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闻

不言语 但相思——棣棠 以及常棣与唐棣的相关考证

发布于2024-11-22 来源:农讯网: > 花卉园艺 作者:
导读: 第三次参加北大绿协物候观测时认识了棣棠。“原来棣棠长这样!《诗经》中就是用它来比喻兄弟的就是它?”后来发现记忆有误!《诗经》里说的是“常棣”,而“...

第三次参加北大绿协物候观测时认识了棣棠。“原来棣棠长这样!《诗经》中就是用它来比喻兄弟的就是它?”后来发现记忆有误!《诗经》里说的是“常棣”,而“常棣”和“棣棠”是两种完全不同植物。此外还有“唐棣”和“棠棣”,四者音近形似,常被混淆。

盛开的棣棠花

1 棣棠 : 不言语,但相思

棣棠Kerria japonica的中文正式名为“棣棠花”,蔷薇科,棣棠花属,落叶灌木,是常见的园林观赏植物。棣棠花有单瓣和重瓣之分,花开繁盛,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用“绿地缕金罗结带”( 《沈家店道傍棣棠花》)描述棣棠很是贴切。而北宋皇族高士谈在亡国后见到盛开的棣棠时则无比伤感:“流落孤臣那忍看,十分深似御袍黄。”(《棣棠》)

棣棠在日本又名“山吹”。江户时代著名俳句诗人松尾芭蕉(1644-1694)曾以棣棠入诗:

山吹凋零,悄悄地没有声息,飞舞著,泷之音。

注:泷(lóng,湍急的流水)

这首诗也被翻译成“激湍漉漉,可是棣棠落花簌簌”。

河中流水湍急,声势浩大,川流不息;岸上棣棠花落,随风起舞,悄无声息。想像一下这种意境,大自然的两种状态出现于同一时空,而流水之“动”,更能反衬出棣棠凋零的寂静之美,颇有些禅意。

山间的野生棣棠

日本传统颜色中有“山吹色”,指的就是棣棠花的颜色。 [1] 据说用国画中的藤黄掺上一点硃磦,再略蘸一点赭石,棣棠花就能跃然纸上。

重瓣的棣棠花

单瓣的棣棠花

山吹色

“山吹色”见于《源氏物语》、《枕草子》等日本古典文学。《枕草子》是日本平安时期女作家清少纳言创作的随笔集,约成书于1001年。清少纳言(“清”乃是取自家族姓氏“清原”,“少纳言”则为宫中官职)曾在宫廷做过七年时间的女官,侍奉平安时代第66代天皇的皇后中宫定子,二人虽为主仆,但相处融洽,感情至深。中宫去世后,作者便离开皇宫,不再侍奉他人。晚年独居,回忆起先前的宫廷生活,点点滴滴,念兹在兹,这便写下了《枕草子》。书中“棣棠花瓣”一节[2],讲了一个以花传情的故事:

好久没有得到中宫的消息,过了月余,这是向来所没有的,怕中宫是不是也在怀疑我呢,心中正在不安的时候,宫里的侍女长却拿着一封信来了。

……

打开来看的时候,只见纸上什么字也没有写,但有棣棠花的花瓣,只是一片包在里边。在纸上写道:“不言说,但相思。”

“不言说,但相思”,语出《古今六帖》[3],是一首古歌,全首歌词云:

心是地下逝水在翻滚了,

不言语,但相思,

还胜似语话。

清少纳言读完信后大为感动,眼泪都流了下来,回信自然以前半句作答。一封信,一片花瓣,一首情诗,这样的默契,不是恋人,胜似恋人。所以,棣棠花在日本文化中可用以表达相思之情吗?周作人的译本对这段文字注释如下:棣棠花色黄,有如栀子,栀子日本名意云“无口”,谓果实成熟亦不裂开,与“哑巴”字同音,这里用棣棠花片双关不说话,与歌语相应。 [4]

释文中的“栀子”也是日本传统颜色,用栀子的果实染成,颜色与棣棠花色相近。将棣棠与栀子相连,进而与“不言说”相应,多少还是有点绕。而清少纳言一下就能读懂信中棣棠花瓣的意思,也不愧是中宫的知己了。主仆之间能有这样的感情,令人叹服。

栀子,以及栀子色

2 常棣、棠棣: 凡今之人,莫如兄弟

棣棠与棠棣相混,并非近代才有的事。李商隐《寄罗劭兴》:“棠棣黄花发,忘忧碧叶齐。”此处的黄花应当是上面所说的“棣棠”,而不是“棠棣”。

一般认为,“棠棣”是“常棣”的另一种写法。“常棣”始见于《诗·小雅·常棣》,这首诗歌颂的是兄弟间的手足之情,我们熟知的“脊令在原,兄弟急难”,“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即出于此诗:

常棣之华,鄂不韡韡[wěi]。

凡今之人,莫如兄弟。

诗中“鄂不”,一说是指花萼与花蒂 [5],以花萼与花蒂紧紧相依起兴,故后世多用“棣华”“棣萼”来比喻兄弟,如晚唐名将高骈的边塞诗《塞上寄家兄》:“棣萼分张信使希,几多乡泪湿征衣。笳声未断肠先断,万里胡天鸟不飞。”

郭沫若有话剧《棠棣之花》,改编自《史记·刺客列传》中聂政受严仲子之托刺杀韩相侠累的故事。《史记》中聂政完成刺杀任务后“自皮面决眼,自屠出肠”,目的是不让姐姐认出她,以免相连累。韩人暴尸于市,对能识别刺客身份者悬以重赏。聂政姐姐聂荣得知此事,猜到刺客正是她弟弟聂政,前往认尸时自曝身份,说了一句让韩人震惊的话:“妾奈何畏殁身之诛,终灭贤弟之名!”亦死于聂政身旁。时人都称聂政的姐姐为烈女。郭沫若创作这部话剧时正值抗战,他将原故事中的刺杀行动由“士为知己者死”,上升到雪家国“公仇”而舍身报国的高度。话剧开篇重点刻画的即是姐弟二人为国捐躯、死而后已的英雄形象[6]:

不愿久偷生,但愿轰烈死。

愿将一己命,救彼苍生起!

苍生久涂炭,十室无一完。

……

我想此刻天下底姐妹兄弟们一个个都陷在水深火热之中,假使我们能救得他们,便牺牲却一己底微躯,也正是人生底无上幸福……

我望你鲜红的血液,迸发成自由之花,开遍中华!(第一幕第二场)

之所以将话剧命名为“棠棣之花”,大概也是取姐弟二人的手足情谊。余冠英在解释《小雅·常棣》时说:“诗人以常棣的花比兄弟,或许因其每两三朵彼此相依,所以联想。”

说了这么多,“常棣”也就是“棠棣”究竟是何种植物呢?三国时期吴国学者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描述如下:

常棣,许慎曰:“白棣树也。”如李而小,子如樱桃,正白。今官园种之。又有赤棣树,亦似白棣,叶如刺榆叶而微圆,子正赤,如郁李而小,五月始熟。自关西、天水、陇西多有之。

西晋学者认为郭璞《尔雅》常棣“子如樱桃,可食。” 与陆玑的描述相差不远。

常棣?白棣?赤棣?到底是什么呢?从古至今相关的注解和考据还有很多,却都没能引导我们得出一个明确的结论。但可以确定的是,“常棣”、“棠棣”是一种类似樱桃的树木。

果实如樱桃?图为郁李

3 唐棣:何彼襛矣?唐棣之华

《诗经》中除了“常棣”,还有“唐棣”,《诗·召南·何彼襛矣》以唐棣花之繁盛,比喻贵族女子出嫁时车马服饰之侈丽:

何彼襛(nóng)矣?唐棣之华。

曷不肃雝(yōng)?王姬之车。

对于“唐棣”是何种植物?争议就更大了。

郭璞《尔雅注》认为唐棣“似白杨,江东呼夫栘。” 唐代学者孔颖达《毛诗正义》 及李时珍《本草纲目》亦沿袭这一说法,认为唐棣属杨树一类。但陆玑认为“唐棣”是“奥李”。清代学者基本认同陆玑。《诗经》研究学者马瑞辰(1777-1853)、和王先谦(1842-1917)对此都有考释,他们的观点基本一致。马瑞辰认为唐棣和常棣都是郁李之类的植物 。王先谦经过较长篇幅的考证后得出结论:“盖唐棣子名郁李,其大如李,常棣子如郁李而小其实,皆棣树而种微异耳。” 此外,植物学家吴其濬(1789-1847)直接将唐棣与郁李划上等号:

郁李,《本经》下品。即唐棣。实如樱桃而赤。吴中谓之爵梅,固始谓之秧李。有单瓣、千叶二种。单瓣者多实,生于田塍;千叶者花浓,而中心一缕连与蒂,俗呼为穿心梅。花落心蒂犹悬枝间,故程子以为棣萼甚牢。《图经》合常棣为一,未可据。

单瓣和重瓣的郁李

按照吴其濬的说法,郁李花也有两种,一种是单瓣,另一种是“千叶”。“千叶”可能是郁李的重瓣品种,“花落心蒂犹悬枝间”、“棣萼甚牢”,说的更像是《诗经》中比喻兄弟的“常棣之华”。不过这也说明,在吴其濬看来,唐棣和常棣虽不是同一种植物,但很相似。

如今《中国植物志》上的棠棣

而在现代的《中国植物志》中,唐棣之名属于一种开白花的小乔木。果实直径约1厘米,蓝黑色,果期9-10月,与如今的郁李和各种樱桃绝不相似,倒是与(日)细井徇《诗经名物图解》中所绘的“唐棣”一致,“花穗下垂,花瓣细长,白色而有芳香,栽培供观赏。”

《诗经名物图解》中的唐棣

2018年5月17日于蒲黄榆

[1] 日本传统颜色中不少以植物命名,诸如“红梅”、“桃”、“萱草”、“堇”、“栀子”等,参见http://nipponcolors.com/。

[2] (日)清少纳言著,周作人译:《枕草子》,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年版,第231页。

[3] (日)清少纳言著,周作人译:《枕草子》,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年版,第247页,注释105。

[4] (日)清少纳言著,周作人译:《枕草子》,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年版,第247页,注释104。

[5] 甲骨文中的“不”像花蒂之形,其本义即花蒂。所以用木制的形状像花蒂的饮具叫“杯”。《红楼梦》中“一抔净土掩风流”中的“抔”应解释为“捧”,即手做成花蒂状。以上参见邹晓丽《基础汉字形义释源(修订本)》,中华书局,2007年8月版,第190-191页。

[6] 1920年10月10日发表于上海《时事新报·学灯增刊》。

[7] (晋)郭璞注,(宋)邢昺疏:《尔雅注疏》,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09页。

[8] 余冠英:《诗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第二版,第172页。

[9] (晋)郭璞注,(宋)邢昺疏:《尔雅注疏》,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09页。

[10] (唐)孔颖达:《毛诗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70页。

[11] (清)马瑞辰:《毛诗笺传通释》,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501页。

[12] (清)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17页。

[13] (清)吴其濬著,张贤瑞等校注:《植物名实图考校释》,中医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568页。

[14]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中国植物志》第36卷,第403页。

作者简介:江汉汤汤,企业职员 / 美术馆公共教育志愿者 / 自由撰稿人,现居北京。

图文编辑:蒋某人

本作品采用 (CC BY-NC-ND 4.0) 许可协议进行许可,转载时请保留本声明。

iPhone用户可通过下方二维码打赏作者





声明: 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系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邮箱:mail@nongxun.com

为您推荐

今日要闻

园艺知识

种植技术

养殖技巧

化肥技术

农药施肥

花百科

兰花

瓜果种植

花木种植

粮油种植

食用菌栽培

蔬菜种植

药材种植

锦鲤

综合农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