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养牛场生产计划,便于组织生产,包括配种产犊计划、牛群组织和更替计划、饲料计划、产奶产肉计划。
(一)牛群组织和更替计划
1.牛群的组织搞好规模化养牛场的牛群组织和更替计划,是完成生产计划任务和扩大再生产的重要保证,亦有利于生产的组织管理。在牛场中应及时淘汰大龄牛、低产牛和繁殖机能差的成年牛,才能提高牛群的生产性能和产犊头数,为此必须搞好育成牛、犊牛培育组织工作,以便及时补充生产上所需牛只数量。在生产上,应作好阶段饲养工作,按牛的年龄、性别、生产用途进行分组。在养牛场,一般可将牛群分为犊牛组、育成牛组(公母分群)、育肥牛组、成年母牛组等。各组牛在整个牛群中所占比例,应根据养牛场生产方向、生产计划任务、使用年限、牛的成熟期等方面来决定。基础母牛群决定着牛场的生产规模和生产能力,犊牛、育成牛对生产规模的扩大提供保证,决定着商品牛和育肥牛的多少。牛群组织是围绕基础母牛群规模进行安排的,在基础母牛群中,由于年龄增大、疾病、低产等原因,每年需进行适当淘汰。对淘汰的基础母牛数能否及时得到补充和扩大,则由后备牛的多少和成熟期决定。所以,牛场生产规模的维持或扩大与成年牛的利用年限和后备母牛的成熟期及其数量相关。
规模化养牛场母牛使用年限一般为10~12年,成年母牛淘汰率可高达20%~25%。这种淘汰率有利于保持牛群较高的产乳量和繁殖性能。考虑后备牛选优去劣,后备母牛的比例比母牛淘汰率高。育成牛应占25%~30%,其中:成熟的后备牛占10%~12%;12月龄以下母牛占15%~18%。成年母牛应占牛群的60%~65%,其中:一二胎母牛占20%~25%;三四胎母牛占25%~30%;6胎以上母牛占15%~ 20%。为保证牛奶的均衡生产,成年母牛群中产乳牛保持80%左右,干乳牛保持20%左右,母犊牛10%~15%。
2.牛群的更替计划生产过程中,由于一些成年母牛被淘汰,又将出生的犊牛转为育成牛或商品牛出售,而育成牛又转为生产牛或育肥牛屠宰出售,以及牛只购入、售出,从而使牛群结构不断发生变化。一定时期内,牛群组织结构的这种增减变化称为牛群更替(周转)。牛群更替计划是养牛场的再生产计划,它是制定生产计划、饲料计划、劳动力计划、配种产犊计划、基建计划等的依据。为有效地控制牛群变动,保证生产任务的完成,必须制订牛群更替计划。
1)为编制好牛群更替计划,必须掌握以下材料:
(1)计划年初各类牛的存栏数;
(2)计划年末达到的牛只数和生产水平;
(3)计划年淘汰母牛、出售幼牛和育肥牛的数量;
(4)繁殖成活的犊牛数、计划购人数及上年度7~12月份出生的母犊牛数量。
2)编制方法和步骤:
(1)制作牛群更替计划表
(2)将计划年初各类牛只数量、计划年末各类牛只应达数量填入相应的月初、月末栏内。
(3)计划年内各月将要繁殖的犊母牛数填入犊母牛的“繁殖”栏中。
(4)年满6月龄的犊母牛转入育成牛。转入育成牛时,应除去死亡、淘汰、出售的数量。查出上年度7~12月份各月出生的犊母牛数,填入犊母牛1~6月份“转出”栏内;本年度1~6月份各月出生的犊母牛数分别填入7~12月份各月“转出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