求或学科发展前沿的重大命题,这是保证团队成员旺盛战斗力和凝聚力、实现团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第三,浓郁的团队文化。团队文化是创新团队建设的“粘合剂”。清新的治学风气显现出学术包容,融洽的合作氛围体现出团队的向心力和协作精神,民主的学术环境营造出“百家争鸣”的良好局面,开放的文化理念表现出高远的全球视野。

  加强农业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的对策建议

  要在准确判断当前国际国内农业和科技发展形势基础上,正确把握创新团队发展的规律,在财力、物力有限的情况下,集中各方面资源,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形成创新团队培养工作的强大合力。

  加强管理模式建设。从管理层面讲,创新团队建设涉及农业部、基层单位和创新团队三个主体,三个主体作用发挥得好坏直接影响创新团队建设的成效。只有三者准确定位、各司其职、互相协调、形成合力,建立“三位一体”的管理联动机制,创新团队的竞争力才能切实得到提高。农业部成立了农业农村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将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培养计划列为现代农业人才支撑计划的工作重点。根据职责分工,农业部各相关司局和单位要重点做好人才培养顶层设计,加强综合管理,加强宣传引导,加强政策支持,协调指导各级农业部门、农业科研院所、农业大专院校开展农业科研人才培养及创新团队建设。创新团队要制定有利于优秀人才成长的配套政策,扶植和培育本单位农业科研杰出人才、拔尖创新人才和优秀创新团队,打造在国内具有学科优势、科技优势、人才优势、地域优势的创新团队。

  加强考评机制建设。要积极探索建立科学的创新团队考评体系和激励约束机制,努力创造提升条件。考核评价体系要客观反映创新团队的创新绩效,坚持以团队考核为主、团队考核与个人考核相结合。对团队领军人物、科研骨干、后备人才和科辅人员,根据在科研活动中扮演角色的不同,实行“分层次、分角色”考核评价,逐步构建起包括成果性标准、状态性标准和过程性标准在内的科研创新团队综合判定标准体系。实施“外部奖惩集体化,内部奖惩个体化”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加强创新文化建设。团队文化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榜样的力量,纵观世界一流的科研团队,团队的成功与领军人物的人格魅力、思想境界、学术水平、管理水平息息相关,这就要求领军人物具有高超的学术造诣,开阔的国际视野,谦虚的个人品质,积极的进取精神。除了榜样的力量,团队创新文化还体现在自由、开放的学术精神,形成宽松的学术氛围,在法律和伦理允许的范畴,不要人为设置学术禁区,团队成员可以自由讨论,各抒己见,取长补短。开放是科学创新的灵魂和源泉,固步自封,闭门造车,必将无所作为。要努力拓展科研协作范畴与协作方式,建立稳固的科研合作关系,促进学科间的交叉融合。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创新团队的重要职能之一就是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要突出人才培养目标。领军人物作为创新团队的第一责任人,肩负着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双重任务。相比丰硕的科研成果,优秀科学家对社会贡献应该突出体现在培养了一批优秀创新人才。在团队建设过程中,要善于发现人才,用心培养人才,敢于使用人才,能够留住人才,重视培养青年科技人才,为有潜力的青年科技工作者提供更多参与高水平研究和学术交流的机会,争取培养更多的农业拔尖创新人才。

  当今大科学研究、交叉学科研究和团队协作研究成为科技领域的主流发展趋势,重大科研进展和重要科研成果的产生需要多学科的交叉,需要团队和团队间的协同创新。要把科研创新团队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加强团队能力建设,提升团队竞争力,促进高层次人才和高水平成果不断涌现,促进农业科技的快速发展,为现代农业发展和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提供更加有力的人才支撑。

 

声明: 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系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邮箱:mail@nongxun.com

为您推荐

今日要闻

园艺知识

种植技术

养殖技巧

化肥技术

农药施肥

花百科

兰花

瓜果种植

花木种植

粮油种植

食用菌栽培

蔬菜种植

药材种植

锦鲤

综合农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