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是父亲瘫痪、背负20万外债的落魄青年。为谋生路远赴千里之外,却意外发现了财富机遇。靠着这种神奇的东西,郑业华不仅改变了家庭的命运,还成为了当地的产业带头人。然而大家见到他的产品时却又好奇又害怕。究竟郑业华发现了什么财富商机,又怎么靠它改写命运的呢?
郑业华带着他的产品来到绵阳市的街头,进行调查和推广。
当大伙看到他手中的东西时,都感到很稀奇。
市民:这什么?
郑业华:你猜一下?
市民:我不知道。
市民:可以吃吗?
郑业华:可以吃。
市民:像玉米。
记者:形状像玉米啊?
市民:对。你看这个,有点像玉米棒。
市民:它是还会动吗?还是??怎么还有肉的感觉?
记者:还有肉的感觉是吗?
市民:好吓人啊。
面对这种从没见过的东西,大家首先从外形上猜了起来。
市民:不会是什么猪肚,不,兔子的肚子那种东西吧?
记者:像肚子是吧?
市民:我觉得有点像,这个有点像。
记者:像毛肚?
市民:对,那种感觉。可能是那种小动物的,可能,不会是个陷阱吧?
市民:什么东西?
市民:就那个吃火锅的那个,这个有点像。
记者:像什么?
市民:就是有点像毛肚。
市民:就是像毛肚里面那一层。
郑业华手中的这样东西,从外形上看,确实有些像毛肚。可是当大家再闻闻这味道,却又疑惑起来。
市民:有点那种感觉就像面粉那个味道。
记者:像面粉的味道?
市民:对。
市民:就是有点,那种香,带那种中药的那种感觉,味道。
市民:有点像木耳。
闻着闻着,有人找对了感觉。
市民:有味道,就像那个干的蘑菇的味道。
市民:这个有股菌类的味道。
市民:闻起来有点像蘑菇的味道,这个有点像。
看着像毛肚,闻着像蘑菇,郑业华手里拿的这种东西学名就叫:羊肚菌,是一种珍稀的食用菌。
市民:哦,羊肚菌说的就是这个,羊肚菌是吧?
记者:听说过?
市民:对了对了,知道知道。
记者:听说过羊肚菌吗?
市民:听说过,说一百多元钱一斤,鲜的。
记者:一百多元钱一斤?
市民:对,活的(鲜的),这个属于干的。
记者:那干的呢?
市民:干的就不知道价格。
郑业华:干品的话要八斤多大概才烘干一斤,所以价格就翻了九倍、十倍这样子。
市民:九倍?这个意思就是一千多元,一斤?
郑业华:对。
羊肚菌的主要消费国是法国,出口到法国的羊肚菌的卖价更是惊人。
何荣华工程师:在法国整颗羊肚菌很贵,相当于人民币的话就是八千元钱左右一公斤。
记者:一公斤八千元?
何荣华工程师:对,八千元一公斤。
记者:就是那种干的完整的?
何荣华工程师:干的,干的。
每年的3到5月份,是当地人采收野生羊肚菌的时节,一大早,记者就跟随郑业华从绵阳市出发去寻找野生羊肚菌。对于郑业华来说,找到一朵优质的野生羊肚菌就可以给他带来上千万的财富。
海拔逐渐升高,山势越来越陡峭,两个多小时后,终于到达了目的地。这里是北川羌族自治县的山区,记者在这里遇到一些村民,正背着篓子进山,城里人对羊肚菌不熟悉,而这里的村民却知道羊肚菌的价值。
村民:少得很,人家捡这么大一坨坨就要拿来卖,几两,有些一二两,有两三朵的捡起都要拿来卖。
记者:两三朵都要拿来卖,卖多少钱?
村民:人家说贵得很。
记者:怎么贵?
村民:几百元钱一斤。
记者:好找吗那个?
村民:不好找,一般都是那些老山上放牛放羊之后碰到的有,才捡。
记者:能找到一两斤那种吗?
村民:找不到找不到,少得很。
记者:少得很?那你们这是上山找什么?
村民:我们去打蕨菜。
记者:野菜是吧?谢谢。
野生羊肚菌大多生长在海拔2000到3000米的山林,出菇时气温不能超过25摄氏度,还要求较高的湿度。走在山里,随处可见各种菌类。然而要找到羊肚菌却没那么容易,郑业华一边走,一边在观察周围的环境。
郑业华:这环境比较适合生长羊肚菌,你看上面有水流下来,羊肚菌野生的最关键就是湿度。
确定了环境,郑业华和同行的人开始了地毯式地搜寻。今天进山能否有所收获关系到来年的财富,所有人都不敢马虎。
记者:你们找到了吗?
村民:没有。
找了半个多小时,突然郑业华向一个山坡跑过去。
郑业华:找这么辛苦,终于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