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半个多世纪,长期深入基层扎根人民。陕西画家、“长安画派”代表人物赵振川不断从传统中汲取艺术营养,坚持在生活中积累创作素材,他说:“艺术家只有长期‘泡’在生活里,才能创作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
在赵振川的画案上,摆放着一幅已经泛黄的画作,这是他的父亲赵望云于上世纪30年代所创作的《农村写生集》系列作品中的一幅。在这幅题为《为衣食之奔忙者》的作品中,手推独轮车、肩扛重物的一路行人佝偻着脊背,蹒跚向前,加上寥寥几笔枯树矮屋,勾画出那个年代的劳苦大众为了生计而奔波操劳的场景。
赵振川出身于艺术世家,其父赵望云作为“长安画派”的创始人,开创了以中国传统绘画形式反映劳动人民、反映现实生活的先河。赵振川从事绘画艺术50多年来,也一直坚守着“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的创作信条。
“艺术家到生活中去犹如泡酸菜,需要浸泡足够的时间方可入味。到一个地方去写生,也需要待一段时间并尽可能再次下去,三番五次地体验,才能谈得上对一个地方的了解,才有可能画出这个地方的味道,找出特有的笔墨及形式语言。”赵振川说。
赵振川长期坚持到基层去积累创作素材,与老百姓面对面交流。作为一个山水画家,赵振川多年来一直坚持走到大山深处、走进百姓家中。从陕北的安塞、延川到陕南的西乡、紫阳;从兰州、敦煌到乌鲁木齐、伊犁,他的目光始终关注着在大西北生活、劳作的百姓。
张萍跟随赵振川学画多年,她告诉记者,赵振川到一个地方去写生,不仅仅要求学生去看去画,还要跟他一起到农民家里去,看农民住的地方,跟农民交谈、了解他们的收成和生活状态,甚至到马厩、牛栏里去。所以他的创作都有生活原型,有着浓厚的生活气息。
“人民是我的老师,秦岭是我的画室。一个艺术家的成功与否,在于他作品中是否有生活气息,而生活气息中,泥土气息又是重中之重。泥土气息是什么?就是农村老百姓在务农时身上的泥汗味儿。”赵振川说。
出生上世纪40年代的赵振川师从石鲁、何海霞,与黄胄、徐庶之、方济众等老一辈国画家共同学画。赵振川的艺术创作,得益于老一辈艺术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坚守和对深入生活的认识。
1964年,赵振川在父亲的支持下,到陕甘交界的陇县下乡。下乡期间,他担水拉煤、种菜养鸡,劳作之余仍坚持画画。在赵振川看来,8年在农村的劳动和生活使他的人生得到了锤炼,思想情感发生了变化。从那时起,他认识到是劳动创造了时代、创造了生活,这也为他以后的艺术创作奠定了坚实的生活基础。
半个多世纪来,他从未中断对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学习和创作,先后创作了《戈壁春居》《天山牧歌》《黄河之滨多枣林》《祁连山放牧》等一大批用传统绘画技法表现现实生活的中国画精品。
在多种文化元素的融合创新中,近年来中国美术逐渐走向了多元化。但同时,艺术界也出现了标新立异和浮躁功利等现象。赵振川认为,中国艺术家要“守住笔墨的底线”,创新不能远离民族传统艺术的本体,试验更不能离开生活的土壤。
“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是“长安画派”长久以来坚持的艺术主张。赵振川认为,中国传统绘画凝聚着中国民族的精神,这种精神不仅积淀绘画作品中,同样也沉积在一切中国文化艺术作品中,不管它形式怎样,都会有“中国味”。现在中国艺术家已经有了从容、自信的心态,可以更清醒地来看待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精神,用时代的眼光来品评中国画。(记者 李勇 杨一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