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蒋秀娟?韩士德
北京密云县古北口镇龙洋村,位于古北口镇西部,距离市区130多公里。陈春秀就在这130多公里间来来回回连续穿梭了4个多月。通过前期的充分调研,陈春秀制订了详细的工作计划,从品种更新、田间管理、新技术推广等各方面开展服务,使得该村设施辣椒产量增加了30%以上。
陈春秀是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百名专家百个基地对接工程(“双百工程”)的专家之一。作为科技惠农的一项重要举措,“双百工程”仅仅两年时间,推广安全、生态、高产、高效、节水生产技术近200项,实现对接基地年均增产10%以上,增收节支达到5000万元。
“我们要以满足创新需求为导向,强化科技支撑服务。”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党委书记高华表示,科技惠农既要求我们提高科技服务水平,使科技服务专业化、网络化、规模化;也要求我们依靠科技的力量改变低端的、落后的传统产业,发展建设绿色、循环、低碳、高效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让农业现代化水平得到提升,让广大农民实现增收致富。
自2012年正式实施科技惠农行动计划以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以“1+3”模式为核心,通过搭建三农科技服务平台,建立高效机制、建设专业服务队伍和实施惠农工程,使得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的影响力和带动力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