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产量和质量的高低,是经过科学地栽培管理,才能栽培出各种食用菌,这样才能发挥出它们的食用价值、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所以,探究目前的食用菌栽培技术对于我国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有着重要意义。
1、当前食用菌栽培技术存在的问题
1.1种植产量低,质量较差
我国的食用菌栽培,大多数都是依靠人工劳动进行生产的,并且生产技术落后,导致我国的一些食用菌的产量较低。例如,我国香菇的单产量夏菇是每亩6000kg左右,冬菇每亩1800kg左右,而日本等农业技术先进的国家,每亩的产量要比我国高出20-50%左右,这样一来就导致我国食用菌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较低,在质量方面难以满足优质菌类的标准。
1.2种类少,缺乏创新
当前我国的食用菌品种较少,缺乏一系列相关的配套品种。与日本相比,我国每年种植的食用菌种类也就常见的几种,新品种太少,而且在培育的过程中,由于技术和经济实力等方面的原因,种植者根本不可能根据当地的气候状况,栽培方式等合理安排种植品种和栽培技术,使得食用菌产业难以发展。
1.3生产管理混乱,以次充好
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都在追求物质利益,且忽视了产品的质量。就目前我国的食用菌生产现状来说,食用菌生产极其混乱,存在以次充好的现象。虽然刚刚设立了食用菌生产管理法,但是由于缺乏生产质量检验的单位,再加上技术部门的管理和监测水平较差,导致当前食用菌生产和管理的落后。
1.4有关食用菌栽培技术的研究弱
我国在进行改革开放之后也才经历了三十多年,对于食用菌栽培技术的研究才刚刚起步,尤其是缺乏食用菌技术的高级研究人才和真正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根据市场的需求和我国的国情现状开展技术研究和推广的应用型人才。同时,我国也缺乏食用菌技术培育方面的专业机构,研究经费也严重不足,导致我国的技术严重落后。
2、探析食用菌栽培技术
2.1食用菌育种
科学在发展,技术也在进步,对与食用菌育种技术的研究也会随之发展和进步,食用菌育种的一些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也将不断涌现出来。当前我国的食用菌育种方式有杂交育种、人工育种、诱变育种等等,都可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杂交育种是当前应用最为广泛,效果最为明显的一种育种方式。食用菌杂交育种的基本原理是四分体过程的基因重组。这种育种方法适用于异宗结合的食用菌,如平菇、香菇、金针菇、木耳菌、银耳、猴头菌等。异宗结合的食用菌单孢子萌发形成的菌株是不孕的,只有通过不同单核菌丝配对杂交结合时,才能双核化,形成子实体。根据这一原理,运用具有不同优点遗传性的单核菌丝体进行杂交,选育出优良的杂交异核体是培育食用菌品种的一条重要途径。它比诱变育种具有较强的方向性和可操作性。
人工育种是当前新出现的一种菌种培育方式,其主要是利用人工的方式,有针对性地将一些优质品种的菌类加以培养,选择并积累有益的特性,从而得到新型的食用菌品种。
2.2栽培管理
我国目前主要的培养方式是食用菌液体培养,它是在抗生素发酵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其生产周期短、产量大、质量高、经济效益突出等优势而被广泛研究和应用。食用菌液体培养又称深层发酵或液体发酵,其主要原理是在发酵罐或三角瓶中加入液体培养基,通入无菌空气以增加培养基中溶氧含量,提供食用菌菌丝体呼吸代谢所需要的氧气,同时加以搅拌或振荡,并控制适宜的外界条件等,使菌体在液体深处繁殖发育,获得大量的菌丝体或代谢产物。
在育种完成之后,种植者要将接种好的菌落放到培养室里进行培养。虽然此时菌种的菌丝还没有萌发,但原料中有其它微生物的活动,很快就会产生高温,如果菌落摆放过分拥挤,很容易发生烧菌现象,烧死的菌种不但丧失活力,而且还给杂菌提供了额外的营养来源,不利于食用菌的培育。
在冬季,培养袋要适当扎紧一些的,同时要加强翻倒、通风和检查,不可马虎。食用菌的培养是要求干净、通气、干燥,时刻保持室温在常温状态下,保持内部湿度在70%。在培养的过程中,要时刻注意观察培养物的发酵情况,经常翻动菌袋,保证菌袋的干燥和通气,为菌落发育提供充足的氧气。在菌床栽培的发菌管理过程中,要时刻注意加强通风,控制温度,保持水分,同时防止菌床面大量积水。
2.3出菇采收
不同的品种,出菇管理的具体方法不同,但应该遵循以下原则:首先是要注意环境卫生、严格消毒,这样才能有效地防止病虫害的发生。菇棚在投入使用之前要认真打扫环境卫生,严格进行熏蒸消毒,不乱堆乱放有机杂物,经常做到打药灭虫。其次,在出菇采摘过程中,除了要加强气温、湿度、光热条件的管理和控制之外,还要特别注意采菇的时间,特别强调适时采收,适时采收才能获取最高的产量和最佳的商品价值。最后,在采摘过程中,注意不留菇根,不能损伤成菇,在采菇和搔菌后要及时清理老菇、死菇和烂菇,不给病虫害孳生创造条件。
当前,食用菌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食用产品,同时也是我国市场上不可忽视的农业发展项目,尤其是在当前精准脱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只要加强对于技术研究的重视程度,推广和发展无公害、高产的食用菌栽培技术,就能够满足当前的社会需要,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推动我国农业走绿色健康的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