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领军企业抢先抢滩 积聚创客创新创业
贵州大数据筑巢引凤赢先机
2016年5月24日,全球智能终端产业创新发展峰会暨中国大数据与人工智能院士论坛在贵召开(网络配图:赛迪网)
“我们为什么来贵州?你们懂!”这是一位外省来的“数据创客”对贵州省经信委主任马宁宇说的心里话。何为“懂”?马宁宇解释,2014年贵州开始做大数据,比国内其他地区“抢跑”了两年。从一知半解的“门外汉”,到各种发展要素越来越全,贵州正变为国内外大数据领域内从业者的“实验田”。2015年,因为大数据,贵州已经成为全国大学生流入地,排全国第七。“无论是业内专家、还是草根创客,贵州大数据的‘朋友圈’越来越大。”
做大数据,贵州在后发赶超的进程中“弯道取直”。清爽的空气、充足的能源、稳定的地质结构、西南陆路交通枢纽……先天优势赋予了贵州建设大型绿色数据中心、打通发展“隧道”的坚实基础。
发展大数据,首先要有数据。数据从哪里来?对内,贵州建成全省数据统一存储共享平台“云上贵州”,目前该系统汇聚政务信息5万G数据量,日均数据调用量10亿次;对外,数据招商,教育部、工信部、公安部、科大讯飞等数十家单位或企业明确数据资源存储贵州。数据放在哪里?贵州以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三大通信运营商和富士康、华为贵安新区数据中心基地为核心,汇聚一批国际级、国家级、行业级数据中心。目前,仅三大运营商一期建成投运的标准数据存储服务器承载能力就达16万台。
存储大数据,关键要能应用。这两年,贵州不仅通过立法推动开放共享政府有关数据资源,还提供最能容许试错、包容失败的“实验田”环境。抢跑虽不代表领先,但是贵州大数据实验的成果斐然:阿里巴巴、京东、腾讯、浪潮、高通、惠普、思科、IBM、微软等大数据领军企业落户贵州,服务器芯片、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和数据清洗、挖掘、交易等各种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甚至商业新模式在这里诞生。最新统计显示,大数据带动贵州新增从业人员4万人,全行业达到16万人。
借力大数据,激发创客力量。国内外参赛团队13000个、人数4万,2016年,“云上贵州”大数据商业模式大赛的火爆,超出贵州省大数据办主任康克岩的想象。“举办大赛,既是想传播普及大数据知识,更想吸引人才挖掘应用项目。”2014年首届大赛实现94个优质项目落地,其中一些已成长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大数据企业。
今年2月,国家发改委、工信部、中央网信办三部门批复同意贵州建设全国首个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贵州从“实验田”变身“试验区”。5月25日到29日,中国大数据产业峰会暨中国电子商务创新发展峰会将在贵阳召开,“数博会”原本由贵阳市一级举办,今年升格为国家级。今年一季度,在贵阳、遵义、贵安等重点地区带动下,全省大数据产业规模总量同比增长34.8%,拉动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0.8个百分点。
脚踏实地的贵州,正在用事实证明:“发展大数据,确实有道理。”(本报贵阳5月23日电 记者万秀斌、汪志球、郝迎灿)
相关链接>>>
人民日报:建设全国首个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
贵州 大数据产业异军突起(2016年05月24日 06 版)
连日多雨,汛期已至,可忙坏了贵州省东方世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胜,“我们要派人到省防汛办,还要在公司用‘东方祥云’系统进行洪涝灾害预测,一有灾情立马通报。”
传统洪涝灾害预测依赖地表数据,只能在洪水发生前20分钟到半小时内预测到可能性,这意味着一旦发生洪涝灾害,当地居民很难在短时间内撤离。“我们将全球用网格划分,量化到五公里一个网格。同时收集来自全球的卫星遥感、地形地貌、气象预报等信息,再通过算法分析,就可以得出每个网格未来72小时有可能达到的降雨量。”
近年来,贵州把发展大数据产业作为后发赶超的战略举措,依托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试验区,重点培育以大数据为引领的电子信息产业,坚持数据中心、端产品、芯片等集成电路、云平台运用等全链条推进,围绕商用、政用、民用开发大数据核心业态、关联业态、衍生业态,助力大数据产业加快发展,力促试验区变成示范区、大数据变成大产业、大机遇变成大红利。
从先天优势到先行先发实践
走好“先手棋”
“贵阳大数据产业的优惠政策,吸引我从北京到贵阳来创业。”贵阳大数据交易所执行总裁、九次方大数据创始人王叁寿笑称自己是一个“贵漂”,“冲着贵州大数据产业‘漂’到贵阳来创业的人不少。”
王叁寿所言不虚,从去年4月中旬挂牌成立至今,贵阳大数据交易所挂牌运营一周年,交易金额突破7000万元,发展会员逾400家,单笔交易突破1000万元。
2013年,被业界广泛认为是具有跨时代意义的“大数据元年”,也是贵州大数据产业的谋划之年。外界眼里,内陆省份贵州欠发达,虽然山清水秀、资源丰富,但传统产业的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远远满足不了时代要求以及全面小康的发展目标。
2012年1月,国务院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推动贵州的信息网络设施建设,培育发展电子及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鼓励技术研发,提高科技创新支撑能力。
在深入分析了自身优势资源后,贵州发现,自己跟大数据产业有着天然的“缘分”。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宜人气候——数据中心可以直接换风降温,比其它同等条件下的数据中心节电10%—30%;煤炭、水力等能源丰富,电价较低,可直接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地质结构稳定,远离地震带,是数据容灾备份中心的安全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