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闻

夏耘纪实—彰化二林蔗农的甘苦调查

发布于2024-12-23 来源:农讯网: > 综合资讯 作者:
导读: 夏耘纪实—彰化二林蔗农的甘苦调查

图/文王章逸

我是谁?我来自何方?我为什么在这里?”进入田野地调查前,二林的合作伙伴崇铭这样问大家。

以历史为经纬 以田调为度量

八月盛暑,农阵跟 蔗青文化工作室(以下简称蔗青)合作,带领学员在二林沟头社区进行田野调查。蔗青专长田野调查与文化书写,经营数年后已有丰硕的在地纪录及行动。除此之外,他们也跟当地学校、组织合作,规划在地学程与带领田调工作坊。深知蔗青在地方的实践与深耕,敲定夏耘第二阶段与蔗青的合作后,农阵办公室就已经开始期待二林田调的到来。

不负我们的期待,在蔗青的规划下此次田调并非只是一个礼拜的乡村体验,而是扎实的训练实作。进入社区前,崇铭先带领学员讨论张素玢老师撰写的《浊水溪三百年》。这本书描述浊水溪三百年的历史,从河水不定时泛滥、整治后河滩地大兴甘蔗种植、到现在集集拦河堰兴建改变浊水溪的生态景况。虽然浊水溪逐渐平顺,沿岸居民的生活却没有因此安稳。甘蔗的种植成为日本人榨取农人的手段,集集拦河堰则限制农地灌溉用水,并且改变沿岸生态甚巨。

《浊水溪三百年》的夜间读书会

除了历史,崇铭也用一个早上讲述“田野调查的基础概念与方法”。蔗青拥有丰富的田野调查教学经验,除了长期跟二林地区的国高中合作,夏耘访调开始前刚结束四天“溪州水文化调查工作坊”的带领。崇铭将他的经验浓缩萃取,搭配亲身经历的田调故事,让课程成为田调初学者能快速入场的大补帖。

他将田调分为三个步骤:文献分析、田野调查、提案实作。除了分享文献与田调的技巧与注意事项外,崇铭更重视田调的后续“对我来说,田野调查并非只是单纯的认识及调查。重点是在认识一个地方后,可以提出什么切合在地需求的计划与行动”。大多数人都知道田野调查是认识地方的重要方法,然而后续的关怀却时常被遗忘。这样的提醒对于刚接触乡村与田调的学员而言,无疑重要且深具启发性。

崇铭讲述“田野调查基础概念与方法”课程

诚如崇铭在田调课的结语说到“从田野出发、向在地学习”,一直以来,贴合地方都是蔗青最重要的精神。协办这次夏耘的田野调查,也希望将“以地方为师”的理念传递给学员。学员在《浊水溪三百年》的历史洗礼,以及田野调查课程的补充后,终于进入田调的地点沟头社区

二林蔗农事件百年之后——蔗农的劳动记忆与沟头新生

二林是台湾第一个农民运动的发生地。日人整治浊水溪后控制洪患的发生,也让过去淹没的大量河滩地得以种作。在日本政府的推动下,这些新生河滩地纷纷种下甘蔗,彰南地区包括二林成为甘蔗重要的产地之一。1924年年初,农民透过地方精英反应林糖(林本源制糖株式会社)收购甘蔗的不公,1925年更成立“二林蔗农组合”,组织会员与林糖交涉。同年十月,林糖在日本警方的协助下强行收割甘蔗,于是引发蔗农与官方的暴力冲突。

伫立于农田旁的二林蔗农事件纪念碑,由于无人照料已被蔓草淹没

二林蔗农事件之所以特殊,除了他是台湾第一个农民运动,同时也反映了日治时期对农业控制与榨取。百年之后,蔗农事件渐渐不为人知,遍布的甘蔗田已被越光米取代,蔗农当时的劳动及处境也让历史洪流冲散。我们常可以听到一句俗话:“第一憨,种甘蔗户会社磅”,到底彼时的蔗农有多辛苦?怀着这个疑问,二林组的访调以蔗农劳动经验为主轴,进入沟头探访。

文章标签:

声明: 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系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邮箱:mail@nongxun.com

为您推荐

园艺知识

种植技术

养殖技巧

化肥技术

农药施肥

花百科

兰花

瓜果种植

花木种植

粮油种植

食用菌栽培

蔬菜种植

药材种植

锦鲤

综合农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