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闻

中国猪肉会是“下一个大豆”吗?

发布于2025-01-22 来源:农讯网: > 综合资讯 作者:
导读: 中国猪肉会是“下一个大豆”吗?

  虽说猪肉这个品类还提不到影响中国粮食安全的高度,但今年以来中国猪肉进口数据以及进口来源国的大量供货仍令人不禁为中国国内诸多养殖户捏了一把汗,担心一旦进口猪肉霸占市场时间太久,会从根本上夺走中国本土猪肉的市场份额,最终哪怕猪肉价格重新回升,中国养殖户也无法完全重新回归,届时中国猪肉价格将就此受制于国外,成为“下一个大豆”。

  不过,在卓创资讯畜牧业分析师姬光欣看来,这略显多虑。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国外高补贴、集约化的养殖方式,以及不食用猪肉副产品的生活习惯导致猪肉副产品往往会搭配猪肉出口进行所谓“赠送”的情况,确实使得进口猪肉即便加上关税成本,有时也会在价格上低于中国本土猪肉,颇具竞争力。

  可是,距离这一客观制约因素导致国外猪肉多是以冷冻形式进入中国市场的,这一局限决定其很难赢得中国民众的首选进而影响到中国通货膨胀率的表现,毕竟对多数民众来说,新鲜的猪肉才是餐桌首选,而这是本土猪肉最大的优势。

  因此,大可不必对进口猪肉借空档占据中国本土猪肉市场份额一事过于忧虑,即使在市场份额方面有所冲击,也仅限于对冷冻猪肉和副产品需求更多的加工企业,而这一部分份额,原本也就多掌握在进口猪肉手中,不存在所谓的抢占。

  相比份额侵占,对此次进口猪肉大量进入中国市场事件的关注更应放在“中国猪肉市场空档”和“中国养殖成本”这两个角度。

  为何供给完全有能力自足的中国猪肉市场会给进口猪肉带来可乘之机?无非是散户众多导致的无序化养殖使得中国国内猪肉供给无法按照供需变化实现科学调整,跳脱供需平衡规律的猪肉价格呈现大起大落的波动状态,波动的价格则会导致散户养殖频繁出入市,进而引发猪肉价格更大幅度的波动。同时,产能的收缩和再恢复会加大养殖业成本,使本土猪肉在价格上比进口猪肉缺乏竞争力。

  因此,与其关注近来进口猪肉量的增减,不如借此“空档”推动中国养殖业集约化生产,同时进一步减少流动环节花费,从根本上保护中国国内养殖户的利益。

声明: 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系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邮箱:mail@nongxun.com

为您推荐

今日要闻

园艺知识

种植技术

养殖技巧

化肥技术

农药施肥

花百科

兰花

瓜果种植

花木种植

粮油种植

食用菌栽培

蔬菜种植

药材种植

锦鲤

综合农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