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双季槐解“十年九不收”困扰
王双亮正在田间打理双季槐(图)
王双亮:
山西省汾西县纪检委退休干部,曾担任枣坪村支部书记,在黄土高坡上带领村民种植双季槐,在防治水土流失的同时,帮助农民增收。
三农直通车综合报道:“槐米香,生活好,贫困日子跑。”2014年山西省汾西县枣坪村新槐农林专业合作社成立,张林生成为首批社员,当年就领到合作社土地入股分红6000余元,2015年领到8000余元。“今年大面积槐米就可以采摘了,预计我们家年收入能达2万元。”张林生说,“我们终于可以脱掉贫困户的帽子了。”
而在2014年前,张林生家还是“标准的”贫困户,“我家九口人中就有两个残疾人,十亩旱田全靠我和儿媳耕种,遇到好年景,一亩地最多能打五六百斤玉米,仅够口粮,需要子女出外打工,补贴家用,勉强生活。”
张林生家脱贫源于王双亮退休后焕发的新事业。5月9日,记者在山西省汾西县枣坪村,看到满山的双季槐长势喜人,曾经的荒山秃岭已被绿色覆盖。在槐林中,记者见到了正在指导农民种植的王双亮:“汾西县地处吕梁山脉、黄土高坡、沟壑纵横、十年九旱。种植双季槐能解决农民十年九不收的困扰,一年栽植长久受益,适合种植推广。”
王双亮是汾西县纪检委退休干部,曾任枣坪村支部书记。几十年过去了,看到老百姓仍然靠天吃饭,勉强生活,挣扎在贫困线上,内心十分焦急。偶然的机会,他在电视上看到运城市林业局推广一种适合在旱地上生长的双季槐树,既可以改善生态,又可以稳定增加农民收入。“双季槐是一年能生长两季槐米的新型槐树,槐米又名‘芦丁’,是扩张血管、预防脑中风、专治心脑血管病的中药材,市场需求量非常大。”王双亮说。
2014年4月王双亮联合32户农民,筹集资金244万元,农民以土地入股的方式,自愿发起成立新槐农林专业合作社。截至2016年4月底合作社成员已发展到314人,其中211人为贫困人口,还有18个残疾人。
王双亮介绍,今年合作社已栽种双季槐3500亩,育苗50亩,林下间种赤芍130亩、皂角30亩,驯化东北榛子25亩。今年7月份1000亩双季槐结出的槐米将进入采摘期,每斤可卖到10元左右,亩均收益5000余元;如再进行深加工成槐米茶,每斤可卖到80元,每亩收益可达4万元,预计综合收入可达4000余万元。明年3500亩双季槐槐米和林下作物全部收获后,总收入可达1.4个亿。合作社预计用三至四年时间力争带动当地农户发展种植双季槐一万余亩,扩大入社社员2000余户。真正实现集育种、嫁接、栽植、采收、储藏、加工、销售、流通一条龙的双季槐产业链,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双丰收。(本报记者徐华文/图)
>>>三农科技,更多致富经等你来取
http://www.gdcct.net/agritech/kjxnbl/
>>>科技专题,揭开传统农业经验背后的科学奥秘
http://www.gdcct.net/agritech/feature/
>>>农事评论,最富创意的三农专业意见
http://www.gdcct.net/agritech/bz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