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白绢病是影响花生产量的主要病害之一,病菌主要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夏或越冬,花生带菌种壳及种仁也可传病,病菌随流水、雨水传播。高温多湿,有利发病,长期连作、土质粘重、地势低湿、花生植株茂密田块发病较重。
花生白绢病
花生白绢病发生后,花生的根茎处有白色绢状菌丝,茎叶变黄,逐渐枯死,影响产量。
近期,由于雨水的增多,加之气温偏高,加上花生产区常年连作,花生白绵病发病较重,因此,花生白绵病的防治不容忽视。
综合防治
1、轮作倒茬。与小麦、玉米等作物轮作,可减轻其害,一般实行2~3年轮作,重病地块,轮作3年以上。
2、种子处理。花生种子应充分晒干,播前用药剂拌种。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2.5%咯菌腈(适乐时)悬浮种衣剂,按种子量的0.2%拌种。
3、加强栽培管理,及时清除菌源。合理控制花生的种植密度;雨后及时排水;一旦发现花生病株,要及时拔除,并带出田外,集中烧毁;花生收获后,及时清除田间花生病残体,进行深耕翻,将土表病菌翻入底层。
4、药剂防治。发病初期,用药喷淋,药剂可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每株花生喷淋药液100~200毫升,每隔7天喷1次,连喷2~3次,上述药剂,可交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