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日在河南多个农业大县调研时发现,秸秆禁烧如今成为基层治理的“第一难”。干部驻田间,睡地头,有苦难言。县级财政耗费动辄千万,倍感压力。然而,尽管严防死守,秸秆仍因出路不畅,使禁烧难有实效。(新华网6月28日)
为加强环保,减少污染,我国从1999年就明令禁止焚烧秸秆,尽管年年重申“焚烧禁令”,并且动用了卫星遥感技术进行监测,但每年农作物收获以后,仍然是“狼烟四起”。为此,各地纷纷出台了“禁烧令”,一是对地方政府罚款,二是对领导干部问责,但焚烧秸秆现象依然屡禁不止。
我们不提倡焚烧秸秆,因为焚烧秸秆对环境的危害极大,不仅烧焦土壤,造成农田质量下降,而且焚烧产生的浓烟严重污染环境,危害到人体健康,影响到道路交通和航空安全,对城市形象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但只依靠“禁烧令”这一治标不治本的方法,效果明显不好。
笔者认为,秸秆禁烧关键在治本,应疏堵结合,“堵”就是严加防范,费力整治;“疏”就是要为秸秆找到综合利用的更多出路,让农民体会到秸秆的价值,把被动的“禁烧”变为主动的“舍不得烧”。要加大“堵”的力度、拓宽“疏”的渠道,让大量秸秆变废为宝,使之不再成为农业生产中一种令人头痛的废弃物,而是参与到经济再循环之中,获得新生命,产生新价值。
事实上,在当前的技术条件下,发掘秸秆的潜在经济价值的手段已经比较成熟。比如,用秸秆发电、制造建材、生产可再生生物油等,都能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再比如,切碎装置和腐熟剂的使用,也能更好地让秸秆转化为肥料。如果政府真想破解秸秆焚烧难题,就不能为图省事一禁了之,而应该加强技术扶持、财政补贴、宣传引导等,让农民从秸秆多元化利用中获益,如此才能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