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见“第二届全国十佳农民”榜文,还以为“赵县素敏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素敏是个女子,“素雅纯净、敏而好学”,想来是个聪慧、雅致的乡村美女。后来才知道,人家是个十足的“纯爷们”!
对“纯爷们”李素敏的采访却费尽周折,先说去央视录颁奖晚会了,又说到外地调研,再说领导视察……
越是采访不到,心里越是好奇。于是查阅了很多有关李素敏的报道:2004年,经商跑业务多年的李素敏辞去县城的工作,回村承包了180亩地,一头扎进农田,真正当起了农民。11年过去,他交出了一份令人惊叹的成绩单:2012年创办“赵县素敏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后被农业部评为“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2013年创办了我省首家注册登记的家庭农场,2014年被赵县人民政府命名为“明星示范家庭农场”;2007年、2012年两次获得“全国种粮大户”称号;2010~2012年度“石家庄市农民劳动模范”荣誉称号;2014年被县政府授予“赵县好农民”荣誉称号。2015年则成为我省唯一一位“全国十佳农民”。
在这么多光环照耀下的,是个什么样的农民?从商人成功转型为职业农民,经历了怎样的磨砺?在国家惠农政策的鼓舞下,新型职业农民人才济济,他何以独占鳌头?
1月29日(农历腊月二十),迎着冬日的风雪,笔者来到赵县南柏舍镇徐家寨村,与期待已久的李素敏会面。
名人李素敏——— 我就是个农民
在成方连片的麦田包围中,一处农家院落分外抢眼,白色围墙上用鲜红的大字刷着“圆职业农民梦、圆现代农业梦、圆规模经营梦”等标语,这就是李素敏家庭农场和合作社的“办公区”。大门的墙上,挂着“中国农科院新品种试验基地”“国家级示范社”“赵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项目实习基地”等六块铜牌。
李素敏的办公室小巧精致,各种证书、铜牌和领导视察及参加培训的照片,挂满了四面墙壁,连铁皮柜里、沙发靠背上也摆得满满当当。“全国十佳农民”金灿灿的奖杯就安静地待在铁皮柜中。
49岁的李素敏中等身材,眼睛小而有神,穿着利落得体,很像都市中的白领。面对笔者,李素敏脸上微笑着,眯起的眼睛里却略显烦躁:“该说的都说完了,就那么点事儿,谁来跟谁唠叨一遍,你还是回去看材料吧,网上也有。”看到笔者摊开笔记本、拿出录音笔时,他眼里的烦躁更浓了。
“我是代表农民读者来跟您取经的,您不觉得‘全国十佳农民’既是一份殊荣,也是一份担当吗?”
听笔者说完,他满眼肃穆,脸上的笑容却舒展开来。
“我就是个农民!没想到能当选全国十佳,希望能对得起这份荣誉,一门心思把地种好。”
李素敏的家庭农场主要跟中国农科院、河北省农科院等科研单位合作,进行小麦、玉米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和推广。每年繁育、试验、示范的小麦新品种有十八九个,试验、示范、展示和筛选的玉米新品种有200多个。还有非常繁琐的农业科技试验,比如不同品种、播期、播量和不同施肥、灌溉方法等等。用他的话说,叫“试验套试验”,没有点儿耐心和努力钻研的劲儿,恐怕搞不好。
配方施肥、种植耐密植品种、单粒精播、水肥药一体化、病虫害统防统治……随着一大批农业实用新技术的应用和新品种的种植,李素敏的家庭农场基本上年年丰收,每年为国家提供安全优质小麦17万公斤、优质玉米18万公斤。2014年、2015年连续两年小麦平均亩产量600多公斤,每亩多增收120元。
“藏粮于技”,或许就是李素敏当选全国十佳农民的原因之一吧。
农民李素敏——— 最喜欢职业农民的称呼
为什么放着县城不待,跑回来当农民?
李素敏豪爽地笑起来说,农业有奔头呀!当时国家全面取消农业税等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实施,感觉种地、种粮,一准儿有前途!
当他一头扎进农田才知道,种地不是那么简单的事,好肥、好药没少用,别人怎么种他也怎么种,却总是亏损。连交了几年“学费”后,李素敏终于认识到技术的重要性。他拿出当年跑业务的劲头,开始积极联系县、市、省甚至“国字号”农业专家。就这样,他陆续与县农牧局、省农科院、中国农科院等单位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并由此积极争取农业项目,进行小麦、玉米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和推广。
为了配合专家,11年来,李素敏参加了中组部、农业部实用人才带头人、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新型职业农民等各种培训,并取得了中专学历。证书一大摞、头衔一大堆,甚至担任了“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河北省小麦创新团队岗位专家绩效考评”专家组评委。对此,他憨厚地笑了笑说:“咱得对得住那么多专家辛辛苦苦的试验,不能给人家搞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