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闻

促进粮食减损增效需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发布于2025-01-25 来源:农讯网: > 综合资讯 作者:
导读: 促进粮食减损增效需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今年10月16日是第36个世界粮食日,所在周是我国第26个全国爱粮节粮宣传周。2016年世界粮食日的主题是:“气候在变化,粮食和农业也在变化”,2016年全国爱粮节粮宣传周的主题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粮食减损增效”。在中国,饥荒是几代人挥之不去的记忆,在全球,人类仍然在与饥荒做艰苦卓绝的斗争。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数据,70多年前,二战刚刚结束之际,全球25亿人中有一半人营养不良,目前全球人口增长到72亿,但是营养不良人口降至8亿。由此可见,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人类与饥饿的斗争虽然取得了很大的胜利,却并未取得最终胜利,因此面对粮食危机的魅影,我们仍不能掉以轻心。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粮食生产国与消费国,改革开放以来,经过持续努力,在全国范围内基本消灭了营养不良,目前正在从“吃得饱”向“吃得好”的方向发展,社会关注也从“粮食安全”转向“食品安全”。在这样的背景下,很多问题被逐步淡化,例如粮食与食品的浪费问题,面对第36个世界粮食日的主题,我们有必要提醒自己:粮食安全警钟长鸣,千万不能掉以轻心。

  从当前粮食生产的现状来看,随着技术水平与管理水平的提高,粮食种植、收获、储藏阶段的损耗不断下降,“跑冒滴漏”情况有了很大改观,整体而言,粮食损耗率被降到较低水平。从粮食消费来看,随着“中央八项规定”的落实与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公款大吃大喝状况被遏制,商务宴请和家庭消费越来越理性,铺张浪费日渐成为一种社会陋习。无论是粮食生产还是消费,都反映了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

  与此同时,关于粮食浪费,还有很多不容忽视的问题,特别是在当前的新形势下谈粮食浪费与节约,更应有新的思维与举措。理性来看,可以把当前粮食浪费划分为两种,一为损耗的自然现象,二为浪费的经济行为。对于损耗的自然现象,例如传统意义上的“颗粒归仓”,随着人工成本的不断提高,所消耗的社会资源远大于实际收益,对此如果单纯地强调其象征价值,不仅得不偿失,也会导致更大的浪费。对此,社会需要有理性的思考与包容的心态。

  当前关键的问题在于粮食浪费的经济行为。在宏观层面,例如之前东北玉米临时收储,大量临储玉米露天存放,保管条件很差,与此同时全国其他地方仍有大量的库容闲置。整个仓储环节的信息和经济活动不能得到良好匹配。一面是因为存储条件差带来的品质下降,另一面则是库容闲置带来的企业利润下降,导致的结果是部分地区、个别企业继续伸手找中央要资金修建仓储设施,部分地区的部分企业伸手要代储指标,形成了奇特的社会怪现象。这样的损耗十分巨大。为此,2016年中央对于玉米的支持采取以“市场定价,价补分离”措施,藉此改变这一格局。

  在微观层面,可以观察到的,在不少私人宴请场合,“要面子、讲排场”,筵席越摆越多,规模越来越大,其中的粮食浪费,但凡是参加过的人都十分清楚。尤其是中西部农村地区,过度的人情往来已经成为农民负担的不能承受之重。根据笔者调研,人情往来的支出占收入的比重有时要超过一半,越贫穷落后的地区比例越高。有个别地方政府为此专门出台管理规定,规定了农村普通居民可以“摆酒”的几种情形,从道理上说这种规定违法,但是从社会实际来说,这种管理规定在很大程度上是无奈之举。

  站在第36个世界粮食日的边上,我们既看到了当今社会的“光盘”行动已经成为一致共识,也看到全球仍然有人正饱受饥馑的折磨;我们既看到“颗粒归仓”的宣传,也看到很多“无家可归”的粮食。当前,面对全球性的粮食安全治理问题,站在中国角度,我们应该有更高的视域,大处着眼方能小处着手,让践行生根发芽,这样才能让人记住:应对粮食危机,我们一直在路上!

声明: 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系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邮箱:mail@nongxun.com

为您推荐

今日要闻

园艺知识

种植技术

养殖技巧

化肥技术

农药施肥

花百科

兰花

瓜果种植

花木种植

粮油种植

食用菌栽培

蔬菜种植

药材种植

锦鲤

综合农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