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闻

永久基本农田,怎么划定?

发布于2025-01-25 来源:农讯网: > 综合资讯 作者:
导读: 永久基本农田,怎么划定?

  在城市周边划定永久基本农田,是否会限制城市发展?如何防止滥竽充数,擅自改变用途?如何实现对基本农田的长久保护?请看本报记者的调查。

  为良田安上“保护罩”,让城市开发不再“摊大饼”

  烈日炎炎,在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双浦镇老沙社区的水稻田里,农民卷着裤腿,弯着腰,正在补苗。不远处是当地的度假村,城市车水马龙、乡村良田绿意,同一个时空里的两种景致相互映衬。

  老沙社区北靠钱塘江,南靠富春江,农民祖祖辈辈在此耕种。社区书记黄华曾担忧这片良田的命运,“城市规模不断扩大,近郊不断开发,这片田会不会也被填平?另一方面,这些年种地效益低,村民大多外出务工,不愿在田里多费工夫,田地也有撂荒的趋势。”

  如今,黄华踏实了。2014年杭州市启动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老沙社区的1053亩地被划为永久基本农田。“这下放心了,我们的地能传给子孙后代了。”黄华说,村里的地基础设施相对完善,现在不少企业抢着和他们合作,每亩地每年的流转费用在1500元以上。

  耕地是我国最为宝贵的资源,是农村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根基命脉,保障粮食安全的根本在耕地。但是,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及城镇化速度的加快,国内不少城市的建设用地规模不断扩大,一些城市的建设强度还突破了30%的国际警戒线。

  “摊大饼”式的发展让不少城市遭遇了“成长的烦恼”:城市周边耕地、湿地减少了,城市生态带遭到破坏,环境质量改善难度加大,城市热岛效应凸显,灰霾天数增加……

  摩天大楼和片片农田,如何和谐共存?杭州市市长张鸿铭说,农田除了承担粮食生产功能,还具有生态功能。少了农田,城市只是一座水泥森林,缺少灵动和秀美。

  为了优化城乡空间格局,形成城市开发的实体边界,全国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从去年初启动。国土资源部耕地保护司有关负责人表示,永久基本农田一经划定,不得随意调整。除法律规定的国家重点建设项目选址无法避让以外,其他任何建设都不得占用,坚决防止永久基本农田“非农化”。

  率先完成划定后,杭州周边的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达25.2万亩。永久基本农田占耕地面积比例达到60.53%,高标准农田和粮食功能区的划入率达到100%。

  从分布看,城东,围绕在萧山区绕城公路和钱塘江沿岸的农田绿意盎然;城西,西溪五常湿地与农田成为城市氧吧;城北,乔司农场筑成城市天然屏障;城南,浦阳江、湘湖和农田交织成一幅山水田城的美景。划定后的永久基本农田与森林、河流、湖泊、山体等共同形成了城市生态屏障,拓宽了城市的绿色空间,也把好山好水好田融入城市,融入了百姓生活。

  设红线、定边界、挤水分,不只是将数量划足,更要将质量划好

  划定城市周边永久基本农田,能够进一步倒逼节约集约用地,对落实藏粮于地战略,稳定和提升粮食生产能力,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维护农民土地权益都将发挥重要作用。好处自然不少,但如何划定,最要紧、也最难的,就是理念的转变。

  余杭区良渚街道石桥村党支部书记金元红告诉记者,“原来村民觉得承包到户,土地就是自己的了,想怎么处理都行,有的造房子时占点农田,有的往田里倒点垃圾,有的在田里挖个鱼塘,管理起来难度很大。现在,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后,我们一方面向村民宣传绝不能随意侵占农田,另一方面组织村民将土地流转给合作社连片经营,获得实实在在的流转收益后,农民保护农田的意识明显变强了。”

  对于划定城市周边的永久基本农田,有专家表示,“通过划定,既要形成耕地保护‘红线’和城市发展的实体边界,也要从一些城市规划建设用地与优质耕地高度重叠的现状中‘挤出水分’,这自然会让一些城市难以适应。”

  “转变观念,就是要把保护城市周边永久基本农田融入到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中去,而不是对立起来。”杭州市国土资源局规划耕保处副处长沈乐毅说,“划定过程中,我们坚持永久基本农田红线、城市开发边界和生态红线划定同步推进。同时,一方面,坚持允许建设区‘鼓励划’,有条件建设区‘挤压划’,限制建设区和禁止建设区‘应划尽划’;另一方面,坚持保护优先与合理预留相结合的原则,在划足、划优的同时为当地留出公共配套以及必要的发展用地,确保基本农田保护区群众的发展权益。”

  ——数量上划足。杭州市城市周边此次新划入永久基本农田4.72万亩,加上原有现状基本农田,城市周边永久基本农田划定达到25.20万亩。其中,仅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辖区内的乔司农场,就新划入了一块2万多亩集中连片优质耕地,为城市留下一片“绿心绿肺”及稳定的菜园子。

  ——质量上划好。杭州将城镇周边和交通沿线易占用的优质耕地以及已建成的高标准农田、粮食生产功能区等优先划为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后水田占比达到87.89%,耕地质量呈“高等上升、低等下降”趋势。其中6等耕地比例上升至19.66%,7等耕地比例上升至35.10%,8等耕地比例下降至37.84%。

  既是城市风景,也是米袋子、菜篮子,关键是建立基本农田保护长效机制

  翻土机开在前面,一群白鹭紧跟其后。“翻土机把水田里的虫子翻出来,自然能吸引白鹭。白鹭对栖息地的要求很高,说明我们的庄稼污染少。”余杭区余杭街道永安村党支部书记张水宝说。

  指着修葺一新的水渠,张水宝说,“以前的土渠跑冒滴漏严重,经过不断改造,我们村形成了田成方、渠相连、灌得进、排得出的高标准农田。水稻、蔬菜种植都更有保障了。”

  永久基本农田是市民的“米袋子”和“菜篮子”。划定后如何实现长久保护更为重要。而这,离不开相关政策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管好永久基本农田,要激发村集体和农民的积极性。记者了解到,余杭区从2011年起试点实施耕地保护有偿制度。按照每年每亩100元的标准对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进行补偿,主要用于农田基础设施修复、地力培育等,实行补助资金数额和基本农田保护情况挂钩。

  从今年起,浙江省在前期试点的基础上,全面实施耕地保护补偿机制,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从保护永久基本农田中获得长期稳定的收益。据悉,今年浙江省财政已经下拨耕地保护补偿资金6.14亿元。

  与此同时,杭州出台基本农田保护区配套用地政策,保障当地群众合理用地需求。在保护区外规划建设用地,留给承担基本农田保护的村集体和村民进行公共设施配套及农房建设等。全面开展永久基本农田土壤地质调查,以调查结果为依据,引导优化耕地种植结构调整和发展特色产业。

  管好永久基本农田,关键在于落实责任人。在永安村,划定为永久基本农田的地头都竖有一块标志牌,上面刻着田块的基本情况,以及“田长”的名字和举报方式。“永久基本农田实行网格化管理,村支书担任田长,村委班子成员担任网格长。责任人负责巡查和监督永久基本农田的使用情况,一旦出现非法侵占、非法使用,我们会及时制止这些行为。”永安村“田长”张水宝说。

  目前,余杭区共设镇街“田长”40名,村社“田长”231名,网格长981名。作为每一块基本农田的“管事人”,他们守卫着这些土地,以期留给子孙更多的良田沃土、绿色田园。

声明: 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系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邮箱:mail@nongxun.com

为您推荐

今日要闻

园艺知识

种植技术

养殖技巧

化肥技术

农药施肥

花百科

兰花

瓜果种植

花木种植

粮油种植

食用菌栽培

蔬菜种植

药材种植

锦鲤

综合农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