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闻
当前,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着巨大变化和挑战,农产品价格“天花板”封顶效应开始显现,成本“地板”抬升的挤压越来越明显,农业生产和价格补贴的“黄线”开始逼近,资源环境的“红灯”开始亮起,到了必须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阶段。
今年,中央财政把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摆上重要位置,立足农业现代化建设基本规律和重点任务,调整扶持方式,突出支持重点,进一步提升财政支农的针对性、精准性和实效性,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步伐。
关键词:涉农资金整合
完善财政补贴政策,促进涉农资金整合
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补贴政策效能,今年5月,财政部、农业部印发了《关于调整完善农业三项补贴政策的指导意见》,调整完善农作物良种补贴、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等三项补贴政策。
农业“三项补贴”政策调整完善的主要内容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在全国范围内调整20%的农资综合补贴资金用于支持粮食适度规模经营。根据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下降的情况,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从中央财政安排下达的农资综合补贴中调整20%的资金,加上种粮大户补贴试点资金和农业“三项补贴”增量资金,统筹用于支持粮食适度规模经营。二是选择部分地区开展农业“三项补贴”改革试点。今年,财政部、农业部选择安徽、山东、湖南、四川和浙江等5个省,由省里选择一部分县市开展农业“三项补贴”改革试点。试点的主要内容是将农业“三项补贴”合并为“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目标调整为支持耕地地力保护和粮食适度规模经营。将80%的农资综合补贴存量资金,加上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和农作物良种补贴资金,用于耕地地力保护。将20%的农资综合补贴存量资金,加上种粮大户补贴试点资金和农业“三项补贴”增量资金,按照统一调整完善政策的要求集中支持粮食适度规模经营。
农业综合开发也进一步完善和创新了财政资金投入方式,充分发挥了市场机制在带动资金投入分配方面的引导作用。一是加大农业综合开发财政资金投入,鼓励各地区将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等渠道资金投入农业综合开发。二是完善财政资金引导机制,撬动更多金融资本投入。三是创新社会资金引导方式,鼓励有条件的地区采取“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的方式,引导和带动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大开发投入。适当拓宽产业化经营项目资金使用范围,探索设立股权投资基金、股权引导基金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新模式,运用市场化机制引导带动社会资本投入。
今年,中央财政着力在体制机制创新上下功夫,推动涉农资金整合迈入新阶段。稳步推进黑龙江“两大平原”涉农资金整合试点,并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创造性地研究提出下一步试点思路。选择广东、江苏、河南、湖南等4省部分市县谋划开展涉农资金整合优化试点,鼓励试点市县对涉农资金进行统筹使用。在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绩效评价中,继续将资金整合作为重要指标,并安排部分奖励资金,鼓励引导地方因地制宜加大整合力度。
关键词:现代农业
提高农业综合产能,加快现代农业建设
新常态下,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最紧迫的任务是“转方式、调结构”。今年,中央财政继续大力支持地方优势特色主导产业发展,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有力保障了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和质量安全,推动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可持续发展,加快了现代农业建设步伐。
今年,我国粮食产量达到1.24万亿斤,水稻、小麦、玉米三大谷物自给率保持在98%以上,粮食人均占有量达到450公斤,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但是,一段时期以来,我国粮食呈现了生产量、库存量和进口量“三量齐增”的局面,粮食改革要由需求侧向供给侧转型。克服粮食生产矛盾,要推动粮食生产由数量增长为主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上来。
要巩固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就要大规模推进农田水利建设和建设高标准农田,实现“藏粮于地”。今年,中央财政安排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补助资金417.86亿元,按照东北节水增粮、华北节水压采、西北节水增效、南方节水减排的思路全面推进高效节水灌溉;支持农田水利重点县、抗旱规划引调提水工程、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等项目建设,并对农田水利设施维修养护予以补助。近年来,中央财政集中力量支持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产、节水高效的高标准农田,全面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力加强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做到高标准农田与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挥效益。中央财政创新高标准农田建设机制,加快建设进度。拓展资金投入渠道,充分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力量,充分利用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成果,有针对性地采取治理措施。数据显示,“十二五”以来,全国农业综合开发累计投入财政资金2070.86亿元,改造中低产田、建设高标准农田1.08亿亩,新增粮食生产能力亩均100公斤以上,通过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每年亩均增收近300元。
在财政支持现代农业建设方面,今年中央财政安排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203.6亿元,大力支持地方粮食及优势特色主导产业发展,并将支持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作为资金使用的重点和支持方向。按照“中央宏观指导、地方自主选项”的原则,支持各地突出抓住关键环节,加快粮食及其他优势特色主导产业发展,做大做强主导产业,促进农民增收。
在探索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模式方面,今年中央财政安排10亿元,支持河南、山东等9省以及特色农业省区宁夏,重点围绕水稻、小麦两大口粮作物以及部分特色优势农产品,探索农业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拓展农业新功能,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在推进种植结构调整方面,今年中央财政安排3亿元,在北方高寒高纬地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和农牧交错区开展粮饲结构调整试点,按照以畜定改、粮饲兼用、种养结合、以养带种的模式推动试点区域种植结构调整。为促进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不断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今年中央财政安排20亿元资金,积极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其中,专门安排6亿元,继续支持江苏、重庆等12省(直辖市)开展财政支持农民合作社创新试点,进一步巩固试点成果,探索创新机制。按照优化结构和提质增效的要求,试点省(直辖市)可灵活选择加强与金融社会资本合作、搭建公共服务平台、政府购买服务等有效模式,在更大范围内推广应用,充分发挥试点的典型示范带动作用。同时,安排10亿元,继续支持在河北、四川等13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试点,并将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和福建新增纳入补助范围,资金用于促进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机制创新,推动农业生产规模化、组织化发展。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科技生态先行,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要加快建立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注重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为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今年,中央财政下拨农机购置补贴资金236.45亿元,对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个人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购买使用先进、适用农业机械给予补贴。重点支持粮棉油糖等主要农作物生产关键环节所需机具,兼顾畜牧业、渔业、设施农业、林果业及农产品初加工发展所需机具。据了解,自2004年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以来,中央财政不断加大支持力度,截至今年已累计安排1435.07亿元,对调动农民购买和使用农机的积极性、调整优化农机装备结构、提升农机化作业水平,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发挥了积极推动作用。
作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农业持续增长的第一驱动要素,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已达到55.2%。农业科技正在成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和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支撑。
今年6月,中央财政安排农林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技术推广资金26亿元,用于支持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2009年至今,该项目已累计投入资金127.5亿元。此项政策实施以来,有力促进了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明确了基层农技推广工作的公益性定位,稳定了农技推广队伍,加速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同月,中央财政安排农林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技术推广资金10亿元,用于华北、东北和西北旱区开展旱作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重点支持地膜覆盖技术的推广应用。同时,要求地方通过“以旧换新”的补助方式做好地膜回收再利用工作,减少农田“白色污染”。数据显示,自2010年实施以来,中央财政已累计投入48亿元支持旱作农业技术推广,改变了我国华北、东北、西北旱区农业生产方式。
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是现代农业的基本要求,也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着力点。
为探索可推广复制、防控与治理相结合的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治理路线,今年中央财政安排15亿元,比上年增加3.44亿元,支持湖南省继续深入开展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治理试点。
在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方面,今年中央财政安排69亿元,进一步加大对河北省投入力度,支持河北省将试点范围由2014年的4个市49个县(区、市)扩大到5个市63个县(区、市)。
根据《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总体方案》,今年国家安排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任务1000万亩。中央财政拨付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专项资金49.64亿元。
今年,中央财政进一步加大对天然林资源保护的支持力度,安排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财政专项资金195亿元,支持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适当提高天保工程国有林管护费、职工社会保险补助费等补助标准,逐步实现天然林保护政策全覆盖。
今年,中央财政进一步加大对湿地保护的支持力度,安排湿地补贴16亿元。在中央财政的大力支持下,我国部分地区湿地面积和数量显着增加,湿地生态功能逐步恢复。
为促进生态友好型农业发展,今年中央财政安排12.72亿元,比上年增加5亿元,继续推广应用秸秆还田腐熟、施用生物有机肥、地力培肥综合配套技术等土壤有机质提升措施。其中,安排5亿元,开展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
您可能敢兴趣
声明: 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系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邮箱:mail@nongxun.com
为您推荐
水培蝴蝶兰怎么转土培?水培转土培需要注意什么?
2025-02-22 15:54:13
临沂新潮流:绿植 + 餐饮,打造独特消费新空间
2025-02-22 15:48:01
适合植物角种的植物有哪些 春天植物角适合种什么
2025-02-22 10:55:44
蝴蝶兰小吻鱼的花期有多长 蝴蝶兰小吻鱼好养吗怎么养
2025-02-22 10:55:26
蝴蝶兰需要强光照射吗 蝴蝶兰光照一天几个小时
2025-02-22 10:55:06
美女樱花期是几月到几月 美女樱北方冬天怎么养
2025-02-22 10:54:37
蝴蝶兰出花剑能不能换盆?蝴蝶兰长花剑后不能搬动吗?
2025-02-21 15:33:43
水培蝴蝶兰冬天冷水能养吗?水培蝴蝶兰冬天冷水还是热水?
2025-02-21 15:31:37
浙江兰友第三届春季兰花名品雅集:一盆兰花草,价值三十万
2025-02-21 15:20:56
徐福记工厂火出圈了!被誉为“厂花”拥有三角梅花海
2025-02-21 15:16:04
绿箩与黄金葛的区别?绿萝的别称是不是就是黄金葛呢?
2025-02-21 14:38:37
蝴蝶兰花开完后杆子要剪掉吗?蝴蝶兰的修剪方法和注意事项
2025-02-21 14:37:19
售价29999元!BEAST野兽派Hello Kitty永生花火了
2025-02-20 15:33:37
什么花既可以观赏又可以做药材?既能观赏又能药用的花卉推荐
2025-02-20 15:04:09
蝴蝶兰低温怎么保暖?蝴蝶兰低温催花适合多少度?
2025-02-20 14:53:22
蝴蝶兰缓苗是什么意思?蝴蝶兰缓苗需要几天?
2025-02-20 14:51:46
蝴蝶兰叶子小怎么处理?蝴蝶兰叶子小不长大怎么回事?
2025-02-20 14:18:11
蝴蝶兰花开过后花枝可以剪掉吗?蝴蝶兰侧枝要剪吗?
2025-02-20 14:16:37
益母草有什么功效呢?益母草的种植方法和时间?
2025-02-20 14:14:51
海棠和秋海棠的形状一样吗 海棠和秋海棠的区别是什么
2025-02-20 10:48:18
斯普利特蝴蝶兰施肥多了怎么办 斯普利特蝴蝶兰养护方法和技巧
2025-02-20 10:47:54
蝴蝶兰出花梗后怎么办 蝴蝶兰出梗后怎么养护和管理
2025-02-20 10:46:59
凤梨的功效和作用是什么 凤梨怎么种植
2025-02-20 10:05:00
10亿元大单! 这家绿植公司大单不断
2025-02-19 18:01:23
蝴蝶兰的根要露在外面吗?蝴蝶兰的根是否要掩埋呢?
2025-02-19 15:49:43
蝴蝶兰花芽是不是绿色的?蝴蝶兰花芽与根芽的区别有哪些?
2025-02-19 15:47:58
醉蝶花什么时候播种比较好?醉蝶花的功效与作用呢?
2025-02-19 15:22:43
梅花朵朵开!中国梅花蜡梅展览会来了
2025-02-19 15:20:42
什么花适合做干花 适合做干花的花材有哪些品种
2025-02-19 13:00:35
蝴蝶兰豆蔻年华是小花吗 蝶兰豆蔻年华黄叶是什么原因怎样处理
2025-02-19 13:00:15
蝴蝶兰塑形教程 蝴蝶兰花剑太长怎么塑形
2025-02-19 12:59:06
买蝴蝶兰怎么挑选好的?买蝴蝶兰是买大还是买小呢?
2025-02-19 11:04:49
蝴蝶兰植料太湿怎么办呢?蝴蝶兰叶片墨绿怎么回事呢?
2025-02-19 11:03:23
热销!昆明情人节当日玫瑰卖出超600万枝
2025-02-18 14:43:37
琉璃苣的花语是什么?琉璃苣的种植方法和注意事项呢?
2025-02-18 13:34:23
蝴蝶兰需要杀菌水吗为什么?蝴蝶兰用什么药水养最好呢?
2025-02-18 13:33:02
蝴蝶兰的花箭剪掉了还会长吗?蝴蝶兰叶子软塌,像胶水粘住怎么办?
2025-02-18 13:31:21
高端水果卖不动!百果园预计亏损近4亿元
2025-02-18 13:26:29
蝴蝶兰分株的最佳时间是什么时候?蝴蝶兰分株后还会开花吗?
2025-02-17 14:45:25
蝴蝶兰会旱死吗?蝴蝶兰干旱多久会空根生长?
2025-02-17 14:43:12
今日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