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线菌病为牛、猪和马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以牛最为常见。本病主要病原为牛放线菌(Actinomycesbovis)和林氏放线杆菌(Acti-nobacillusLignieresi),葡萄球菌有时参与致病。牛放线菌主要侵害硬组织,为革兰氏阳性菌,菌块较大,菌线末端膨大,呈放射状排列;林氏放线杆菌主要侵害软组织,为革兰氏阴性杆菌,菌块很小,放射状排列不明显。该病的主要特征是在头颈、下颌和舌上发生放线菌肿,2~5岁的牛易感。当换牙或采食粗糙带刺的饲料时,常因刺破口黏膜而感染,或经破损的皮肤侵入。因此,本病一般呈散发。
1发病情况
2003年8月,吉安市某大型肉牛育肥场购进了200多头架子牛,其中有几头牛颈部有一小肿块。由于开始肿块较小,且牛并无其它异常表现,并未引起技术人员注意。直到10月,这几头牛肿块逐渐增大,且其中1头肿块部开始破溃。笔者接到电话前来就诊,发现类似症状病牛有3例,2例为颈部有肿块,1例为头部有肿块。
2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
病牛体温、精神、食欲都很正常;肿块非常坚硬,且没有弹性,无热无痛,界限明显。头部肿块在上颌骨的眼眶下,手摸肿块,可感觉肿块和颌骨连在一起。挤压破溃的肿块,流出污血和脓液,脓液中含有坚硬光滑,黄白色的细小菌块,很像“硫磺颗粒”。取菌块涂片、染色,为革兰氏阴性。因无死亡病例,未做解剖检查。
3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及肿块硬结存在的主要部位,可作牛放线菌病的初步诊断。因牛的坏死杆菌病也可引起家畜皮肤、皮下组织的脓肿或坏死,易误诊为牛的坏死杆菌病。故应与坏死杆菌病作鉴别诊断:①体温和精神变化。坏死杆菌多引起体温升高、精神欠佳、食欲减退等变化,且肿块部位有热痛软感,而牛放线菌无此症状,且肿块呈硬结。②患病部位也有区别。牛坏死杆菌病对小牛主要发生于口腔,表现为坏死性口炎、流涎;对成年牛则多侵害蹄部,表现蹄部脓肿、跛行。而牛放线菌病主要侵害头颈部硬组织或软组织,成年牛少患病。③肿块破溃流出的脓液不一样。坏死杆菌病脓液呈串或团块状,放线菌病脓液呈颗粒辐射状。通过对2病的鉴别比较,确诊为牛放线菌病。
4防治措施
预防本病主要是防止皮肤和黏膜发生损伤。因此,应避免喂粗糙草料,同时应加强兽医卫生工作,减少感染机会,有伤口需及时处理。
3头病牛,针对患病部位不同,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
对林氏放线菌引起颈部坚硬肿块的2例病牛,在患部周围注射链霉素300万u,1次/d,直至痊愈。已化脓的病牛则先把脓液挤出,用碘优溶液反复冲洗,1次/d,连续1周。
对于颌骨出现坚硬肿块的病牛,病原为牛放线菌,则每天在患部周围注射青霉素320万u,连用7d(为1疗程)。
5小结与体会
颈部原来没有破溃的病牛,用药几天后也开始破溃,流出血脓物。连用1周后,2病牛肿块硬结开始逐渐缩小,但速度较慢,连用1个月后,患部已经很小,破溃处已结痂愈合,但上颌骨病牛肿块消退速度稍慢。
牛放线菌病治疗过程较长,且肿块部位较硬,分点注射有时很难注射进去,所以治疗过程需要有足够的耐心,治疗过程不宜间断。
有资料介绍,硬结较大的病牛,可用外科手术切除,创口内撒布等量混合的磺仿和碘胺粉,然后缝合,创围注射10%碘仿乙醚,同时内服碘化钾,效果较好。但由于操作相对复杂,笔者未作对比治疗。
放线菌病易被误认为坏死杆菌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