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一些地方出现鲜奶喂猪的情况,而全球奶业同步遭遇“世界性寒流”!
这一轮全球性的奶业产能过剩和价格越走越低,为10年来所罕见,背后的原因值得分析。
1、于我国而言,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液态奶销售总量2738.9万吨,比上年增长3.6%。但与“十二五”期间每年平均增长5.1%、“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11.1%相比,增幅明显偏低。
消费增速放缓是导致原奶价格下跌的重要原因。国内消费的液态奶,主要还是以国产奶源为主,这部分增速放缓,确实严重影响奶业上游环节。同时,国产奶消费信心还处在修复阶段;
2、显然,这样解释有其缺陷。如果说我国消费者对国产奶信心还是不足,那又怎么解释,全球性奶业不振?按说,乳业消费还是比较刚性,如果大家少买了国产奶,进口奶应该消费大增才对,全球乳业市场按说应该受益。可事实并非这样,国内奶源价格下滑,国际市场也是如此。
这背后的深层问题可能在于,全球性原奶产能规模过大。
2013年以前,中国市场极为红火,这刺激了主要奶源国扩大产能。恰好也在那一年前后,很多中国企业囤货,接着全球性奶价下跌。不仅主要奶源国及外国企业积极布局原奶产能,几年前,中国奶业巨头也都走出。国外的奶牛养殖规模化程度较高、牧场品质也相对更好,进口奶源价格普遍比国内低;
3、不仅国际产能过剩,前几年国家工信部、农业部大力支持国内奶业的发展和企业兼并重组,可能导致国内牧场投资加快,特别出现很多超大型的“万头牧场”,现在价格下跌也反映出产能过剩问题;
4、农产品的价格普遍有自然周期,所谓的蛛网理论,价格下跌也是正常现象。
值得注意的是,据农业部定点监测,3月份奶牛养殖亏损面已达51%,同比增长5.8%;同时,奶牛存栏量同比减少11.9%。更严重的是,这种情况还在持续,还在蔓延。以至于奶业被一些银行列入“高危行业”。国内存栏减少的情况并不都是坏事,而且国际原奶上游生产也有这个情况——当存栏减到一定程度时,供需再现平衡,有利于原奶价格的反弹;
5、有必要指出的是,迄今为止,全球经济前路迷茫,并未恢复中高速增长。所以,从需求端说,全球性奶制品消费增长乏力的问题,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当然,其中最大的变量可能是我国。
从人均奶制品消费量上说,我国还远低于主要发达国家。随着生活水平和习惯的改变,包括消费逐渐升级,我国奶制品需求增长空间还很大。
可以想象,如果没有意外,未来20年左右,我国都还处于中高速城镇化的过程当中。相对而言,城镇人口的奶制品消费量,要远高于乡村。实际上,即便在我国农村,奶制品的消费增长这些年也明显表现出加快的趋势,这些因素将长期利好奶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