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闻

多措并举防治棉花苗病

发布于2025-04-04 来源:农讯网: > 种植技术 作者:
导读: 由于棉花播种期间和出苗后雨水一直不断,导致今年的死苗要比往年严重,最严重的已经开始毁种。一、主要症状棉苗出土后,茎基部(和地皮相接地方)出现黄褐色病斑,逐渐护大,凹陷、腐烂,颜色变黑褐,棉苗枯死,是典型的“立枯病”,也就是棉农俗称的“黑脖子”病。二、死苗原因1.播期早、气温低。据气象部门的测报,2008年4月份气温比往年平

  由于棉花播种期间和出苗后雨水一直不断,导致今年的死苗要比往年严重,最严重的已经开始毁种。

  一、主要症状

  棉苗出土后,茎基部(和地皮相接地方)出现黄褐色病斑,逐渐护大,凹陷、腐烂,颜色变黑褐,棉苗枯死,是典型的“立枯病”,也就是棉农俗称的“黑脖子”病。

  二、死苗原因

  1.播期早、气温低。据气象部门的测报,2008年4月份气温比往年平均偏低3~5℃,而大部分棉农并没有根据气温推迟播期,甚至还有的播期提前,造成棉花出苗慢,病菌侵染时间长,发病重。

  2.雨水多、湿度大。棉苗出土后15天以内抵抗力最弱,遇低温、高湿苗病发生严重。今年从4月下旬开始,雨水不断,棉苗几乎泡在雨水中,根系不能呼吸。湿度太大,造成苗病的大发生,棉花苗成片死亡,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和土质黏重的棉田发病最重。

  3.重茬严重。由于我省的棉花大部分都是连年种植,地里病菌数量积累过多,有益菌数量太少,导致苗病发生较重。

  4.棉种包衣剂质量不过关。好多种子包衣剂都写着抗虫抗病,但棉花苗出土后既不抗病也不抗虫,病虫害大发生。

  三、防治方法

  1.种子处理。需补种、毁种,或播麦套棉、夏播棉时,因当前地温低、湿度大,一定要搞好苗病的预防工作。可在播种前用高巧10毫升和益微菌剂50克拌1.5公斤棉种,对种子进行处理或二次包衣,可有效地控制重茬病害,使棉苗粗壮,苗病发病率控制在10%以下,50~60天不生蚜虫。

  2.农业防治。雨过天晴后,要对棉苗采取拔土晾根的措施,降低棉苗根部湿度,提高地温,减轻病害发生;雨水太大地区,建议天晴后采取揭膜降湿保苗等措施。

  3.药剂防治。对已发病和发病严重的棉田要及时用药喷淋根茎部。效果较好的药剂有瑞苗清2000倍液+益微菌剂500倍液或用瑞苗清2000倍液+碧护10000倍液,可以有效地控制死苗现象。

  4.及时治蚜虫。选用持效期长的药剂防治蚜虫,如用600倍液的今好年或3000~6000乐,可达到20天以上的持效期。

声明: 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系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邮箱:mail@nongxun.com

为您推荐

今日要闻

园艺知识

种植技术

养殖技巧

化肥技术

农药施肥

花百科

兰花

瓜果种植

花木种植

粮油种植

食用菌栽培

蔬菜种植

药材种植

锦鲤

综合农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