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闻

如何拯救杂交水稻?是什么阻碍了发展?

发布于2024-11-21 来源:农讯网: > 资讯 作者:未知
导读: 数据显示,近年来,杂交水稻品种下降趋势十分明显,年推广面积100万亩以上的品种数由2002年的46个增加到2004年最高的59个后逐年下降至2012年的29个;年推广面积500万亩以上的品种数由

 

  数据显示,近年来,杂交水稻品种下降趋势十分明显,年推广面积100万亩以上的品种数由2002年的46个增加到2004年最高的59个后逐年下降至2012年的29个;年推广面积500万亩以上的品种数由早期的9个左右下降到目前每年1个;从2007年起就未出现过1000万亩以上的品种。杂交稻主要推广品种的单个品种年均推广面积由1993年的213.3万亩,大幅降至2012年的37.4万亩,降幅高达82.5%。

  “拯救杂交水稻!”是记者8月26日在“C两优华占”长江上游品种示范会上听到最多的提议。其实,早在三年前,湖南农业大学陈立云教授就发出了拯救杂交稻的呼吁:要把拯救杂交稻当作解决我国粮食安全和挽救民族种业的大事来抓。

  “拯救杂交水稻是一个系统工程,非几个人、几家单位力所能及。要有政策支持;要找准阻碍杂交稻发展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技术关键,开展多学科协同创新攻关;要加强多部门、多行业的密切配合,在顶层设计框架下,各自做好自己的事情。”陈立云说,“只有这样,杂交水稻才会重新焕发青春。”

  是什么阻碍了发展?

  昔日优势变劣势

  过去,我国杂交稻能够成功应用主要归结于产量优势(一般能增产10%以上)、种子价格优势(2008年以前每公斤杂交稻种子价格在12元以下)、育秧技术优势(杂交稻大田用种量只有常规稻的10%~20%)。

  如今,随着优质高产常规稻育种水平的不断提高,杂交稻与常规稻的产量差异正在缩小,目前生产上种植的一些高产常规早稻品种其产量已接近杂交早稻水平;由于劳动工价大幅上涨、种子公司高价运作、种子企业高额的研发成本等因素,杂交稻种子价格比发展早期提高了约10倍;随着直播、机插秧的迅速推广,育秧播种密度大,育秧期不会产生分蘖,必须通过增加用种量来保证基本苗,导致杂交稻大田用种量成倍增加,致使杂交稻种植面积不断减少。

  缺乏适应规模化生产的品种

  直播、机插、机收是规模化生产的主要技术。直播的最大优势是成本低,每亩节约成本200元以上;机插秧虽然比直播每亩多约100元的生产成本,但草害好控制,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季节矛盾,通过延长品种的生育期可以增加产量,是今后重点发展方向。

  然而,直播和机插对杂交稻性状要求的最大改变是大田用种量增加和生育期变短。如果是麦茬稻,通常要求品种的生育期比传统移栽方式缩短5~10天;如果是双季稻,早稻品种的生育期要求早、中熟,晚稻品种要求生育期比五丰优308等中熟晚稻品种短5~8天。

  机收对杂交稻性状要求的最大改变是抗倒性要强,尤其是直播稻抗倒性要更强。品种一旦倒伏,除产量和品质受到影响外,机械不能收割,每亩要增加200元以上的人工收割费用。机收的普及与工价的上涨使品种的抗倒性成为农户的首选性状。

  现代农业生产中机械化程度的提高使杂交稻生育期变短,造成产量下降,用种量增加,种稻效益不好。

  竞争力如何提高?

  现代农业对杂交稻提出了更高要求,但当务之急是降低杂交稻种子价格、培育生育期适宜的品种、在不影响产量的前提下大幅提高稻米品质。

  降低种子价格是硬道理

  “农民希望少投入、多产出,说一千道一万,归根结底是种子价格要低。”陈立云说,“目前看来,依靠科技进步来降低杂交稻种子价格是行之有效的。”

  通过选育超高异交结实率的亲本大幅度提高杂交组合的制种产量和种子商用价值。陈立云育成的水稻两用核不育系创5S(琼审稻2013020)和耘9S(湘审稻2012022)农艺性状特别优良,库容量已接近区试对照杂交稻的水平,具有制种超高产的潜力;柱头外露率高、活力强、亲和度好,在父母本花期相遇的情况下,异交结实率可达75%以上;开花习性受异常天气的影响小,在高温或低温条件下,不会出现大量闭颖;不易穗上发芽;种子不裂颖或极少裂颖,种子芽率高且稳定。与当前大面积生产上使用的水稻两用核不育系比较,制种产量可提高30%以上。

声明: 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系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邮箱:mail@nongxun.com

为您推荐

今日要闻

园艺知识

种植技术

养殖技巧

化肥技术

农药施肥

花百科

兰花

瓜果种植

花木种植

粮油种植

食用菌栽培

蔬菜种植

药材种植

锦鲤

综合农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