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苦干实干,5年脱贫7000万
上图 湖北保康县大力发展林下土鸡养殖业,为当地农民每年增收3400余万元 杨 韬摄;下图 云南大理巍山县通过政策扶持、物资补助、技术指导等方式,引导农户发展蔬菜、红雪梨等高原特色产业 张树禄摄
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前不久召开的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提出: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那么,未来5年,精准脱贫攻坚如何发力呢?
帮扶谁——
精准识别 建档立卡
“原以为我这辈子只有住土坯房的命,没想到还能住上红砖大瓦房,用上太阳能热水器。”坐在整洁宽敞的新房堂屋里,张彩霞看着自家摇摇欲坠的旧土坯危房照片,不禁感慨万千。
张彩霞是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张易镇驼巷村人。改革开放以前,驼巷是远近闻名的要饭村。每年青黄不接时,全村600来户人家,有300多户出门要饭。与别的村民比,张彩霞家境更困难,因为她丈夫患有严重胃病,没有劳动能力,3个孩子还在上学。2014年,张彩霞经驼巷村初评、张易镇复核、原州区审批,又经过公示、公告,被确定为特困户,并率先建档立卡。随后,政府按自治区统一标准,帮她拆掉危房,建起54平方米的新房。
张彩霞一家生活的巨变,要感谢从2013年底开始,我国全面开展的贫困人口精准识别和建档立卡工作。
“长期以来,我国扶贫开发存在着贫困人口底数不清、情况不明、针对性不强、扶贫资金和项目指向不准的问题。要确保脱贫攻坚成效,就必须解决好‘帮扶谁’的问题,确保把真正的贫困人口弄清楚,把贫困人口、贫困程度、致贫原因搞清楚,以便做到因户施策、因人施策。”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说。
识别贫困户是基础工作。甄别基准线是家庭人均年收入低于2300元,这是2011年11月29日我国宣布的最新的贫困线。以后都以2011年2300元不变价累加通货膨胀率折算,到去年下半年大约是3000元。宁夏将贫困人口识别细分为十步法:户申请、组提名、入户查、村初评、乡复核、县审批、三公示、一公告、系统管、动态调。例如,所谓入户查,就是在农户申请、村组提名之后,村委会组织人员进行入户调查,填写入户调查表。
调查以什么为依据呢?
“一看房,二看粮,三看劳力强不强,四看有没有读书郎。”在宁夏贫困地区乡村,只要提起贫困户识别口诀,人人都能脱口而出。据了解,按照中央要求,各地在认定贫困户时,都要经过“三审两公示一公开”程序,具体操作上一般有“四看”。
“一看房,就是看老百姓的住房状况,实际上不仅仅是看住房,也要看老百姓的财产状况。二看粮,看老百姓基本的生产生活情况。一家人如果连饭都吃不上,当然算贫困户了。三看劳力强不强,主要看老百姓家里的劳动力状况,有没有残疾人,有没有长期病人等。四看有没有读书郎。教育往往是农民家庭中一项重要的负担,长期来看也是脱贫的希望所在。”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洪天云说。按照“三审两公示一公开”程序,全国甄别汇总起来一共是8900多万贫困人口。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贫困人口数7000多万是抽样调查数据,8900多万是我们扶贫部门的工作数据。政府工作报告里提出,每年要减少1000万贫困人口。从我们的工作层面来说,多出来的这1900万贫困人口都要真真实实地脱贫。”洪天云说。目前,这8900万贫困人口已全部建档立卡。
谁来扶——
政府主导 各界参与
大山无言,云蒸霞蔚。贵州省正安县桴焉乡坪生村村民骆宇科就住在大山里,因自然条件艰苦,只能勉强温饱,年过而立仍讨不到老婆。幸运的是,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骆宇科靠养土鸡、种生态辣椒,甩掉了贫困帽子,盖起了一座100多平方米的楼房,娶上了媳妇。原来,按“一村一同步小康工作队,一户一脱贫致富责任人”的思路,贵州省从省、市、县、乡4级政府部门,选派驻村队员55864人,给全省9000个贫困村全部派驻了同步小康工作小组。
在精准脱贫攻坚中,党和政府责无旁贷。前不久召开的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要求:脱贫攻坚任务重的地区党委和政府把脱贫攻坚作为“十三五”期间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层层签订脱贫攻坚责任书、立下军令状;建立年度脱贫攻坚报告和督察制度,加强督察问责;把脱贫攻坚实绩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在脱贫攻坚第一线考察识别干部,激励各级干部到脱贫攻坚战场上大显身手;把夯实农村基层党组织同脱贫攻坚有机结合起来,选好一把手、配强领导班子。据刘永富介绍,截至目前,全国共识别出贫困村12.8万个,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派出了12.8万个工作队,共派驻干部48万多人,基本实现了对贫困村的全覆盖。就拿坪生村来说,几名驻村干部中,张顺来自县扶贫办,余芳来自乡党政办,郑周良来自乡经济作物开发办公室。他们既熟悉政策导向,又了解市场需求,结合村情提出的建议,都很有价值。比如,驻村干部建议发展冷凉蔬菜和生态农业,就收到了显著成效。去年骆宇科仅靠养土鸡、种生态辣椒,就挣了七八万元。
“扶贫开发是全党、全国、全社会的责任,要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积极参与,努力形成扶贫开发的强大合力,不断完善大扶贫的工作格局。要充分发挥定点扶贫、东西部扶贫协作在社会扶贫中的示范先导作用,广泛动员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扶贫,引导各方面的社会资源有效配置到贫困地区,营造全社会扶贫济困、团结互助的良好风尚。”刘永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