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棉花枯萎病
棉花枯、黄萎病有什么区别?请给予介绍
棉花枯、黄萎病有以下区别:
棉花枯萎病在棉花整个生长发育期均可发生,但以苗期发生较重,若遇有利条件,在成株期也会大发生。
青枯型:叶片突然失水,叶片下垂萎蔫,叶色深绿,叶片变软变薄,全株青干而死亡,但叶片一般不脱落,叶柄弯曲。
黄化型:苗期和成株期均可发生。黄化型大多从叶片边缘发病,局部或整叶变黄,最后叶片枯死或脱落,叶柄和茎部的导管部分变褐色。
紫红型:多在苗期发生,病叶局部或全部出现紫红色病斑,病部叶脉也呈现红褐色,叶片随之萎蔫干枯,棉株死亡。
皱缩型:苗期和成株期均可发生,典型症状表现为叶片皱缩、增厚,叶色深绿,节间缩短,植株矮化,一般不死亡。
黄色网纹型:多在苗期出现,病株的叶脉退绿变黄,叶肉仍保持绿色,叶片局部或大部呈黄色网纹状,最后整叶萎蔫或脱落。
半边黄化型:多在苗期发生,棉株感病后只半边表现黄化枯萎,另半边生长正常,与黄萎病混合发生时症状表现为矮生枯萎或凋萎等,纵剖病茎可见木质部有深褐色条纹。
急性凋萎型:多在成株期发生,暴雨后骤晴,重病田里常出现急性凋萎型症状,棉株突然失水、萎蔫、青枯、下垂,叶、蕾、花大量脱落而形成光秆,主茎顶部和果枝焦枯。
棉花黄萎病
在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但自然条件下苗期很少出现症状,一般在播种后40天左右、棉株现蕾期开始发生,中后期的发病明显重于前期。
黄斑型:多在现蕾期表现症状,发展较慢,病株由下部叶片开始发病,逐渐向上发展,发病初期,叶片边缘向上卷曲,叶脉间吐肉产生淡黄色不规则形病斑,叶脉附近仍保持绿色,一般早期不枯死、叶片不脱落。
叶枯型:叶片表现为局部枯斑或呈掌状枯斑,叶片枯死后即脱落,但棉株一般不形成光秆。
萎蔫型:多发生在结铃期,每逢大雨过后,可出现一种急性黄萎,叶片主脉间产生水浸状淡绿色斑块,叶片很快萎蔫下垂。
落叶型:受害植株一般表现为上部叶片先出现症状,典型症状是叶片萎蔫下垂、迅速脱落,棉株枯死之前已形成光秆。
点击获取更多棉花种植技术
点击获取更多粮食作物种植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