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近日发布的《中国农村金融发展报告2015》指出,当前涉农贷款特别是农户贷款存在不良贷款率偏高的风控难点。
该报告分析认为,农村金融中农户贷款的不良率偏高,表面上是由农户违约行为引起,但根本上是由银行金融服务模式的局限造成的,比如授信期限过短、与农业生产周期不匹配等,在这种情况下,出现较高的不良率可以说是必然。
因此,农村金融的“贫血”,缺的不是金融机构,而是缺金融服务的创新。报告提出,最近几年,互联网技术对农村金融服务的信息收集、业务成本、产品创新等方面产生的影响日渐加深,互联网技术在农村金融服务中快速推进的作用正日益突显。
2015年,湖南汉寿县种植户张新民通过流转来的150亩地贷到了15万元贷款。眼见着还款期快到了,但张新民养的泥鳅、珍珠鱼等却卖不上好价钱,面对每个月1万多的还款压力,有些力不从心。汉寿县邮政储蓄银行在贷后监控中发现这笔贷款可能要发生还款逾期,如果仅是前期的时间上逾期,通过内控管理,贷后管理催收能够解决,但银行最为担心的还是如果长久逾期,拿着土地该如何处置?
最后,牵手第三方、与第三方展开合作成为解决这个难题的方法。
邮储银行汉寿县支行行长李军介绍,通过与全国性的互联网土地流转平台土流网合作,土地流转范围可以从本县一下子扩大到全国,发生逾期问题之后,快速处置的问题就不再让银行担心。另一方面,对于农民来说,当地银行在与互联网平台三方合作之后,由于承担的风险大大降低,也就能够给农民更高抵押率,提升贷款额度,从而可以更大程度地帮助种植大户解决资金短缺难题。
土流网CEO伍勇表示,过去经营权抵押贷款的抵押率一般在50%,而汉寿在与土流网合作之后,抵押率最高可以提升到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