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头菇
一、营养
猴头菇,木材腐生菌,分解木材能力强。利用碳源、氮源、矿质元素、维生素等。人工栽培时,最经济而优良的碳源是适宜树种的木屑。而甘蔗渣、棉籽壳等作碳源也较理想。良好的氮源为麸皮和米糠,尿素、蛋白胨、铵盐、硝酸盐等也是可利用的氮源。
二、温度
猴头菇菌丝生长温度范围为6-34℃,最适温度约25℃,低于6℃,菌丝暂停代谢作用;高于30℃时,菌丝生长缓慢易老化,35℃时,停止生长。
三、水分和湿度
培养基质适宜水分含量为60-70%,低于50%或高于80%时,猴头菇原基分化数量减少,子实体晚熟,产量降低。相对湿度,菌丝培养发育阶段以70%为宜;子实体形成阶段则需要85-90%,此时子实体生长迅速而洁白。
四、空气
猴头菇属好气性菌类,对二氧化碳浓度反应敏感,当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高于0.1%时,会刺激菌柄不断分枝,形成珊瑚状畸形菇,因此菇房拥有新鲜空气极重要。
五、光照
猴头菇菌丝生长阶段基本无需光,但无光下又不能形成原基,需有50lx的散射光来刺激原基分化。
六、酸碱度
猴头菇喜酸,菌丝生长阶段在PH2.4-5的范围内均可生长,但以PH4为宜。当PH在7以上时,菌丝生长不良,菌落呈不规划状。子实体生长阶段以PH4-5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