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等保护地栽培的芸豆,灰霉病危害严重。首先从芸豆根茎向上约15cm处始现云纹斑,周围深褐色,中间淡棕至浅黄色。干燥时,病斑表皮破裂、纤维状,潮湿时,病斑上生一层灰毛霉。分枝处发病,形成小渍斑、凹陷,继而萎蔫。芸豆苗期子叶受害时,水渍状变软下垂,逐渐子叶边缘出现白灰霉。结荚期,芸豆谢花时,湿度大,侵染萎蔫的花冠,使芸豆造成落荚。侵染叶片时,出现1-2cm水渍状不规则形暗褐色大斑块。
灰霉病
侵染。芸豆灰霉病的病原菌与番茄、黄瓜相同,分生孢子聚生,无色单胞,两端差异大,状如水滴。孢子梗浅棕色,多隔膜。适宜温湿度下,灰霉病的病原菌产生大量菌核。菌核抗逆能力强,存活时间长,一旦再遇合适温湿度,即长出菌丝或孢子梗,直接侵染芸豆植株,传播危害。此菌随病株残体、水流、气流以及农具、衣物传播,腐烂的病果、病叶、病卷须,败落的病花,落在芸豆的健康部位即可引起发病。
发生条件。菌丝在4~32℃下均可生长,最适温度13~21℃,病菌产生孢子的温度较广,1~28℃均可产生孢子,最适宜温度是21~23℃。空气相对湿度90%以上,孢子飞散,传播病害。孢子发芽温度5~30℃,最适宜温度13~29℃。孢子萌发需较高湿度,湿度低于90%时,孢子不萌发。病菌侵染一般先削弱寄主病部抵抗力,随后引起芸豆腐烂发霉。在冬暖大棚生产,只要空气湿度高和20℃左右的气温,灰霉病极易流行。
防治。灰霉病,侵染速度快,潜育期较长,易产生抗药性,较难防治,需农业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加强棚室条件下环境调控,水肥要适时施用,加强通风排湿,温度要适宜,有利于控制病害的发生和扩展。及时人工摘除病叶、病荚,带出棚外彻底销毁、深埋。当芸豆出现零星病叶时,喷药防治。常用药剂有50%速可灵可湿性粉剂1 000~1 5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 000~1 200倍液,隔5~7天一次,连喷2~3次。据试验,喷粉比喷雾效果好,投资小,时效长,用5%的万霉灵,每亩喷粉1.5千克,可控制发病。