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蚂蚱,不少人便会联想到蝗灾。但延庆永宁镇的李树启却把蚂蚱当成了座上客,建大棚养殖了200万只,不仅收回了20万元的前期投资,还开始盈利。
“蚂蚱蚂蚱,剩个茬茬。”一句农谚给这六脚小虫扣上了一辈子也洗不清的“反面形象”——提起它,不少人便会联想到蝗灾。但延庆永宁镇的李树启却把蚂蚱当成了座上客,建大棚养殖了200万只,不仅收回了20万元的前期投资,还开始盈利。
李树启在大棚照料蚂蚱。摄/记者田宝希
为了防止蛤蟆、乌鸦、鸡等动物入侵,老李每天都要牵着狗巡逻。
抓蚂蚱只能在夜里进行,老用手将一捧一捧的蚂蚱装进网兜,一晚上才抓完了一个棚。
蚂蚱养在大棚里,蛤蟆只能干瞪眼。
蚂蚱靠吃草料存活和繁殖,老李专门在大棚里种下了小麦。
草料上不能沾农药,否则蚂蚱就会死,老李每天都会反复冲洗草料。
全家上阵 抓了一宿也没完
15日夜里11时,延庆永宁镇,星光点点,田里的蛐蛐不时叫上两声。
61岁的李树启歪着脑袋,专注地听着门外五个大棚的动静。棚里窸窸窣窣的声音慢慢变小,他率一家老小戴上头灯,拿起网兜和艾蒿,走出大门……
他们要抓的东西并不是什么稀罕物,可在这一家人眼里,棚里的数百斤蚂蚱都是宝贝。
5个大棚、200万只蚂蚱、75天的喂养、上万斤的草料,今晚抓回的蚂蚱将变成沉甸甸的收获。想着已经约好商家第二天一早收购,李树启已笑得眯起了眼睛。
“夜里天一凉,蚂蚱飞不动了,才能进大棚里去抓!”他说。
满地的蚂蚱让人感觉没有“立锥之地”,只能用艾蒿赶出一小块空地供人站立。一家人踮着脚尖,生怕踩伤了这些小家伙。
长者负责用艾蒿驱赶,年幼的负责张网,胆子大的便和老李一起,用手将一捧一捧的蚂蚱装进网兜中。好不容易抓起一把放进网兜,却又一下子跳出来好几只。“拉锯战”持续了两个多小时,全家人才抓完了一个棚里的蚂蚱。
卖虫变现 20万投资已回本
折腾了一宿,五个大棚里的蚂蚱才“乖乖就范”。
清晨7时许,所有人捶着发酸的腰,瘫坐在大棚里任“漏网之鱼”在脑袋上跳来跳去,也累得懒得搭理。
8时许,远处传来一阵汽车驶来的声音,老李家的狗开始狂吠着向主人通风报信。他赶紧从大棚里钻了出来,一辆白色金杯停在了大棚旁边,收蚂蚱的商户来了!
一家人拎起装得满满的23袋蚂蚱,放在了汽车前。
老李一路小跑回到家中,扛出磅秤放在院子里,一袋一袋地过秤、报数,媳妇则站在一旁和商家一起各自计算着斤数。老李每报完一个数,媳妇便动上两笔。
23袋蚂蚱全部过秤,220多公斤。买家埋怨着数量太少,老李则开始抱怨蚂蚱都不配合,大棚里还留了好多抓不着的。
过完秤核完数,买家送上48张百元大钞,老李露出憨憨的笑,因为买虫卵只花了800多元,更因为这一次卖完之后,前期用于租地、建棚的20万元已经回本儿,马上就能挣纯利润了。
接过钱数了三遍,一家人忙活着帮买家把蚂蚱抬上了金杯车。本版摄/记者田宝希
初养蚂蚱 乡亲害怕闹蝗灾
三年前,老李无意中得知养蚂蚱能赚钱,便和媳妇商量以此谋生,没想到媳妇却说他异想天开。无奈,他只得带着媳妇到城里市场一探究竟。
媳妇看到一斤蚂蚱在市场上能卖到30元,终于打定主意支持老李,夫妻俩于是投入20多万元,建起大棚养蚂蚱。
蚂蚱有800多个品种,只有东南亚飞蝗和水稻飞蝗可以食用。经过考察和学习,老李选择了东南亚飞蝗第二代作为培育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