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闻

托市收购影响下的农民心态变化

发布于2025-01-19 来源:农讯网: > 综合资讯 作者:
导读: 托市收购影响下的农民心态变化

  国家从2004年开始施行籼稻托市收购,在过去的11年里,托市收购在保护农民利益、保障粮食安全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托市收购政策已深入“农心”,农民对待托市收购的心态也发生了大变化,这种心态变化或将对今后的粮食生产和政策执行产生较大影响。

  从陌生到熟知。在2004年,全国粮食大丰收,为保护农民利益,国家初次实行托市稻谷收购,早籼稻为70元(百斤价,下同)、中晚籼稻为72元。当时,只有极少数农民知道什么是国家托市收购政策,这是一个陌生的粮食政策。而后一直到2007年,托市价格4年保持未变,期间因市场价格高于托市价,大都未启动托市收购;2008年是量变的开始,籼稻托市收购开始出现大幅上调,至77元,幅度达10%,同年稻谷丰收,价格出现下滑,为了保护农民利益,稳定市场价格,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国家实行中晚籼稻临时存储收购政策,此时,农民对国家政策性粮食收购开始熟悉起来;2009年之后,国家逐年大幅提高籼稻托市收购价格,尤其是2012年受CPI持续上涨的影响,早籼稻较上一年度大幅提高17.65%,至120元,中晚籼稻提高16.82%,至125元,这一年是发生质变的一年,农民对托市执行时间、质价政策等明细非常清楚,托市收购政策被种粮农民熟知。笔者在下乡调研中,多次和农户讨论托市相关问题,托市政策成为了种粮农民茶余饭后热议的话题。

  从夸赞到依赖。托市收购旨在保护农民利益、保障粮食安全,在稻谷价格由市场定价走向国家政策定价的期间很多因素已经发生了改变。稻谷托市收购价格每年在春耕前后公布,种粮农民根据托市价格可以提前测算预期收益,提前锁定种粮收入,尤其是逐年大幅提高时,更是被广大农民夸赞叫好。当托市定价替代市场定价后,托市价格变成了一种默认定价政策,市场价格形成机制失效。连续的多年托市收购,致使国家成了无微不至的“粮保姆”,种粮农民对托市收购政策产生了严重的依赖心理,甚至逐渐认为这是国家应该做的,粮食价格就是应该每年大幅上涨,能涨不能跌,因此,造就了国内托市价格的“天花板”,高处不胜寒。一旦国家调低托市价格或者改为由市场定价后,农民的这种“默认”心态或将发生变化,较大的落差或将引发一系列粮食生产问题。

  从优质到普通。生产活动是为了实现最大的价值,稻谷种植也是从产量和收益中实现更好的平衡。稻谷价格一般是由其食用品质决定的,好品质的稻谷产出的大米具有大家公认的粘、软、香等特性,其销售价格也较高,但其产量一般也相对较低,比较收益不明显。随着稻谷托市价格的提高,造成了托市价格高于国内市场价格,国内市场价格高于国家价格,“洋货入市、国货入库”成为现实,也促使一些优质稻谷品种的销售价格难以高于托市价,最终“降低身份”和普通品种的稻谷一起进入托市“笼子”,品质差、优质优价难以体现。所以,农民在选择稻谷种子的偏向性也随着托市价格的变化而变化,为实现最大收益,普通、高产的水稻成为首选,而当前稻谷需求品种结构已出现了大变化,尤其是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优质米成为了更多人的选择,普通大米销售对象变窄、渠道受限,沦为其他用粮。稻谷供需之间的结构差逐渐发生变化,甚至出现了失衡的现象。

  如何实现既保护种粮农民的利益又不过度政策干预,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热点。当前,托市收购政策或即将发生变化,相关政策要做好调整,种粮农民心态将发生怎么样的变化一时难以说清,但最终农民都是被动的,他们会追随“收益”这根轴线而上下、左右摇摆。

声明: 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系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邮箱:mail@nongxun.com

为您推荐

今日要闻

园艺知识

种植技术

养殖技巧

化肥技术

农药施肥

花百科

兰花

瓜果种植

花木种植

粮油种植

食用菌栽培

蔬菜种植

药材种植

锦鲤

综合农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