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县今年早稻生产打了一个“翻身仗”,全县播种面积达8160亩,比去年增加6500多亩,创下近年来早稻生产的新纪录。而这8000多亩早稻种植,全部被26位种粮大户包揽。
土地流转力度加大,是三门县早稻生产喜获佳绩的关键因素。去年以来,该县一方面加大土地开发整理力度,一方面通过公开招投标的方式促使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并将各种补贴政策向种粮大户倾斜,效果十分明显。
据介绍,该县今年的早稻种植面积全部集中在26位种粮大户手上,其中种植面积最多的达1505亩,最少的也有30亩。种粮大户成为该县粮食生产的“主力军”,使机械化插秧、直播、抛秧等一大批先进适用技术得以推广。
土地流转有序推进,吸引了不少工商资本及返乡农民投入早稻生产。小雄镇梅岙村村民翟长杏原来一直做生意,获悉当地的土地整理项目完工后,他一口气包下1000亩土地种植早稻。六敖镇马庄村村民王从富长年在上海承包土地,六敖南塘土地整理工程结束后,他第一时间赶回家乡承包土地,今年种下1505亩早稻,成为该县今年的早稻种粮“状元”。
另外,该县今年还加大了对粮农的财政直补力度。种粮大户在选用水稻良种、应用机械化插秧作业和接受植保合作社的病虫害“统防统治”服务等方面,均可享受补贴政策,并可获得粮食储备奖励。据悉,各种补贴加在一起,种粮大户每亩最多可领取290元的财政补贴。
为把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宣传到位,该县农业部门花了很多心思,把10万多张“明白卡”分发到全县各农户手中。“明白卡”上不但印着中央和省、市、县各级政府扶持粮食生产的各项政策,支农服务项目、服务内容、服务单位以及服务热线等一应俱全。“我们十分清楚粮食生产的扶持政策和服务项目,种粮食有那么多的资金补助,我们种粮的积极性当然高了。”浬浦镇渔西村村民陈茂蓬告诉记者,他今年种了400亩早稻,赚四五万元应该不成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