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闻

熬过去就是你的!朱昌辉转型友善农法十一年,柳丁健康产量大,果肉细致风味十足

发布于2024-11-22 来源:农讯网: > 综合资讯 作者:
导读: 熬过去就是你的!朱昌辉转型友善农法十一年,柳丁健康产量大,果肉细致风味十足

“采‘橘’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只消改一个字,朱昌辉的心境,就与陶渊明的诗句完全重叠了。

在南投中寮一个遗世独立的小山谷中,这位爱好自然幽居的果农,默默做了十一年的友善农法。他所种植的柳丁,也走过转型的低谷,如今产量不仅回升到不输惯行农法,果肉细致、风味酸甜俱足,更在水准之上。

十年如白驹过隙,朱昌辉的发也花白了,在工寮前小坐,他徐徐吐著烟,遥望对面山头,回忆这些年来在这小山谷中的点点滴滴。山农性格的他,只爱做不爱说,然而柳丁要做有机太难,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经验宝贵,应该分享给其他柑橘农知晓。

“柑橘类要做有机不可能”,当年有专家如此直言。“最开始的第二、三年,挫折感最大,品质又差,量又少,最少掉到一万八千斤。收入减少倒还好,最怕的是一天到晚接到客诉电话,”一派淡定的朱昌辉,只有回想起那几年才出现一副心有余悸的模样。

对照今年柳丁产量达到四万两千斤,朱昌辉夫妇和他们的六百多棵果树,真的是熬过来了,十一年的经验累积信心,明年更准备往有机验证之路迈进。《上下游》特别请他们细细分享“破关”心得。

朱昌辉 (摄影_Alittle)

打洞深施留住肥料,也让根系呼吸扎更深

朱昌辉认为,下肥最是关键,“要舍得给它吃。”当年他接手父亲果园,土壤贫瘠硬化,转型有机后不能再下化肥,改下有机肥,却发现好像怎么下都不够。

“柳丁很会吃,一般果树两三年不管它,依然可以长很好,顶多不长果实。柳丁不一样,两三年不给它肥,它就死掉。”

中寮的果园多在坡地,雨水一下肥分就流失,朱昌辉于是在树头周边打洞,每棵树打八个洞(今年增加到十个洞),一一把肥料精准投入洞中。别人施化肥就是大手一撒,施肥只需几天,他们夫妇俩施肥,总共需要两个月时间。

但是这招一举多得,打洞将肥料深施,不仅可保肥不易冲刷流走,还能让根系呼吸,促进根系向下生长。果树营养充足了,体质强健了,抗旱、抗寒以及抗病虫害的能力也都提升了!

朱昌辉道,农民看树不能只是看上面,也要看下面。上面的枝叶弱,代表下面的根也弱。反之,下面的根强壮了,枝叶花果也都跟着旺盛。所以不时要适当开挖,看看果树根系和土壤状况。

成熟的柳丁 (摄影_Alittle)
果园里的土壤(摄影_Alittle)

讲究砧木根系,广东柠檬不如酸桔强

不过原本习惯化肥农药的柳丁树,防护罩被抽离之后,不只是产量品质下降,还有体质较弱的果树陆续生病,甚至死亡。朱昌辉指出,问题根源来自于柳丁树苗的砧木。

原来市面上贩售的柳丁苗,大部分都是以广东柠檬作为砧木,亦即树苗的基部是广东柠檬,上方接的才是柳丁。而朱昌辉家的果树原本也是如此,近年他却渐渐淘汰病残老树,改种以酸桔为砧木的树苗。

“广东柠檬的根很少,只有几条主根,而酸桔的细根密密麻麻,很强。”朱昌辉解释,苗商喜欢卖广东柠檬砧木的柳丁苗,有些人还打着广东柠檬能抗黄龙病的幌子,实则是因为广东柠檬在幼苗期发育比较快,只需两年就可出苗,而酸桔却需要三年。但是等到种下去,酸桔因为根系绵密强壮,就会赶过广东柠檬的树苗。

朱昌辉实地观察,“我这边几年前线虫大发生的时候,表现就非常明显,接广东柠檬的树就一副快死掉的样子,酸桔的就都很健康。”

柳丁树伸展自然、树形优雅 (摄影_Alittle)

移花接木,“靠接”大法让果树回春

朱昌辉从小跟着父母务农,又是园艺系本科毕业,过去做景观工程工作,每到假日都回中寮陪伴父母,兼作“假日农夫”。因此务农对他来说,不只是糊口,更是兴趣所在,也具备基本专业,转作有机时遇到问题,虽需苦思实作,却不至于茫然无措。

为拯救濒危果树,他就使出了一个大绝招——以酸桔砧木“靠接”在果树树头旁,让果树“返老回春”。

仔细观察朱昌辉的柳丁树,会发现有些果树的树头四周“装”了好几枝“支架”,也就是酸桔的树枝。他以这些新增的砧木,靠接在原本广东柠檬为砧木的果树,当酸桔的根系在地底繁茂,果树也就能从土壤获得更多资源。

靠接(摄影/蔡佳珊)

漫步园中,朱昌辉指著一棵树说,“这棵之前得了裾腐病快死掉,就是靠接把它救活的。”

也因此,已经二十多岁的老树们在土地上站得更稳,获得了新的气力,结出更丰美的果实。切开即将成熟、还带点绿的柳丁,果肉纹路细密,入口酸香迸射,风味强烈迷人。等到金黄完熟,口感想必更圆润甜美。

成熟的柳丁 (摄影_Alittle)

大禹治水,长年水利工程助果树抗旱涝

山中岁月看似静好,但气候变迁近年日益加剧,对柳丁树的影响是什么?

“温度升高我觉得还好,雨水的部分影响比较大,”朱昌辉解说,天候逆境要不就是骤急降雨,要不就是长久的干旱,“极干”和“极湿”,对于柳丁果树形成极大考验。

“所以我对‘水’下很多功夫!”从好几年前,朱昌辉就在果园中陆续进行未雨绸缪的长期水土工程。

他在果园斜坡高处筑了一道长长的挡土墙,用以拦截水流,也在果园地表下埋设许多暗管,管上戳洞,包覆不织布。如此当大雨来时,就能把雨水收集起来,水从小洞流入水管,再靠着这些管线输送到水井当中,再抽到水塔储存。等到旱季到来,这些预先储备的水就可以拿来浇灌。

地底埋设了暗管,将土壤中水分引流到水井中(摄影/蔡佳珊)
蓄水用的大水塔,将雨水储存起来,干旱时可浇灌(摄影/蔡佳珊)

留草也是一大关键。“草非常有用,最大的好处就是在水土保持。”而割下来的草是最好的有机质,也是微生物的家。他说,下再多的有机质肥料,也不可能超过草所带来的有机质。

朱昌辉有感而发道,“现在做农,已经不能看天吃饭!”以前坡地果园就是看天田,除非缺水严重才会请货车运水来灌溉。但是现在气候极端,农民需要具备的技能必须更多元,像这种水利工程也要去了解,“要当个有知识的农民,不是埋头苦干就好。”

园艺知识

种植技术

养殖技巧

化肥技术

农药施肥

花百科

兰花

瓜果种植

花木种植

粮油种植

食用菌栽培

蔬菜种植

药材种植

锦鲤

综合农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