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水牛
具有德宏地方特色的奶水牛产业,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现已初具规模,已成为农民发家致富的朝阳产业,对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奶水牛产业属于新兴产业,在生产中还存在存栏数量少、繁殖率低、产奶量少、奶质不稳定,经济效益不高,养殖户积极性不高的难题。如何有效的提高奶水牛的养殖效益是摆在我们科技人员面前的一道难题,经过多年的实践、研究、总结,现提出提高奶水牛养殖效益的几个关键措施。
1、科学选择奶水牛品种
1.1 选择饲养奶水牛应首选三品杂奶水牛(摩拉与德宏母牛杂交的后代再与尼里公牛杂交,一个泌乳期产奶量一般在1700-2000千克左右)。
1.2 其次选择二品杂水牛(用摩拉或是尼里公牛与德宏母水牛杂交的后代,产奶量一般在1500千克左右)。选购奶水牛时应注意选择系谱清晰,性能优良,无病史,防疫良好的健康奶水牛。
2、选择适宜的饲养规模
从2013年全州及芒市奶水牛养殖情况调查看,养殖经济效益最好,年收入达20万元以上的是年饲养奶水牛20~30头左右的规模养殖场户;其次是养殖小区或是合作社,户均养奶水牛一般在10~20头左右;一般农户家庭饲养挤奶水牛5头经济效益最好。
3、挤奶水牛所占比例要适宜
以年饲养奶水牛30头为例,能繁母牛数应达到21头以上(占70%以上),年挤奶水牛应达到15头以上(所占比例为70%以上);年繁殖率达到70%以上。
4、尽量控制固定资产投入
在牛舍、青贮池设计和建设中要一切从实际出发,本着经济实用、降低成本、逐步完善的原则,尽量避免华而不实的投入、要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购买优质奶水牛和饲养管理中。建设一个饲养20头左右的奶水牛养殖场固定资产投入(牛舍、青贮池、铡草机、土地)一次不宜超过10万元。
5、加强饲养管理,提高奶水牛繁殖率和产奶量
5.1 科学饲喂、增加奶产量、确保奶牛体况健康
精料饲喂量按每天每头牛每产鲜乳3kg加喂精料1kg计算,范围1~4kg,最多不超过5kg;随后视产奶量减少而逐渐降低精料补喂量;让牛自由饮水;让奶水牛尽量吃青绿料(如:蔗稍、玉米秸秆、王草、黑麦草、象草等)、以及青贮饲料和干草;饲料品种要多样化、保证营养均衡。
5.2 提高群体繁殖率
正确的发情鉴定是成功进行水牛人工授精的关键。发情鉴定一是外部观察法(母牛行为发生变化、接受爬跨等),二是直肠触摸法。外部观察法,每天不少于3次(早、中、晚),主要观察母牛行为变化、性欲、粘液量、粘液变化等。
5.2 提高群体繁殖率
对规模养殖户(饲养挤奶牛20头左右),最好要自己学会水牛人工授精技术,因为你对你自己所饲养的每一头母牛的情况都很熟悉,这有利于你们及时发现母水牛发情的征状变化,并适时输精,提高受胎率。
5.3 要适时调整牛群 及时淘汰不合格的奶水牛
建立健全奶水牛生产综合记录,并根据生产记录情况对所养奶水牛群随时进行整群调整,及时淘汰处理产奶量低(平均日产奶5kg以下)、泌乳时间短(200天以下)、老弱病残、有生殖道疾病、或多次配种不受孕的母牛,确保养殖场能繁奶水牛总体受胎率不低于70%。
5.4 加强运动 增强体质 提高奶水牛生产性能
通过多年的调查研究发现,凡是养殖户善于学习,善于总结,责任心强,管理细致,爱牛,并以养奶水牛为职业,养殖户既是饲养员也是人工授精配种员,同时,牛场宽敞、运动场大、母牛运动充足或是每天都可进行室外放牧3小时以上的奶牛场户,受胎率多年来一直都比较高70%以上,个别好的养殖场高达了80~90%,产奶量高,产奶年限长,养殖效益非常好。
5.5 加强奶水牛犊牛 后备牛早期培育
通过推广奶水牛犊牛、后备牛早期培育技术,实现奶牛提早配种、提早产犊,缩短后备牛培育时间,降低养殖成本,延长奶水牛生产年限。与传统的饲养方式相比,经过培育的奶水牛具有体况好,易配种,产奶量高等优点;同时,经过培育的奶水牛初配月龄可由传统的36月龄提前到24月龄左右;产犊时间也由传统的48月龄提前到34月龄左右。
5.6 加强疫病防治
注意牛体的卫生和环境卫生,牛体每天刷拭冲洗一次,牛舍每天清洗一次。干季每10天环境消毒一次,雨季为每5天环境消毒一次。要按要求每年都及时注射疫苗、及时驱虫,对已发生疾病的牛,应及时隔离并请兽医诊治。
5.7 要认真作好各项记录
正确及时的记录是养好奶水牛生产发展的有效手段、其效益主要体现在养牛整体的、长期的利益上,并对奶水牛的饲养和管理,投入与产出做系统、科学的统计、分析、评定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