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国产材 从单品到空间 打造纯木质感永续未来
(台湾TB新闻网/记者陈明宗)农委会林务局23日举办“后疫情时代的国产材”交流会,邀请木业、设计、工艺领域专家,加上学界及主管机关,分别从供给、需求、规划的角度出发共同发想,与社会大众分享,期能一同走向台湾人工林经营的永续未来。
2020年Covid-19肆虐全球,给世人带来各方面的冲击和省思,包括过度仰赖进口资源的风险。曾是战略物资、更是民生必需的木材,正是显例。利用台湾人工林的好处,除了木竹材本身的供给外,还有循环利用、降低碳足迹、促进产业发展等多元效能,如何活络沉寂已久的台湾人工林永续经营,需要全民一起参与。
林务局指出,此次交流座谈,由国立台湾工艺研究发展中心技术组组长姚仁宽、林务局造林生产组长张伟顗、中兴大学教授杨德新,加上设计界代表:柴屋有限公司许宸豪、品森活计师张政凯;以及业界代表,包括国产材厂商森新实业与示范点闹咖啡胡漱宠共同出席发表,从不同的角度切入,探讨目前国产材的现况,以及后疫情时代的国产材发展。
会中,林务局就人工林产业振兴,从资源面、技术面、法规面及市场面,拟定发展策略,并持续进行社会沟通,以期能提供优质稳定的料源,让业者、设计师及消费者,可以产制或购买国产材制品,活络国内林产品市场。
本次国产材示范点─闹咖啡的胡漱宠设计师则指出,峦大杉的色泽和味道,符合整个空间的规划需求,国产材从遥远的森林变成日常空间,从生冷名词变成可触及的邻居。
林务局表示,台湾四面环海且森林覆盖率高达60.71%的,坐拥丰富的林产资源与多样化的木竹材种类。虽然生产性人工林占12%,超过29万公顷,但台湾人日常生活中的木竹材,却几乎完全仰赖进口。生产性人工林的永续经营模式,即透过计划性的伐采林木并立即新植造林,如同农作物的生产,以提供我们生活所需。
这个造林、伐采、再造林的过程,不仅带来更好的固碳效果、使林地维持林用,也更能透过满足市场所需以保护天然林木及其生态环境。因此,林务局近年积极提倡国产材的多元应用,盼国人认识、利用台湾人工林所生产的木竹材及其各类产品,振兴台湾木竹产业。
为推广国产材利用,林务局自2020年起,与国立台湾工艺研究发展中心合作“品森活”计划,透过工艺设计,加强国产木竹材的运用范围与文化传递。2020年底,借由本计划推出展览“品森活─来自森林的飨宴”,展现六位设计师利用台湾多样性的木竹材,设计可融入大众生活的作品。今年,更将国产材导入商业空间,位于台北市北门附近的闹咖啡二楼,成为“品森活─国产材示范点”,带给民众在日常消费时接触、了解国产材的机会。
林务局强调,与工艺中心、设计师的合作,希望能透过工艺技法与设计展现国产材的多样性,透过创意及不同媒材的运用,延伸在地文化与自然物产特色的空间创作,让每一件作品都以微型量化生产为目标,更期望使用在地素材的国产材作品,将来有机会进军国际市场,发挥台湾软实力,以高价值的设计商品之姿输出,而非单纯原物料销售,让国产材工艺体现“愈在地愈国际”。
闹咖啡二楼成为品森活闹咖啡二楼成为品森活─国产材示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