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铁是世界珍稀的植物类群,现存24种,园林常见的有:华南苏铁、四川苏铁、攀枝花苏铁、ニ叉苏铁、多歧苏铁、泽米苏铁等。
印度苏铁有直立的茎。它们有20-30块坚硬的叶子,每块叶子长90厘米,形状像尖枪。它们有50-100对小叶,长10-17.5厘米及阔3-4毫米,并向前倾斜45°。叶柄有细小的刺。
雌球果开放,孢子叶长15-20厘米,有粉红色至褐色的棉毛下垂及两个小卵。松果于11-12月间长出,于3-5月成熟。叶面边有锯齿,尖端尖锐。外种皮呈黄色至褐色。雄球果呈卵形,长30厘米及阔7厘米,孢子叶面呈菱形。
印度苏铁果实的外种皮及硬果皮之间有一层肉质,可以提供水分予种子。由于其种子没有休眠状况,故这是对种子重要的生存条件。
保育
印度苏铁生长在干旱及炎热的印度东部。它们稍具抗火性,但种子及苗却易受草火的影响。当地人会采集雄球果来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及肌肉疼痛。由于对其药性的需求,它们现正处于极危状况。
海南苏铁 C. hainanensis
·海南苏铁(cycas hainanensis),俗称龙尾草或刺柄苏铁,是一种在中国海南省生长的植物,属于苏铁科苏铁属,现时只在海南岛东南部的万宁及东北部的海口有发现。
· 海南苏铁生长于海拔200米至1,000米的地区,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叉叶苏铁 C. micholitzii
叉叶苏铁(学名:Cycas micholitzii)别名,龙口苏铁(中国祼子植物志),是苏铁科苏铁属的植物。分布于越南以及中国大陆的广西等地,常生长在石山脚阔叶林中,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篦齿苏铁 C. pectinata
篦齿苏铁(学名:Cycas pectinata)是苏铁科苏铁属的植物。分布在缅甸、印度、泰国、锡金、尼泊尔、老挝、柬埔寨、越南以及中国大陆的云南:昆明等地,生长于海拔1,210米的地区,多生长在石灰岩山坡或杂木林中,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苏铁 C. revolute
苏铁(学名:Cycas revoluta),也称铁树、凤尾蕉、凤尾松、避火树,属于苏铁科的一种植物。
原产于日本九州以南、琉球群岛,也是世界上最广为栽种的苏铁类植物之一。世界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均有种植,而在中国云南、广西、广东、福建、海南、香港等地都有种植。此外,日本鹿儿岛县奄美大岛上的安木屋场的“苏铁群生地”拥有约6万棵苏铁布满整座山,是日本最多苏铁集中地。
华南苏铁 C. rumphii
·华南苏铁(学名:Cycas rumphii)为苏铁科苏铁属的植物。分布于印度尼西亚、新几内亚和圣诞岛,多生长于山坡杂木林中,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
· 形态
· 树干高4至8米,最高可达15米。羽状叶片长1.8米,小叶50至60对,长25厘米,宽5至15毫米,边缘平或微反卷,基部下延。羽叶先端小叶渐短或突然短至数毫米,叶轴上面隆起,叶柄的两侧有刺。华南各地常用于庭园观赏植物。
· 别名
· 刺叶苏铁(中国树木分类学),龙尾苏铁(海南植物志)
云南苏铁 C. siamensis
云南苏铁(学名:Cycas siamensis)又称暹罗苏铁,是苏铁科苏铁属的植物。分布于泰国、缅甸、越南以及中国大陆的澜沧、云南:思茅、广西、潞西、景洪、广东等地,生长于海拔500米至1,800米的地区,多生在季雨林中以及山坡疏林中,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四川苏铁 C. smhuanensis
四川苏铁(学名:Cycas szechuanensis),又称南盘江苏铁,贵州苏铁,为苏铁科苏铁属的植物,是中国的特有植物。分布在中国大陆的四川峨眉山、福建南平、雅安、乐山等地,常生长在山谷溪边,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台东苏铁 C. taitungensis
台东苏铁(学名:Cycas taitungensis),为台湾特有、且仅有之苏铁科植物,英文名称为Taitung cycad。
树高1至4.5米,茎为柱状,单一少有分枝,主干粗大密被有叶柄残留之木质基部(叶痕)。叶为羽状复叶,长约2米,丛生于茎顶,小叶线形,水平排列,中位小叶长约26厘米,叶缘扁平不反卷,叶背无绒毛。雌雄异株,花单性,雄球花(小胞子囊穗)长圆柱形,由多数三角尖头状小胞子叶所组成,状似球果;雌球花(大胞子叶)扁平,裂片细长红色,胚珠着生于两侧。种子核果状,倒卵形或长椭圆形,红紫色。
台湾苏铁 C. taiwaniana
·台湾苏铁(学名:Cycas taiwaniana),也称广东苏铁,分布局限于中国福建、广东一带,原始标本将采及于台湾台东、现改名为台东苏铁的物种相混淆,而将其种小名冠以"taiwaniana"(意即“台湾的”)。但根据进一步的型态及生化研究,已经将台湾苏铁与台东苏铁在分类学上区隔开了。
· 台东苏铁(Cycas taitungensis),过去被误为台湾苏铁,实则为不同之两种植物。英文名称为Taiwan Cycas。
德保苏铁 C. debaoensis
德保苏铁(学名:Cycas debaoensis),属于苏铁属的一种植物。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是中国的特有种。
· 树干大部分在地下生长,地上部分只高40至70厘米,直径25至40厘米,有时丛生;深棕褐色,顶部具鳞,基部光滑。有叶片5至11片,每片叶3回羽状全裂,轮廓呈椭圆形,横截面中羽状裂片之间呈V字形打开,长1.3至2.7 米,宽0.5至1.5米。叶柄横截面圆倒卵形,长0.6至1.3 米,直径1.5-3厘米;幼嫩时有绒毛,后随着基部脱落,基部以上具刺。刺20至55个,沿叶轴两侧生长,相距1至4.5釐米,圆锥状,长3至4 釐米。叶正面为绿色有光泽,背面浅绿色,线状。
· 雄球花起初为卵形,有褐色绒毛;成熟后脱毛,呈纺锤形柱状,长13至25厘米,直径4至9釐米。小孢子叶狭楔形,长3至3.5 厘米,宽1.2至1.6厘米。大孢子叶有30至50片,长15至20厘米,带黄褐色绒毛,种子3至4枚,黄色至褐色,近球形或卵球形,种子稍扁,长3至3.5厘米,宽2.5至3厘米,顶端具尖头;种皮细微突起。授粉期为3至4月,种子成熟期为11月。
·
保苏铁分布区狭窄,仅分布于广西德保县扶平乡海拔800-****米之间的石灰岩山坡,由于人为因素,其数量已从1998年的2000多株锐减到2001年的1085株,尤其是成年植株数量剧减,由此导致年龄结构趋于幼年化。
攀枝花苏铁 C. panzhihuaensis
攀枝花苏铁(学名:Cycas panzhihuaensis),属于苏铁属的一种植物。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是中国的特有种。
茎高0.4至1米。羽状叶长0.7至1.5米,羽状裂片通常有70至105对。叶柄上部两侧有平直短刺,羽状裂片呈线形,直或微曲,厚革质,下面无毛或中下部有栗色毛,中脉较隆起,基部楔形,两侧扁斜,边缘干后微反卷。雄球花于茎端偏斜着生,呈纺锤状圆柱形或长椭圆状圆柱形,微弯,长25至45厘米,直径8至11厘米;密生绒毛。雌球花在茎顶呈球状或锥状球形,大孢子为黄褐色至褐色绒毛,顶片扁平,宽菱形或菱状卵形,长8至10厘米,宽3.5至5.5厘米,中上部成齿状深裂,钻状裂片15至20枚,柄状部分的中上部着生1至5颗光滑无毛的胚珠;种子为近球形或微扁,光滑无毛,假种皮有肉质,桔红色,薄纸质,易碎,外种皮骨质,中种皮平滑,内种皮具厚膜质,胚乳丰富。
葫芦苏铁 C. changjiangensis
葫芦苏铁(Cycas changjiangensis)是苏铁科苏铁属的植物。分布于中国大陆的海南等地,茎干呈葫芦状,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灰干苏铁 C. honghoensis
灰干苏铁(学名:Cycas hongheensis)又称红河苏铁、细叶苏铁。属于苏铁属的一种植物。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是中国的特有种。
树干高5-8米,基部膨大,有时分支,主干直径30~40厘米,有时可达1.3米,树皮纵裂,光滑,灰白色。鳞叶披针形,坚硬,长3-4.5厘米,基部宽1-1.5厘米,顶端尖,上面光滑,背面密被黄褐色绒毛,叶边缘平或微反卷,种子圆球形,长1.7-2.7cm,直径1.6-2.4cm,成熟时黄色、橘黄色至橘红色。
宽叶苏铁 C. balansae
宽叶苏铁(学名:Cycas balansae)又称云南苏铁,是苏铁属的一个物种,原产中国广西西南部及云南南部,也生长在越南北部。它生长在高山雨林,较耐寒。
单羽苏铁 C. simplicipinna
石山苏铁 C. miquelii
锈毛苏铁 C. ferruginea
光果苏铁 C. thouarsii
角苏铁 C. angulata
凯恩苏铁 C. cairnsiana
爪哇苏铁 C. javana
陵水苏铁 C. lingshuigensis
大果苏铁 C. megacarpa
岩石苏铁 C. petrae
诺根查苏铁 C. nongnoochiae
蛇纹岩苏铁 C . ophiolitica
阔叶苏铁 C. platyphylla
三亚苏铁 C. shanyagensis
密林苏铁 C. silvestris
韦德苏铁 C. wadei
澳洲苏铁 C. media
澳洲苏铁(学名:Cycas media)又称澳洲凤尾松,属于苏铁科的一种植物,原产于澳洲昆士兰州东海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