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闻

山东·烟台首届盆景奇石根艺精品博览会

发布于2024-11-25 来源:农讯网: > 种植技术 作者:
导读: 今天,山东烟台首届盆景奇石根艺精品博览会在黄海游乐城拉开帷幕,游乐城免费向市民开放。本次盛会由烟台市政府、山东省花卉盆景奇石艺术家协会联合主办

今天,山东·烟台首届盆景奇石根艺精品博览会在黄海游乐城拉开帷幕,游乐城免费向市民开放。本次盛会由烟台市政府、山东省花卉盆景奇石艺术家协会联合主办,莱山区政府、山东黄海明珠集团有限公司、市盆景艺术协会、市根艺协会承办。

这次活动是烟台人民文化生活中的一次盛会,盆景作为文化中的一株奇葩显出其奇特的光彩。它吸引了全国“08唐风展”、评委及盆景大师鲍世骐、徐昊、陆志伟、章征武等专家前来评奖、指导和学术交流,国家级评委游国权、李宝祥等奇石根艺的评委也前来出席这次盛会。

精品荟萃规模空前

昨天,记者走进黄海游乐城,在黄海明珠一楼咖啡厅,采访了山东·烟台首届盆景奇石根艺精品博览会筹委会负责人王相泽。王相泽是黄海明珠集团董事长,他一见记者就直入主题:“我们已连续举办了五届盆景、奇石、根艺精品展,但像这次大规模的展览还是第一次。”。

王相泽指着咖啡厅一侧摆放的一颗高大的盆景说:“家装修的再美,没有盆景就没有生气,不摆块石头就少点雅致。十年前,烟台盆景园林协会就很出名,每到省城参展都很受重视,可近年来烟台的盆景发展不理想,原因是没有形成整体的盆景文化氛围。盆景本来起源于中国,但现在还不如日本、韩国发展得快。在日本,中小学生都开设盆景课程,学校还定期组织学生到国家级盆景园学习、观摩,从小培养孩子身边的美学;在韩国,每逢八月十五,家人相聚不再外出,但当他们得知烟台举办此次博览会时,韩国赏石协会会长一行放弃同家人过节,飘洋过海前来参加。他们不仅为了欣赏山东奇石文化,更希望与山东建立奇石文化艺术交流。这次博览会得到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不久,烟台的盆景石文化也能与日韩交流,让烟台的盆景、自然奇石在日本的国风展亮相。现在,博览会的展厅已准备就绪。”王相泽谈到这里,起身示意大家到展厅现场观看。

王相泽带我们走进一个偌大的盆景展厅,一棵300多年的大榕树坐落在展厅的中央,周围是由椰子树环抱的一排排错落有致、争奇斗艳的盆景,大榕树衬托在白色背景下很有气势。他深情地观赏着一颗大约1米多高、主干老练的盆景介绍说,这颗盆景已有200多年了,那边还有盆高近两米的300多年的盆栽……

为方便烟台市民和盆景赏石爱好者相互交流,交易场区还设立了200多个摊位。

据悉,举办这次展览会,主要是为了更好的推动烟台盆景、赏石业的发展,丰富市民的文化生活,使我市的城市品位和市民的文化品位进一步提升。

盆景反映美学艺术

对着一盆盆景观,谈起盆景的美学艺术,王相泽开始追溯起它的历史:盆景最早发源于中国唐代,以植物、山、石、水、土等为素材,经过园艺师的构思设计,造型加工,精心护养而成,可以呈现出不同的姿态、色彩和意境。它是栽培技术和造型艺术的结晶,也是自然美与艺术美的结合,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传统的艺术珍品,在全世界上都享有极高的声誉。

有人说,盆景不就是一盆盆绿色植物吗?王相泽则认为,盆景是美学、文学和科学的综合体。他说:园艺师在盆景的制作中首先要考虑给人以美的享受,典雅秀美,神韵生动,耐人寻味;还要求设计者具有一定的文学素养,盆景造型构思要有诗情画意,有高低层次,有抑扬顿挫,起承转合;盆景的主要造型材料为植物,具有生命的特征及生长发育的规律,这就决定了制作它必须掌握园艺科学的知识和进行长期的艺术加工以及养护管理工作经验,只有如此,才能保证它的生存和优美姿态。

自然奇石魅力独特

有句诗说:山无石不奇,水无石不清,园无石不秀,室无石不雅。

“在家居中,如有几块天然雅石置入其中,就会有赏心悦目之乐”。“一块好的赏石,就像一首交响乐;它或以造形,或以色彩,或以条纹,或以其他什么形式的动人旋律打动和感染你,让你产生无限联想并与其内在的美产生共鸣,让你爱不释手,乐而忘忧。”王相泽如是说。

王相泽在赏石展厅边走边介绍:石艺一直是伴随着人们生产、生活而存在的一门既古老又新颖的独特艺术。你看这块石头,300多年的天然奇石,永不衰竭。时至今日,人们仍在追求它美的内涵和真谛,用来启迪后人对美的联想与自然造化的结合,力求达到一种忘我的思维境界。古人能如此,何况今人!

王相泽继续说,观赏自然奇石,中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的,至少可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春秋时代。赏石文化通过观赏天然奇石总结出来。一般来说,东方赏石文化比较注重人文内涵和哲理,有比较抽象的理念和人格化的感情色彩,其观赏主体是自然石种,天然石形往往丰富多彩,甚至可以随心所欲、因人而宜,它是东方民族传统文化感情、哲理、信念和价值观在观赏石领域中的反映与延伸;而西方赏石文化则比较注重科学和历史的内涵,有比较直观、明确和科学的理念,其观赏主体常以各种动植物化石和多姿多彩的矿物晶体与标本为主,它是某些科学、技术的基本知识在具观赏价值的自然物石头方面的展示和印证。

记者观察发现,随着烟台经济的发展,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烟台人越来越讲究生活的品位,越来越多的人崇尚简单环保的装修,重视生活环境的绿色布置。经常有市民外出旅游要带回几块特殊的石头。在很多写字楼、高档酒店、咖啡厅,几乎都能看到奇石、根艺、盆景及花卉,其蕴含的美正是现代人不断提升品位的需求。

书画作品同时展示

本次博览会的几个展厅各有特色,王相泽指着眼前的一座建筑说,这是6年前盖的黄海艺术博物馆,馆内收藏着明清及近代烟台籍书画家的作品500余幅,有1200多平方米的面积将与本次博览会同时开放,除了现有作品外,还要展示荣宝斋画院专家教授及师生作品160多件。这次前来参展的专家教授大都是当代名家,有郜宗远、冯远、程大利、龙瑞等30多人前来助阵。

盆景奇石精品荟萃我市推出“文化盛宴”

 文化盛会大师云集 
        今天,山东·烟台首届盆景奇石根艺精品博览会在黄海游乐城拉开帷幕,游乐城免费向市民开放。本次盛会由烟台市政府、山东省花卉盆景奇石艺术家协会联合主办,莱山区政府、山东黄海明珠集团有限公司、市盆景艺术协会、市根艺协会承办。 
        这次活动是烟台人民文化生活中的一次盛会,盆景作为文化中的一株奇葩显出其奇特的光彩。它吸引了全国“08唐风展”、评委及盆景大师鲍世骐、徐昊、陆志伟、章征武等专家前来评奖、指导和学术交流,国家级评委游国权、李宝祥等奇石根艺的评委也前来出席这次盛会。
精品荟萃规模空前
昨天,记者走进黄海游乐城,在黄海明珠一楼咖啡厅,采访了山东·烟台首届盆景奇石根艺精品博览会筹委会负责人王相泽。王相泽是黄海明珠集团董事长,他一见记者就直入主题:“我们已连续举办了五届盆景、奇石、根艺精品展,但像这次大规模的展览还是第一次。”。
王相泽指着咖啡厅一侧摆放的一颗高大的盆景说:“家装修的再美,没有盆景就没有生气,不摆块石头就少点雅致。十年前,烟台盆景园林协会就很出名,每到省城参展都很受重视,可近年来烟台的盆景发展不理想,原因是没有形成整体的盆景文化氛围。盆景本来起源于中国,但现在还不如日本、韩国发展得快。在日本,中小学生都开设盆景课程,学校还定期组织学生到国家级盆景园学习、观摩,从小培养孩子身边的美学;在韩国,每逢八月十五,家人相聚不再外出,但当他们得知烟台举办此次博览会时,韩国赏石协会会长一行放弃同家人过节,飘洋过海前来参加。他们不仅为了欣赏山东奇石文化,更希望与山东建立奇石文化艺术交流。这次博览会得到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不久,烟台的盆景石文化也能与日韩交流,让烟台的盆景、自然奇石在日本的国风展亮相。现在,博览会的展厅已准备就绪。”王相泽谈到这里,起身示意大家到展厅现场观看。
王相泽带我们走进一个偌大的盆景展厅,一棵300多年的大榕树坐落在展厅的中央,周围是由椰子树环抱的一排排错落有致、争奇斗艳的盆景,大榕树衬托在白色背景下很有气势。他深情地观赏着一颗大约1米多高、主干老练的盆景介绍说,这颗盆景已有200多年了,那边还有盆高近两米的300多年的盆栽……
为方便烟台市民和盆景赏石爱好者相互交流,交易场区还设立了200多个摊位。
据悉,举办这次展览会,主要是为了更好的推动烟台盆景、赏石业的发展,丰富市民的文化生活,使我市的城市品位和市民的文化品位进一步提升。
盆景反映美学艺术
对着一盆盆景观,谈起盆景的美学艺术,王相泽开始追溯起它的历史:盆景最早发源于中国唐代,以植物、山、石、水、土等为素材,经过园艺师的构思设计,造型加工,精心护养而成,可以呈现出不同的姿态、色彩和意境。它是栽培技术和造型艺术的结晶,也是自然美与艺术美的结合,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传统的艺术珍品,在全世界上都享有极高的声誉。
有人说,盆景不就是一盆盆绿色植物吗?王相泽则认为,盆景是美学、文学和科学的综合体。他说:园艺师在盆景的制作中首先要考虑给人以美的享受,典雅秀美,神韵生动,耐人寻味;还要求设计者具有一定的文学素养,盆景造型构思要有诗情画意,有高低层次,有抑扬顿挫,起承转合;盆景的主要造型材料为植物,具有生命的特征及生长发育的规律,这就决定了制作它必须掌握园艺科学的知识和进行长期的艺术加工以及养护管理工作经验,只有如此,才能保证它的生存和优美姿态。
自然奇石魅力独特
有句诗说:山无石不奇,水无石不清,园无石不秀,室无石不雅。
“在家居中,如有几块天然雅石置入其中,就会有赏心悦目之乐”。“一块好的赏石,就像一首交响乐;它或以造形,或以色彩,或以条纹,或以其他什么形式的动人旋律打动和感染你,让你产生无限联想并与其内在的美产生共鸣,让你爱不释手,乐而忘忧。”王相泽如是说。
王相泽在赏石展厅边走边介绍:石艺一直是伴随着人们生产、生活而存在的一门既古老又新颖的独特艺术。你看这块石头,300多年的天然奇石,永不衰竭。时至今日,人们仍在追求它美的内涵和真谛,用来启迪后人对美的联想与自然造化的结合,力求达到一种忘我的思维境界。古人能如此,何况今人! 
王相泽继续说,观赏自然奇石,中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的,至少可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春秋时代。赏石文化通过观赏天然奇石总结出来。一般来说,东方赏石文化比较注重人文内涵和哲理,有比较抽象的理念和人格化的感情色彩,其观赏主体是自然石种,天然石形往往丰富多彩,甚至可以随心所欲、因人而宜,它是东方民族传统文化感情、哲理、信念和价值观在观赏石领域中的反映与延伸;而西方赏石文化则比较注重科学和历史的内涵,有比较直观、明确和科学的理念,其观赏主体常以各种动植物化石和多姿多彩的矿物晶体与标本为主,它是某些科学、技术的基本知识在具观赏价值的自然物石头方面的展示和印证。
记者观察发现,随着烟台经济的发展,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烟台人越来越讲究生活的品位,越来越多的人崇尚简单环保的装修,重视生活环境的绿色布置。经常有市民外出旅游要带回几块特殊的石头。在很多写字楼、高档酒店、咖啡厅,几乎都能看到奇石、根艺、盆景及花卉,其蕴含的美正是现代人不断提升品位的需求。
书画作品同时展示
本次博览会的几个展厅各有特色,王相泽指着眼前的一座建筑说,这是6年前盖的黄海艺术博物馆,馆内收藏着明清及近代烟台籍书画家的作品500余幅,有1200多平方米的面积将与本次博览会同时开放,除了现有作品外,还要展示荣宝斋画院专家教授及师生作品160多件。这次前来参展的专家教授大都是当代名家,有郜宗远、冯远、程大利、龙瑞等30多人前来助阵。

【盆景人物】中国杰出盆景艺术家:张再良

古稀之年的张再良对盆景艺术钟爱依旧
说起张再良,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淳朴宽厚,平易近人。如果不看到历年授予他的众多荻奖证书,很难想象他就是苏州园林局高级盆景师、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常务理事、跨世纪中国杰出盆景艺术家和世界盆景石文化顾问委员会高级顾问。他一生钟爱盆景艺术,把盆景艺术当作自己的第二生命,常常面对盆景,精扎细剪,全神贯注,废寝忘食。他的盆景制作技术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作品多次获奖,成为苏派盆景艺术的重要传人。
张再良不但在国内盆景艺术界有极高的知名度,而且在国外也有一定的影响。有一年,他应朋友邀请,到日本访问,受到多名日本盆景艺术家的热情接待。当他提出要拜访日本最著名的世界级盆景艺术家木村正彦时,被女主人以工作忙婉言拒绝了。但当木村正彦知道是中国的张再良先生来访时,不但破例接待,而且连续几天陪同张再良参观日本的主要盆景园和生产基地,令同行刮目相看。
热爱盆景,一心种花赏花
张再良,生于1942年,浙江海盐人。1963年4月在吴江县平望镇新农大队第五生产队插队,在镇酱品厂打过工,供销社门市部当过营业员。他从小热爱大自然,喜欢花花草草,对植物生长、奇石异景怀有浓厚兴趣。1968年张再良在一只普通的花盆里栽种一棵石榴,这是他的第一盆盆景。
1970年在朋友处借到一本《花木丛中》,这本书是1956年9月由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苏州著名书画家、盆景艺术家周瘦鹃编写。当时正处“文革”时期,只讲“政治挂帅”,书店里都是政治书籍,传统文化被批判为“封建糟粕”。张再良借到《花木丛中》,如获至宝,爱不拾手,认真细读,学到了盆景艺术的基础知识,这本书成为张再良钻研盆景艺术的启蒙老师。
在“文革”期间的七十年代初,盆景艺术既没有地位,也没有市场。还冒着被扣上“小资产阶级情调”、“不负正业”的帽子和遭批判的风险。不但买不到盆景艺术的书籍,而且能看到的花卉品种极少,即使看到了也买不到。张再良经常跑苏州园林,因为只有在苏州园林里还能欣赏到少量的花卉和盆景。有一次,他在苏州拙政园看到盛开的杜鹃花,实在舍不得离去,多么希望自己也能有一盆杜鹃花阿。爱花心切张再良,虽然平时珍惜一花一草,这时也顾不得面子了,破例悄悄地折了一个枝头。回家后竟然扦插成活,使他有了一盆属于自己的在当时十分珍贵的杜鹃盆花。
几年后,这盆难得的杜鹃盆花被他培养成大的盆栽花,再经过几年扦插繁殖,一盆变成了几十盆。但是他不满足自己只有杜鹃等几个品种,为增加新的花卉品种,几次专程到浙江绍兴里诸镇附近山上,挖野生兰花。有一次挖了两大袋,高高兴兴背回家,种植了几十盆兰花。到七十年代中期,在张再良家中的小园子里,已摆满了盆花和盆景,有雀梅、榆树、五针松、杜鹃、兰花、茶花等十多个品种。
1979年张再良在镇上造了两间平房,有一只30平方米的小园子。为了种花,房顶做成平台。1981年落实政策,张再良由农村户口转为市镇户口,被安排在镇供销社工作,下班后业余种花。走进家门,园子里全部是花,屋顶平台上也放满了花。张再良搬了几盆花放在店里,与顾客共同赏花,他把种花、赏花看作生活中最大的乐趣。
师法自然,拜名师得真传
时间一长,远远近近都知道张再良特别爱花、爱种花,花种得特别好,来张再良家赏花的人越来越多。1985年,平望镇规划建公园,镇党委书记发现张再良是个人才,决定把他调入平望莺湖公园,负责公园的筹建工作。这样一个别人看来很普通的人事调动,对张再良来说却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使他由业余的盆景艺术爱好者,成为园林管理者,并开始迈向专业的盆景艺术家。张再良起早摸黑,以园为家,不管公园建设工作多么烦忙,脸上总是乐呼呼的。别人劝他要注意休息,他的回答很简单:“我欢喜”。
在张再良的勤奋努力下,才一年多时间,平望镇莺湖公园初步建成,这是平望镇上有史以来第一个市民公园。公园开放后,春天桃红柳绿杜鹃盛开,秋天菊展赏菊,深得市民喜爱,晨练、散步、赏园的市民络续不绝。使张再良最感到高兴的是,他在做好公园的日常管理工作外,还在公园里划出一块约二千平方米(3亩)的“园中园”,专门摆放盆景。
他为这个小园子起了一个高雅的名字:“翠庄”。从此,张再良有了一片施展盆景艺术的用武之地,虽是“园中园”,布置十分精巧,里面井井有条地放满了姿态各异的盆景。“翠庄”远近闻名,成为平望公园名声在外的主要特色。因张再良工作责任性强,热爱盆景和绿化事业,被推选为平望镇园林绿化管理站主任和镇政府绿化办公室副主任。
张再良不满足自己取得的成绩,每年订阅《花木盆景》、《中国花卉》等报刊,专门买来《盆景造型艺术》、《花卉栽培与盆景制作》等书籍,认真学习理论知识,吸取各地盆景作品的长处,拓宽艺术思路。他珍惜和争取每一个学习盆景艺术的机会,努力提高自己的盆景艺术理论水平和实际制作技术。1985年他参加中国农村青年致富刊授学校,学习园林艺术。1986年他拜中外闻名的著名盆景大师、苏派盆景领军人物朱子安为师,成为他的入门弟子。1988年他参加北京林业大学速成班学习盆景艺术,取得会考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被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吸收为会员。
平时张再良最爱从大自然吸取营养和增加制作盆景的灵感,利用参加全国各地盆景展的机会,挤出时间游览当地的园林和风景名胜,一旦看到古树名木,常凝视些久,迟迟不肯离去。每年专门抽出时间到浙江、安徽等省山区,走进大自然,观察植物的生长规律,端磨如何把自然界的大树形态和生长气势引入盆景。因此,张再良制作的盆景有自然界大树古树的雄风奇骨和秀俊气质,成为苏派盆景的传人,屡得朱子安老先生的赞赏,多次称赞张再良:“是我真正的徒弟”。

张再良(右)拜著名盆景大师、苏派盆景领军人物朱子安(左)为师
继承传统,勇开拓创新风
盆景艺术起源于中国,是中国传统的艺术珍品。盆景艺术集园林栽培、文学、绘画等艺术于一体的造型艺术,是大自然景物的缩影,具有质朴的自然美和高雅的艺术美,被誉为“立体的画”、“无声的诗”。不但深受广大国内民众的喜爱,而且在世界艺术之林中也享有崇高声誉。
盆景艺术世代相传,由于各地受历史沿革、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等因素影响,形成了苏派、扬派、川派、岭南派和海派等主要盆景流派。张再良制作的盆景,属苏派风格,特点是重在“师法自然”,粗扎细剪,清秀古雅,对其他各派的形成影响最大。常见的品种主要有三角枫、石榴、五针松、榆树等,最经典的艺术风格是“六台、三托、一结顶”,共10片,又称“十全十美”。在大自然中,由于受地球引力的作用,树木长到一定高度后,就不能再长高了,由原来的尖顶逐年长成覆锅状扁园形的树冠,树枝向四周伸展,形成高低错落的“托”和“台”。


张再良获奖作品选登
张再良最可贵之处是:他能在理解和继承苏派盆景传统风格和理论要领的基础上,创造性地突破“六台三托一结顶”的结构形式,追求树型的自然美和意境美。张再良认为,“六台三托一结顶”的结构形式,是一种理想形的盆景艺术。但是,生长在大自然中的树木,十全十美的理想结构很少很少。而我们看到的大树、古树是千姿百态的,有雄壮型、奇险型、挺秀型等等,所以盆景艺术在“师法自然”上,必须不拘一格,要敢于创造自己的独特风格。
他有一盆采自安徽九华山的三角枫,原树高约1.6米,采挖时树干大部干枯,仅有小半存活,从残存可见的年轮推算,树龄超过千年。就是这样一棵残存的三角枫树桩,经过张再良的精心剪扎和护养,竟然扎根成活,树皮上萌生出新的枝条,吐出诱人的嫩绿色新叶。几年后,一盆苍翠古朴、虬曲雄奇、野气横生的大型盆景,耸立在“翠庄”里,树身上布满风雨寒暑磨练的岁月痕迹,令客人赞叹不已。有单位欲以10万元重金购买,被张再良婉言拒绝。他的获奖盆景“龙舞彩云”(剌柏),有客户愿以“拍杀特”轿车来换,张再良同样婉言拒绝。
精益求精,出精品获嘉奖
至今,张再良钻研花卉盆景艺术己有40多年历史,盆景制作技术炉火纯青。他拥有黑松、雀梅、杜鹃等60多个品种1000多盆花卉盆景。他认为,一盆盆景最难看,经过几年修正都可以变美,因为盆景展示的是不曲不挠的生命精神和生机蓬勃的生命力。因为自然界受全球人的欢喜,所以师法自然的盆景艺术是没有国界的。他还经常对徒弟们说:做盆景要有恒心,不能两天打鱼,三天晒网。要淡薄名利,敢于创新。由于张再良虚心好学,艺术上精亦求精,在中国盆景界的知名度越来越高,在历年举办的国家级盆景展上,张再良参展的盆景屡屡获奖:


张再良获奖作品选登
1989年2月张再良被授予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会员。1989年10月,张再良第一次参加在北京农展馆举办的“第二届中国花卉博览会暨首届中国国际盆景作品展览大赛”。在去北京的火车上,张再良为了不损伤雀梅的一枝一叶,白天把盆景放在卧铺上,晚上放在枕头边。但是,当他小心翼翼提着盆景来到农展馆时,初评已经揭晓,张再良把盆景寄放在组委会后,就去房间休息了。想不到的是,第二天评委们对张再良说,你这盆雀梅盆景造型独特,得到在场专家们的好评,可惜你来晚了,只能破例授予这盆雀梅为“佳作奖”。
1991年5月张再良应邀参加“首届中国国际盆景会议”暨“‘振兴中华杯’盆景作品展览大赛”,张再良参赛的榆树树桩盆景荣获一等奖。1992年10月中国盆景协会在南京工人文化宫举办“中国海峡两岸盆景盆花研讨会”,张再良受协会委托,负责盆景展布展工作。他参展的真柏盆景“峥嵘岁月”获二等奖;黑松盆景“愧魂”获三等奖。1994年5月张再良被推选为江苏省盆景根艺美学研究会常务理事,苏州园林局高级盆景师。1997年4月中国花卉协会杜鹃花分会在苏州拙政园举办“第三届全国杜鹃花展览”,张再良参展的杜鹃盆景“枝白”获一等奖;“映山红”获栽培二等奖。
1999年1月张再良被推选为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理事。1999年3月张再良在北京被授予“跨世纪中国杰出盆景艺术家荣誉称号”。2001年5月在苏州虎丘举办“第五届中国盆景评比展”,张再良提供的5盆盆景全部获奖。其中:“老柏逢春”、“龙舞翠云”获银奖;“积翠”、“ 虬探”、“苍松嶙刚”获铜奖。2002年4月张再良在“上海国际花卉节盆景精品展”上,他的参展盆景获纪念奖。
2004年5月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在江苏新沂举办“中国新沂盆景花卉艺术节盆景展”,张再良提供的五针松盆景“探虬”获银奖;黑松“江沂情”获铜奖。2005年3月张再良获“中国盆景艺术文化村”(朱家角)荣誉村民。2005年12月张再良被推选为“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常务理事。2006年10月在江苏如皋举办“中国第四届花木盆景艺术节”暨“中国‘长寿杯’盆景精品大赛”,张再良的参展盆景获二等奖。
2008年9月,鉴于张再良在推动盆景石艺术发展中的积极影响和卓越贡献,被世界盆景石文化协会选举为顾问委员会高级顾问。在“第七届全国盆景展览会”上,张再良参展盆景五针松“虬探”获参赛奖。2010年10月在上海植物园举办“‘冬奥杯’中国盆景精品邀请展暨盆景创作比赛”,张再良参展的黄杨盆景“华盖绿茵”获精品奖。

张再良获奖作品选登:名称“华盖绿茵”,树种白皮黄杨树高85CM,蓬径宽125CM,树岁100年左右。
该盆景是作者1992年在浙江海盐南北湖林场所得,经18年来精心设计、造型、养护、培育,生长茂盛,浓荫遮蔽。该盆景树干光滑,姿态工整自然,是难得的精品佳作。
点击标题下“岭南盆景”关注公众号: lnpjsj更多交流:加小编微信: lnpj178QQ:20267****0
《岭南盆景》微信公众平台分享最有价值的盆景文化。部分文字图片素材来自网络,对原文作者深表敬意,如对版权有异议,敬请告知。

声明: 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系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邮箱:mail@nongxun.com

为您推荐

今日要闻

园艺知识

种植技术

养殖技巧

化肥技术

农药施肥

花百科

兰花

瓜果种植

花木种植

粮油种植

食用菌栽培

蔬菜种植

药材种植

锦鲤

综合农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