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3月,白城市洮北区青山镇生产村出了一件稀罕事儿。
21户人家的男女村民,齐刷刷地坐在村主任郭晓光家的炕头上,在一张实行玉米整秆覆盖保护性耕作的合同上,认真而庄严地“按”下了自己的手印。看着村民们一个个喜笑颜开地离开,压在郭晓光心里的一块石头总算落了地。
2010年,郭晓光到区里参加由市农委专家讲授的保护性耕作课,心里豁然开朗。他满心欢喜地把带回来的宣传材料给村民们看,跟大家讲保护性耕作的种种好处。可惜,乡亲们对此毫无兴趣,认为郭晓光说的什么保护性耕作,纯属“忽悠”。
令郭晓光意外的是,乡亲们不认,家里人也不认。父亲一向对他的工作最为支持,但这回,反对得却最激烈:“啥保护性耕作?留着满地苞米茬子能种好地?你别听外人瞎扯蛋。”
在最艰难的时候,郭晓光的老舅心动了。舅舅说:“我仔细看过资料了,保护性耕作咱虽没搞过,可人家美国都干七八十年了,好处明明白白摆在那儿。人家行,咱咋就不行?再说了,你是念过大学的人,看的肯定比我们远,舅舅跟着你干。”
就这样,郭晓光和舅舅再加其他几户亲戚,成了生产村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农民信的不是宣传,他们看的是成效。很快,这“螃蟹”的滋味就被别的农户咂磨出来了。
孙福利对此最有发言权。因为他的地块,就在郭晓光的耕地旁边。春播时,孙福利早早来到了地头,收拾秸秆、拖茬子、搂茬子、翻地、打垄……忙得不亦乐乎。令他纳闷的是,相邻地块的郭晓光,却一点动静也没有。直到半个月后,累得筋疲力尽的孙福利,才看到郭晓光的出现。人家种地前的活儿一项也没干,光用机器深松了土壤,就直接播种了。
从春播到秋收,孙福利一直细心观察,最后整明白了:“这保护性耕作真厉害啊!”
“晓光从春到秋没干几天活,柴油用的比我少一半,还少灌了一次水,可庄稼长得比我的好,收成也比我的多。我一垧地产量8000—8500公斤,晓光的地垧产1万公斤,有些户更厉害,垧产竟能达到1.1万公斤……还有,这一层层的玉米根茬烂下去,地越来越肥,再过几年,我就更没法和人家比了……”
郭晓光和几个农户的成功,使保护性耕作一下子成了村民们热议的话题。
抗旱、省工、节支、增收、养地……保护性耕作的好处看得见摸得着,乡亲们自然热情高涨,全村愿意实行保护性耕作的农户,从2010年的7户增加到了80多户,购买的“瀚海二号”保护性耕作播种机,从7台增加到了24台;保护性耕作面积也由27垧增加到170多垧,占生产村玉米播种面积的一半还多!
在白城市农委专家的帮助和扶持下,郭晓光决定更进一步:“玉米实行留茬覆盖,只是保护性耕作的初级方式,更高标准是实行隔垄休闲整秆覆盖,并力争实行大规模连片作业。”
让郭晓光没想到的是,这次的动员异乎寻常的顺利。
21户村民聚在郭晓光家,烟卷抽了一包又一包,茶水喝了一壶又一壶……
“有这么多秸秆覆盖地表,刮多大的风也不会再尘土飞扬了。”
“就是,土壤里的雨水雪水,再也不能像往常那样散失了,再加上不动土,还能不抗旱?”
“隔垄休闲宽窄行播种,起码增加一成苗,苗量增加一成,不就是一成的产量吗?”
“不光这,一垧地秸秆根茬就有三四万斤,都烂在地里,得变成多少肥料啊?”
村民们的态度让郭晓光有了底,他把一纸合同递给大家:“土地,是咱农民的命根子,实行隔垄休闲整秆覆盖,咱谁都没试过,万一有个山高水低的,到时候我就不好做人了!你们要是真愿意这么种,就在上面按上手印,不愿意,现在反悔还赶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