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闻

战后最大规模农村社会调查!农委会携手中研院,三亿预算五年全面调查

发布于2025-01-25 来源:农讯网: > 综合资讯 作者:
导读: 战后最大规模农村社会调查!农委会携手中研院,三亿预算五年全面调查

农委会与中央研究院(简称中研院)首次合作,以跨科际的方式结合院内各所和国内四所大学,以每年6千万至7千万的研究预算,计划用五年时间记录下台湾农村的环境、产业、社会、文化现况以及历史变迁过程。

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台湾首次以农村为主体的调查研究,在今(26)日举办的“台湾农村社会文化调查合作记者会”上,农委会主委林聪贤和中研院院长廖俊智签署台湾农村社会文化调查合作协议书,期许能留下交给下一代的农村备忘录。

中研院:以田野调查为台湾农村找出路

廖俊智表示,农村是一个很重要的议题,然而民众对于农村的想像多集中在淹水、人口流失、劳力不足、文化断层等问题上,但他认为,“农村不是只有问题而已”、“农村发生的问题也不只是农村问题,更是社会的问题”,只是过去的农村研究比较零散、缺乏系统性的检视。

他希望透过这次中研院的大规模研究,完整记录台湾农村的现况,并将研究成果转为政府解决都市问题、农村问题、农村再生时的知识后盾。他表示,对农村的了解不该只是凭空想像,而是要利用田野调查为台湾农村的永续发展找到出路。

中研院结合四大学,2百多位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投入研究

“台湾农村社会文化调查计划”总计划主持人、中研院院士王明珂解释,该研究将结合中研院社会所、台史所、民族所、史语所和数位文化中心,以及国内四所大学,以跨科际的方式,投入200多位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人力,针对台湾农村现况,从人口、土地、自然资源、环境危害因子、经济活动、社会组织、社会分工与阶序、社会冲突、宗教、礼俗、文化资产、文教设施与文化参与、医疗保健、饮食与服饰文化、居住环境、交通状况、休闲娱乐等项目,进行为期五年的系统性调查。

这次计划的目标,是希望将台湾农村环境、产业、社会、文化现况以及历史变迁过程完整纪录,并运用数位科技保存农村重要史料、建置农村的人文社会数据库,同时透过硕博培育计划,让国内年轻学者加入农村研究团队,振兴台湾农业研究。王指出,分析农村问题也是在探讨国家的城乡发展,且各国都越来越关注农村课题,当前的农村已晋升为全球化议题,呼吁国人一同来认识台湾的农村文化。

挖掘草根智慧与生命故事,让农村成为显学

中研院台湾史研究所所长许雪姬分享,透过田野调查,挖掘了许多第一手的农村史料,能拼凑台湾农村中传统生活文化与技艺的拼图。她举例,当地耆老都有许多生命故事,是农村的灵魂人物,研究人员在安平渔光里接触了一名老渔民,他表演了即将失传的“鱼栽歌”,“这些都是我们原本不知道的农村故事。”

(备注:“鱼栽”就是鱼苗,早期鱼栽很贵,为了保持卖方与买方的公平性,双方交易时会一同用歌唱的方式数数,一边数鱼苗、一边喊价,是一种古老的算鱼方式。)

中研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谢国雄也提及,台湾长期没有以农村为主体的全面性研究,“这次的农村社会文化调查为战后的首次农村研究。”他描述农村研究长期以来都不是显学,但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社会学的硕士生开始以农业、农村为研究课题,“这代表我们的下一代逐渐关注农业了,这跟青农返乡、青农创业是有呼应的,显示台湾的农业研究有复苏的现象。”

他举例云林县斗南镇栽种乌壳绿竹笋有成,还供应给鼎泰丰,当地农民运用既有的产销班体制,导入更有效率的组织运作,加上当地农会承租土地再招募给小农来开垦,前三年发予薪水,第四年才要农民自付租金,成功达成耕地活化目的。同时也让想务农的农民不怕没有耕地,发挥“小地主大佃农策略”,“其实农民是非常厉害的、台湾农村是很有活力的,农村富含力量,又能因应时代变迁、产生新的活力,我们的调查就是要把这些活力找出来。”

声明: 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系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邮箱:mail@nongxun.com

为您推荐

今日要闻

园艺知识

种植技术

养殖技巧

化肥技术

农药施肥

花百科

兰花

瓜果种植

花木种植

粮油种植

食用菌栽培

蔬菜种植

药材种植

锦鲤

综合农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