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闻

西红柿青枯病:番茄青枯病怎么防治?青枯病最好的治疗方法

发布于2024-12-22 来源:农讯网: > 蔬菜种植 作者:未知
导读: 番茄青枯病,是种植番茄很严重的病害,若治理不好的话,很容易有重大的损害,那要如何治理呢?一起来看一下吧。 病原菌: 本病由Pseudomonas solanacearum 引起,该细菌属于非萤光假单

番茄青枯病,是种植番茄很严重的病害,若治理不好的话,很容易有重大的损害,那要如何治理呢?一起来看一下吧。

病原菌:

       本病由Pseudomonas solanacearum 引起,该细菌属于非萤光假单胞菌( non-fluorescent pseudomnonad ),革兰氏阴性,杆状,大小为0.5-0.7×1.5-2.5μm,多数无游动性,但少数具有极生鞭毛,菌体内会累积多-β-羟基丁酸(poly-β-hydroxybutyrate)颗粒。在TZC培养基上形成不规则圆形或椭圆形,粘性梳质状,中央红色而周围白色的菌落,这种菌落形态可作为简易鉴别青枯病菌之用。青枯病菌的变异性大,依病原性或感染寄主的不同,可区分为四种或五种生理小种,台湾所分离到的病菌均属于第一生理小种,亦即寄主范围最广,能感染多种茄科植物的生理小种,但在此生理小种内又因危害寄主种类的不同,再细分成至少八种病原型,此外,如依生理生化特性的差异,青枯病菌可区分为四种生化型,台湾分离的青枯病菌属于第三或第四生化型,但极少数菌株为第二生化型。

 

病 征:

       本病之病征会受植株株龄、病势进展之速度及环境因子的影响,但主要的病征为急速萎凋、矮化和叶片黄化。在春、夏季高温多湿,番茄生长旺盛之时,每当雨后放晴常可见原本翠绿的番茄,在几天之间叶片下垂,急速萎凋死亡,但罹病植株仍保持绿色成青枯症状,故将本病称为「青枯病」。若番茄植株较老或环境因子不适宜,使得病势进展较慢,可以先看到叶片下垂(Epinasity),心叶卷曲,然后叶子由上往下萎凋在罹病茎部看到有不定根产生;有时病势会进展到一半突然停止,而使植株矮化叶脉变黑,叶片慢慢黄化。若剖开病茎可见维管束变褐色,用手挤压病茎,会在病茎的断面溢出白色的菌泥(Ooze)。最便利而可靠诊断本病的方法是将罹病茎剪成小段再纵切成两半,丢入盛有水之透明玻璃杯,静数分钟后,可看到病茎周围跑出乳白色的烟纹,此乳白色的烟纹乃是本病之病原菌所组成,有上述现象则可判断为番茄青枯病。

 

病害环与发病环境:

       本病菌乃是土壤传播病菌,生存在土壤中的病菌可经由寄主根部的伤口侵入植物体内,而在维管束之木质部大量繁殖,可以产生粘质多糖类(Slimy polysaccharide)阻塞导管,妨碍水分的输送,造成番茄植株萎凋死亡。本病原细菌在植物体中繁殖,于植物残体及土壤中存活越冬。据文献记载,本病原菌在连续种植非寄主植物的土壤中,可存活十年之久,在休耕的田里也可以维持四年以上。土温25~30℃,PH值6.2~6.6潮湿土壤为病原菌生存的良好环境。被害植株也可由根部释放多量的病菌到土壤中,从而再感染邻近健康的植株根部,这种根与根间的病害传播已被证实可在田间发生。这种传播方式可能造成田间如果只有局部植株被危害后而能渐渐蔓延使多数植株发病的原因之一。污染病菌的曲床培育出的幼苗,有时外观虽然无病,但可能已被病菌潜伏感染,移植于本田后,病害可随幼苗而传播。此外,附着土壤的鞋子及农具也可能传播病菌。一般认为青枯病菌可在土壤中生存很久,但其生存的长短因不同菌系而异,也受土壤环境因子的影响。潮湿土壤适合病菌的存活,而干燥及淹水土壤不利其生存;酸性土壤也较不适宜​​。病害的发生,与温度及土壤湿度关系密切,温度及湿度高最适宜发病通常温度低于20℃时不太发病,土壤湿度低也不利发病,因此夏季或高温多湿季节种植的番茄发率高且被害严重,而冬季栽植者较少发生。土壤质地与病害的发生似无关系,又台湾大多数栽培作物田间的土壤酸碱度也适合本病的发生,土壤中若有根瘤线虫存在,能促进病菌的感染率而增加病害发生。

寄主范围: 青枯病菌的寄主范围很广,可感染二百多种植物,在台湾常见的寄主是茄科植物,如番茄、烟草、甜椒、茄子、马铃薯等,另外也可危害落花生、天堂鸟、草莓及紫苏。

防治法:栽培抗病品种:番茄品系对青枯病菌的感受性有差异,目前己有抗病品种,但高抗栽培品种尚待育成。抗病育种必须在本地进行,以育成对本地的菌系具有抗性的品种,国外育成的抗病品种在本地不一定就有抗性。

使用健康移植苗:避免在含有病菌的田土作为苗床。

轮作:与非寄主作物轮作,尤其与水稻轮作最为有效,通常水稻作为前作时,能降低土壤中病菌的浓度而减少病害发生。

施用土壤添加物:温室试验证实SH土壤添加物能有效防治青枯病,田间试验尚待进行,如有同样效果,则对青枯病的防治将是一大佳音。

生物防治法:根部的拮抗细菌对青枯病菌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如能选到实用的拮抗菌株,则生物防治法也能发挥防病效果。生物防治要达实用,需要长期的研究发展。

 其他耕作措施:选择秋冬季栽培、休耕时翻土晒或灌水淹土、清除田间余留的病株及杂草、避免发病田再种植、灌溉水澼免由发病田引入等等措施,都可预防或减轻病害发生。

声明: 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系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邮箱:mail@nongxun.com

为您推荐

今日要闻

园艺知识

种植技术

养殖技巧

化肥技术

农药施肥

花百科

兰花

瓜果种植

花木种植

粮油种植

食用菌栽培

蔬菜种植

药材种植

锦鲤

综合农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