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闻

孔祥玉:散尽家财建设家乡

发布于2024-12-04 来源:农讯网: > 综合资讯 作者:
导读: 孔祥玉:散尽家财建设家乡

??? “建设美丽乡村不仅要有青山绿水的田园风光,更要有乡土特色的道德和精神追求。”在襄汾县大邓乡东张村,有这样一位老人多年来执着于这一信念,风雨无阻,散尽家财,痴心奔走在家乡的每一个角落,寻觅、挖掘、重塑“走失”许久的乡村文化,用自己微薄的力量,为山村进行精神填充,传承乡村文化文脉。他的无私信念像一粒火种点燃了整个山村,并逐渐外化成整个山村的一场寻根行动。

  他就是被群众誉为新时期的“在土”乡贤孔祥玉。

  孔祥玉,1955年出生于东张村,17岁初中毕业后在村里务农。两年后,经村里推荐到临汾地区水泥厂从事电焊、修理工作。1985年,他被调到临汾粮油机械厂工作。1988年,孔祥玉办理了停薪留职手续,正式“下海”,在临汾开铺面进行石材经销。

  由于思维灵活,干事实诚,十几年下来,孔祥玉积累了一些财富。2005年,孔祥玉回到村里,决心为生养他的家乡做些事。当年,他拿出15万元为村里修路、绿化荒山、引水上山,又投资5万元为村学校新建办公室3间,校门一座。“我就想为村里做点事,最开始是修路、绿化、建学校,但是我觉得这只是一小部分,我更应该把老祖宗的东西恢复起来,让后人知道自己的‘根’在哪里。”孔祥玉说。

  孔祥玉始终认为他生长的村子与张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记得东张村自古而来就流传着“张良墓在东张村”的说法;他记得少年时在庙门口立着的断碑上清晰刻着的 “汉留侯故里”。孔祥玉认为自己有责任重建内蕴丰厚的“龟山”文化,让古老文化的灿烂于千年后还留存应有的辉煌。

  有了这样的想法,孔祥玉准备从重建留侯祠做起。留侯祠是“汉初三杰”张良的祠堂,先前一直矗立在村旁的龟山上。据龟山脚下的村民讲,张良是七村张姓村民的祖先,张良故里就在龟山脚下的大邓乡,民间也陆续发现了“留侯故里”“汉留侯祠”等字样的碑刻。

  2005年,孔祥玉正式开始了搜寻碑刻的艰辛历程。“要是见着一块碑,我血液都能沸腾了。”孔祥玉说话时饱含深情。他跑遍了附近村子的犄角旯旯,见到哪里有碑就记清楚位置,在谁谁家发现的,什么内容,又嘱咐人家保护好碑刻。

  村里听说孔祥玉要重建“龟山”文化,免费让他承包龟山50年,但是有个条件,如果5年之内不动工,就要归还。孔祥玉没有让大伙失望。2007年,投资45万元修建的留侯祠终于落成。

  得知孔祥玉的事情后,该村村民、邻村村民纷纷提供线索、捐钱出物,毫无保留贡献自己的所知所藏。2013年,孔祥玉又牵头在留侯祠旁边建东岳庙,这项工程他先后筹资80万元。

  如今,龟山上的绿化树木已初具规模,每年参加庙会的群众达4000余人,村里群众上山祭拜、追思有了场所。“我现在一共找到50多块碑,有生之年我还要继续搜集,并挖掘 ‘龟山’文化,有多大的劲儿,我这辈子都得使完,如果哪一天我干不动了,那就只能让后人完成了。”现年61岁的孔祥玉如是说。

  本报记者 曹鑫 通讯员 沈宗珍

声明: 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系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邮箱:mail@nongxun.com

为您推荐

今日要闻

园艺知识

种植技术

养殖技巧

化肥技术

农药施肥

花百科

兰花

瓜果种植

花木种植

粮油种植

食用菌栽培

蔬菜种植

药材种植

锦鲤

综合农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